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铭:科技帮助人类突破肉体的局限
2017年05月26日 10:51:30
来源:凤凰商业
5月24日,凤凰网与东风日产举办的《寻找未知的自己》第三季校园分享会走进武汉大学。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总部长刘宗信,资深媒体人、凤凰网汽车事业部总经理胡津南,《爸爸去哪儿》睿智村长李锐,《奇葩说》辩手
5月24日,凤凰网与东风日产举办的《寻找未知的自己》第三季校园分享会走进武汉大学。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总部长刘宗信,资深媒体人、凤凰网汽车事业部总经理胡津南,《爸爸去哪儿》睿智村长李锐,《奇葩说》辩手、武大讲师陈铭,素人幻想师糖匪等嘉宾也一起现身武大,在虚拟现实中辩“真假”。
陈铭作为武汉大学的老师,一出场就称呼在场的同学为“家人们”。在接下来的分享中,陈铭也充分发挥了他作为教师的特长,为同学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层层剖析虚拟现实对人类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他解释,“虚拟现实的本质就是通过各种技术和途径帮助所有的官能同步延伸”。陈铭甚至将哲学的沉思也带到了分享会现场,深入浅出,带动武大的同学们去思考未知的自己。
《奇葩说》辩手、武大讲师陈铭
【陈铭分享实录】
主持人:接下来,让我们请出武汉大学讲师、博士陈铭先生来和大家分享他眼中虚拟现实的未来。
陈铭:我的家人们,大家晚上好!前面两位的分享让我获益匪浅。我刚才听锐哥讲的时候,非常有感触,特别是摩天轮。我决定开业的时候赶在第一天带着自己的爱人去,站在世界中心呼喊爱,太迷人了,最关键的事情一定是开着东风日产去,这件事不能忘。
今天的主题,前面第一位非常专业,讲的是技术,第二位讲的是实践,那我跟大家讲什么,我就讲讲脑洞,如果大家觉得有意思,有收获就开心了。
虚拟现实是感官的延伸
当虚拟现实越来越逼近现实,现实是什么?就是我们能“感觉”到的东西,你的感官会被输入到大脑皮层上留下信号印记:你坐在这,你的屁股的触觉感受到了人文馆椅子的摩擦,你的眼睛看出前面有一个人,光线打在你的视网膜里,音响传出来的频率的波形打到了你的骨膜上,然后你的大脑皮层感受到了它,这叫现实。现实不过是我们所在的客观世界,通过刚才刘总提到五个途径——眼耳鼻口舌,映射到大脑皮层上的信号刺激而已,也就是触觉、嗅觉、听觉、味觉这五个感觉。
什么叫做虚拟现实?尽可能地模仿这五个感官给大家带来的感受,让你戴3D眼镜,AR、VR、MR,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让你感觉到景深、晃动,让所有的画面跟现实的世界投身到你的视网膜的信号完全一致,这就是虚拟现实的模式。
如果虚拟现实越来越逼近现实,未来会有什么方向?我是学传播学的,传播学有一个大师叫麦克卢汉,他很精炼地梳理了几句话,他说人类这么多年的技术革新和发明都是只在做一件事情,就是延伸我们的感官,跨越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这就是人类所有基础发展的核心脉络。
在上世纪初的时候,他觉得听觉需要延伸,需要听到地球另一边的声音,大家觉得这怎么可能呢,但是无线电出现了,广播出现了,电话出现了。记者接着让他预测一下接下来怎么办,他说接下来视觉需要延伸,有一个盒子,我们能看到地球那一边,果然,电视出现了。后来记者又问他,那你预测一下接下来下一代的延伸?他回答思想,每个人的思想会延伸出来,每个人的内在会延伸出来结成一张网络,我们可以通过思考和思想不断碰撞出新的观点。“地球村”和“英特网”这两个词,都是在计算机还只是一个计算工具的时候,这个大师就作出来的奇妙语言。他说不知道人类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达成这个目的,但是这就是未来的社会形态。直到上世纪80年代,美国开始建设大规模的信息高速公路的时候,人们在想给它取一个名字叫什么呢?想来想去,英特网这个名字太贴合了,英特网就是每个人内在延伸的勾连。
当我们打开微博、微信等等的时候会发现,“因特网”在今天成为了现实,那思想的延伸再下一步呢?人类会进化成什么样的社会形态?上世纪的麦克卢汉说,再下一步几乎接近于究极形态,人的眼耳鼻口舌全部同时无缝延伸,他描述说那是一种近似于灵魂出窍的状态,所有官能都可以跨越出时间和空间,人就超越肉体意识而存在,感官就会突破肉体局限。
