本周最热话题
深度解析
美股下跌 避险投资不妨脱美入欧
来源:汇丰财富脉搏
彭博调查显示,美国标普500指数年底将攀升至1900点,这比10月7日收盘价高13%。但法国兴业银行最新报告显示,标普500指数明年一季度将向下修正15%,然后几年内将一蹶不振。法国兴业银行全球资产配置主管Alain Bokobza认为,美联储削减量化宽松政策规模和美国政治危机会对股市造成不良影响。
随着美股今年涨幅接近20%,越来越多基金经理开始相信,美股持续上涨的动能已接近极限,尤其在美联储收缩QE规模与美国国债违约风险的双重打击下。
相比收缩QE尚在酝酿,美国国债违约风险已经步步紧逼——如果美国政府不能在10月17日达成提高国债发行额度上限的新协议(即发行新债筹资偿还到期国债本息),美国将陷入有史以来首次国债违约的尴尬处境。
针对国债违约对美股下跌的冲击,多数全球金融机构将它形容为“比2008年次贷危机更严重的股市地震”。
多位全球对冲基金经理甚至向笔者悲观表示,在“最坏”的情况下,美国国债违约将给美国金融市场带来一系列重创,先是美国国债被不计成本地大规模抛售,再是美元无序大幅贬值,接下来是银行大幅调升美元融资成本,最终美股走向“崩盘”。
事实上,很多美国基金正急忙抛售美国国债与股票,转而增持现金、黄金等传统避险品种。
笔者却认为,美国真正发生国债违约的概率并不高。一方面全球多个国家向美国政府施加压力,要求美国必须采取措施避免国债违约,美国必须重视各国“诉求”;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也不想让国债违约事件拖累自身经济复苏进程,更不愿丢失全球对美国的投资信心。
但是,即便美国股市躲过美债违约风波,是持续上涨,还是如法兴银行预测般下跌15%,完全得看美国经济增长的“脸色”。
针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可靠性,目前投资机构立场针锋相对。一方认为美国页岩气革命(令能源成本大跌)、近年劳动力成本没有大幅上涨、大型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正将美国推向新一轮制造业革命与经济发展黄金岁月。
另一方则坚信美国经济增长仅仅是“昙花一现”,真正衡量制造业复苏前景的主要经济指标——就业率与PPI(工业生产价格指数)依然低迷,单纯依靠房地产价格与股票双双上涨所营造的经济增长幻象,只能将美国带入新一轮资产泡沫。
在多位基金经理眼里,如今越演越烈的美国国债违约风波,正是判断美股泡沫是否破裂的试金石——如果美国经济基本面无力抵御国债违约带来的各项负面冲击,美股回调10-15%的概率相当高。
为此,国内投资者也应“未雨绸缪”。如果投资者不愿承受美国国债违约的任何投资风险,不妨将手里的美股转成保本型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毕竟,在美股可能大幅下跌的风险下,“现金为王”不失为最安全的投资法则。
当然,投资者也可以在国际大型银行专业理财团队的帮助下,适时购买挂钩看涨美股的期权类产品“以小博大”。一旦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并拉动美股上涨,投资者可以执行上述期权赚取高收益;反之则放弃行使期权,损失的仅仅是少量期权保证金。
在做出投资决策前,投资者不妨先关注美国GDP增长率、就业率、制造业景气指数与生产者物价指数等核心经济数据,作为判断美国经济是否实质性复苏增长的依据。
与此同时,一个避险投资新动向值得投资者密切留意,就是近期香港首富李嘉诚、全球资本市场大鳄索罗斯、保尔森(掌握近300亿美元投资资金)等全球富豪纷纷加大欧元资产的投资额度。
花旗银行货币策略全球负责人Steven Englander将欧元视为“全球资产市场的稳定岛屿”。在他看来,当前欧元的波动幅度比美元更低,且升值潜力更高——将美元资产转向欧元资产,也是防范美股大跌风险的替代性避险投资新选择。
毕竟,每逢金融市场出现重大风险事件,投资者若能保持“不亏钱就是赢”的平常心,将是自身资产得以持续保值增值的最大法宝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