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公司》报道,8月1日《天下公司》栏目报道了江苏常州渔蒙家餐饮公司老板将30名员工伪装成加盟店负责人,而自己作为“经销商”,在光大银行办理了30张透支额度100万元的小微采购卡,因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期还款。如今,30名员工不仅欠下银行近70万的债务,信用记录还受到了影响。光大银行作为当事的一方,如何看待江苏常州支行遇到的这次信用卡违约问题?
中国光大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戴兵作出回应。
戴兵:小微采购卡是我们2012年3月份推向市场的,之后受到了很好的欢迎,但到2012年底,银监会又有新的规定,所以2013年这个业务的新项目就暂停了。这个产品实际上是一个传统供应链模式下由所谓的核心企业担保或者提供保证金,然后由银行向它的推荐人,它的上游或者下游的企业主发放信用贷款。推出以来我们一共累计投放了196亿,经过一年多的运作,累计的不良率其实还不到千分之二,已经证明这种模式是可以持续,而且是可以长期运转下去的。这也说明了大多数的小微企业主是讲诚信的,我们的业务也为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出了一定的贡献。
至于渔蒙家这个项目是我们2012年6月向渔蒙家餐饮公司发放的。渔蒙家采取的是一种很传统的中央厨房的经营方式,由它的中央厨房向加盟连锁店或者自营点直接提供货源。项目之初由渔蒙家这个企业向它推荐的借款人提供了10%的保证,然后申请了授信总额3千万的连带担保,也就是说它要提供这样一个保证,然后推荐30位持卡人,这30位持卡人也按照相关规定,逐一地向我们申请了信用卡贷款,而且这30位持卡人也按照银监会颁布的银行卡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每个人逐一抄入了下面这段话,本人已经阅读全部申请材料,充分了解并清楚知晓该信用卡产品的相关信息,愿意遵守理用合约的各项规定,然后每个人都签了名。
这个的确是不管办那家银行都要写的一段话,但是有疑问的一点是月薪二三千块钱的餐厅员工,怎么能够办出一张100万额度的信用卡?
戴兵:借款人跟我们银行之间签订的是信用合约,申请人跟我们之间建立的是信用卡的合同关系,如果仅仅只有这个,我们更关注的是他的本人的收入来归还这个欠款。在渔蒙家这个项目里,渔蒙家这个企业为信用卡的借款人提供了百分之百的担保,它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持卡人没有按照民用合约还款,渔蒙家这个企业就要替他来还这个钱,所以这个借款人才能够得到这样大的一个授信额度。再加上这个协议里这个钱是专门拿来买材料的,除了买渔蒙家供应的货,不能做其他任何使用。
既然企业愿意出面为员工做担保,那这一次出现信用违约的原因又是什么?
戴兵:这次出现信用违约,真实原因从银行方来说不是特别的清楚,因为我们也是从媒体看到了很多东西,特别是从自媒体看到以后,我们也看了一下,应该说在渔蒙家这个项目里面,从光大银行本身来讲,所有的手续是完整的,包括渔蒙家企业向光大抵押,因为我们给它的授信是有抵押的,抵押以后授信,通过授信后同意它为这30位持卡人提供担保,是这么一个链条。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是通过媒体看到的,有可能是渔蒙家这个企业由于自身扩张,使得它的资金链条出现了一些问题,没有办法来履行它的连带担保责任,对于持卡人本身也连带造成了一些影响。
光大银行后期会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风险的控制?避免这样的违约事件再次发生?
戴兵:我觉得首先来讲,我们196亿的小微采购卡这个项目当中,不良率不到千分之二,在业内这个数字说明我们在风险管控的过程当中是相当成功的,也说明这种模式是非常成熟也很成功的。第二个对于这种个案,我们毕竟经营的是风险,经营的是货币,而且我们也知道为什么小微企业主借款碰到很多的问题,的确这种风险控制是挺困难的。目前我们已经向相关的监管部门还有常州市政府进行了报告,而且也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为了保护信贷资产安全,我们也正在积极地跟渔蒙家法律代表协商解决,从最近几日的协商情况来看,应该还是比较好的。当然,我们也会根据协商情况保留民事诉讼的权利。
一家国内银行的支行行长告诉记者,政府的政策鼓励给小微企业融资,银行自己也有积极性,但最大的问题在于风险难以把控的。
支行行长:我觉得一个是现在的大环境,包括高层也鼓励银行去做小企业的业务,商业银行自身来说也有这个需求,但是在做的过程当中,银行有一个非常尴尬的事情,就是我们的信用体系、信用环境,也就是小企业和个体户这种信息的不对称、财务的不透明、经营的不规范导致了银行对它们的风险把控很难很难。
另一位银行内部人士说,小微采购卡的风险管控采用的是供应链模式,这种模式的关键是选好信用主体。
内部人士:这个我们叫1+N业务,通过一个核心企业带动周边的N家跟它有联系的,有交易行为的合作伙伴。它一出风险不是一家而是批量,控制风险,就一定要选好核心企业。作为个人去申请一个100万的信用卡,银行是很难批的。为什么能给它批一百万,是因为核心企业的信用,我们叫信用转移,但是信用转移的主体一定要选好,这个是控制风险的最主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