这不就是虚拟现实吗?虚拟现实的本质就是通过各种技术和途径帮助所有的官能同步延伸。当然虚拟现实的究极形态应该是人脑上接几个电极,你就待在原地就有行为产生,然后你就会感觉到我在翼装飞行,我在极速飙车,我在感受爱情,我在陪伴家人,我过完我的一生。一切外部世界给你大脑皮层的印记,科技都可以给你。
寻找自己突破未知
我们再从科学迈入到哲学的范畴,这是哲学当中知名的论题“缸中之脑”。各位可以想一想,现在你真的在人文馆吗?如果你的大脑被放在一个缸中,上面接满了无数的电极,然后无数信息告诉你,你走进人文馆坐下,上面有一个人在讲话,这一切一切完全有可能是电子信号给你大脑皮层给你留下的印记而已,你确定我是个人吗?你这么确定这件事情?哲学上有一个比较终极的思考,假设你真的是一个缸中之脑,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那这个大脑有没有一种方式能够发现我只是在缸中。至少到今天为止,从哲学思辨层面上来讲,我们没有办法确定真的是在缸中还是真实的生活中,这就是虚拟现实与我们感受到的现实的边界模糊性。
不夸张地说,在座各位此生都可以看到虚拟现实极大层面地介入我们的生活,武汉大学图书馆下一步我都可以想象,头盔一戴、全身体感的衣服一穿,点击一下我要看一下秦朝,回车键一敲,眼睛一睁,你手里可以拿着弩,你看到周边的士兵在厮杀,你可以嗅到秦朝新鲜空气的味道。从技术途径上来讲,这是未来图书馆的样态,这是接触历史和任何学科的样态,而这个时间一定不会太久,这一套装备在技术上还有什么可以突破的难关吗?没有,但在商业利润上有难关,只要它带过了成本关这一步,很快就会普及。这就是和当年苹果手机席卷我们,然后按键在一年内就离我们生活远去一样。科学是指数级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发展,这是我们在座各位都可以看到的。
最后一个问题,怎么找寻未知的自己?我想跟大家分享我在一部美国电影里看到的细节,这个电影讲的是生物学者在研究蚯蚓,蚯蚓只有两个感官:触觉和味觉。当时生物学家想从人类或者其他物种的眼睛里提取视细胞,移植到蚯蚓的身体当中,他想制造出这个世界上第一只有眼睛的蚯蚓,他想让这个物种感受到光线和色彩。另外一个生物学家是一个基督徒,他制止了他,他说你一定不能这么做,人不要把自己当上帝。他说那我们为什么不呢?蚯蚓多可怜,它从来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光,如果有一天它可以跟我们交流,我们没法就光和视觉这方面跟它展开交流。比如说你有没有办法给蚯蚓解释什么叫红色吗?不可能,这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天堑,在这些维度上没有交流的前提。
我在思考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蚯蚓只有两种感官,人也只有五种,我们跟蚯蚓生活在一模一样的客观世界里,大部分内容我们连对话的前提都没有。那我们人类也只有五个感官,如果有个物种有七个呢?它怎么跟我们交流?我们做了这么多研究,不就是把这五个感官维度拓展到极限吗?无论科学多发达,我们仍有先天的物种局限,我们“人”这个属性,进化到今天只有五个感官,就如同蚯蚓只有两个路径,如果一旦有了第六和第七个路径进来,人类可能就要疯掉了。
我们活在这个客观世界就只有五条路吗?这是“寻找未知的自己”中真正未知的谜题,到底有没有突破物种的局限,突破那个世界的未知,我们活在同一个世界,但的确有太广阔的未知局限。我不知道未来能否打通其他路径接受信息,如果有一天人工智能在进化的途中终于有了吸收、总结、归纳、假设、验证等等能力的时候,它没有先天的物种局限,它理解这个世界不止从五条路入手的路径,这可能是我们恐惧它的地方。因为当那一天出现,人工智能真的就像神一样。
我不知道我们在座各位这一辈子能不能找到那个未知的世界,探索到那个未知的自己,这个未知可能是我们恐惧的地方,但也是能激发我们好奇心的地方。无论是虚拟现实还是虚拟现实跟人工智能的结合,当务之急是既要有这个物种的骄傲,但是也要清晰地意识到这个物种的局限,这些没办法剥离。我们清晰地意识到来路,我们也清晰地意识到限制,这一点可能有助于我们未来走得更好。
[责任编辑:李艺基 PSY021]
责任编辑:李艺基 PSY021
- 笑抽
- 泪奔
- 惊呆
- 无聊
- 气炸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