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关漫道:扬鞭奋蹄新跨越——写在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六十华诞
天地轮回一甲子60年发展筑辉煌
2012年,素有“中华老字号”、“北方第一窖”等称号的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迎来了六十华诞。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河套酒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同行业竞争中异军突起,由一个县级国营制酒厂,逐渐成长为内蒙古乃至中国北方白酒业中的领军企业,撑起了中国北方白酒业的半壁江山,营销网络覆盖了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并挺进了富庶的江南鱼米之乡,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然而,成绩的取得并非一朝一夕,是几代河套人的薪火相传,用群鹰搏击、万马奔腾的恢弘气势和勤劳的智慧,创造了河套酒业今日的辉煌。
河套酒业集团厂区
继承古酿追根溯源
河套地区的酒文化始于汉、兴于唐、盛于元,直至现在的持续,构成了河套美酒历史发展的主脉。黄河给了河套平原广袤的沃土与充足的水分,较早形成了以“农耕与游牧”几乎同步的河套原始的经济格局。在这些河套先民中,以“帐幕为室,食肉饮乳,夜革皮裘”的匈奴族,将畜乳发酵后,制成最早的奶酒“潼酪”。同时期,在农耕民族中,随着生产出来的粮食的过剩,在储存熟食的陶罐中,经过日久发酵,产生了最原始的第一罐“套酿”,由此呈现出以人工酿造与自然酿造为主要特征的早期河套酒形态,形成了大的河套酒文化。
随着汉代“移民戍边”政策的推广,河套地区的农业生产得到了飞跃式发展,酿酒业蓬勃兴起。唐代,河套酿酒步入了一个兴盛成熟的时期,除了酒户自酿自售外,还出现过官府集中酿酒的壮阔场面。元代在河套地区出现了蒸馏酿制白酒的工艺。至明清时,河套酿酒业博采众长,以河套盛产的高粱、玉米等原料,酿制出了醇厚绵甜的套酒。清代至民国时期,套酿工艺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基本的河套酿酒风格,河套地区酿酒业和酒店业蓬勃发展,河套酒业的前身隆记缸房是众多村庄酿酒作坊之一。
在继承千年酿酒工艺的同时,河套酒业将“黄河文化”和“草原文化”融为一体,努力打造“千年河套,烧酒之原”、“塞外河套,五谷之王”、“天赋神韵、淡雅浓香”的企业品牌核心理念,构建了今天河套酒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名牌战略,提升了“河套”品牌的美誉度和含金量,使河套酒业的发展走在了行业发展的前列。
河套酒业酒文化博物馆
踏浪逐波乘势发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华夏文明掀开了新的篇章,河套地区的酿酒业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变革时代。
建国初,饱受战乱破坏的河套平原,经济萧条,人民困顿。乡村酿酒作坊先后停产,酒店停业。1952年,刚刚从战火的硝烟中冲杀出来的董高升奉命来到古镇陕坝,在隆记缸房的基础上,建成了地方国营陕坝制酒厂(即河套酒业)。至此,套酿结束了五千多年来年复一年,代复一代继承传统工艺酿造的作坊式生产的历史,进入了工厂化批量生产的阶段。
然而,在短暂的繁荣之后,由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粮食紧张、文革内耗等各种原因的影响,以及当时出台的酒类专卖政策,国家对白酒的生产和销售控制严格,地方国营陕坝制酒厂的发展步履维艰。
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掀起了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酿酒业同其他行业一样,抓住了加快发展的先机,白酒产业多年积聚的造酒产能迅速释放。一批新老品牌名酒迅速崛起,争相斗艳。地处大河套腹地的河套酒厂抢抓机遇,乘势发展,适时提出了“搞技改、增效益、保质量、拓市场、抓管理、上等级、重科研、创名优”的24字经营方针,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八大名牌战略,把河套酒业推向了发展的快车道。
1997年,通过改组改制,国有股退出,成立了内蒙古河套酒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彻底转为民营股份公司,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到2011年底,河套酒业总资产达40亿元,员工8000多人,拥有5万吨优质原酒生产能力,12万吨优质纯粮白酒的年产规模,12万吨的原酒储存能力,储备了一批懂营销、懂技术、懂管理的技术人才。
近年来,河套酒业多次被自治区评为内蒙古重点大企业集团、自治区酿酒行业的龙头企业。同时,被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评为轻工酿酒行业十强企业,享有“中华老字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北方第一窖”、“中国北方浓香型白酒生产基地”等荣誉称号,构建起了中国白酒北方版图的重要一环。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