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凤凰网商业 > 资讯 > 正文
世界500强企业冀中能源“聚和”文化:动、力、源

2012年05月18日 14:55
来源:凤凰网商业 作者:刘书红 王海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近年来,冀中能源从小到大,从400亿元到2000亿元,从中国500强到世界500强,从重组起家到走出去发展,从一煤独大到多元化布局,走出了一条渐进式重组、多元化布局、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成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国企业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典范。冀中能源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社平一次次将其归结到“聚和文化的聚变倍增效应”上:“聚和文化是冀中能源在兼并重组中所形成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集团文化。这些年,聚和文化始终把握企业科学发展的主线,充分发挥了“粘合剂”和“催化剂”两个作用,突显了创新和人本两大特色。在实践中我们最大的感触是:企业发展文化为根。”

聚和文化的“粘合剂”作用

在跨越发展中,冀中能源地域纵贯河北,横跨晋冀,外延内蒙古,西拓新疆,产业涉及煤炭、医药、航空等多个板块,然而,企业形散神聚,不管是谁,不管哪个单位,即使远在千里,只要一个号令,都是齐声响应,万众一心。这一现象就是聚和文化“粘合剂”作用的生动体现。

聚和文化的“粘合剂”作用,在冀中能源重组时期表现的最为深刻。这是因为在企业发展中,冀中能源坚持像抓安全生产那样,把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重大工程来建设。在建设中,他们注重实际,注重继承,自觉把各子公司的优秀文化作为集团文化的丰厚积淀和源泉。如冀中能源联合组建之前的邢矿、邯矿都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后来联合重组的井陉矿务局、峰峰集团更是具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09年6月重组的华北制药也有50多年的历史,这些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煤炭行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的品格,与华药集团至真、至美、至善的精神相融合,可谓是相得益彰。而后来成立的河北航空,虽然是个年轻的单位,但因为行业的特点而天生具有鲜明的精益、精细的文化特质,更是为冀中能源文化锦上添花。这些“子”文化的精华在聚和文化这一“母”文化中得以发扬,而“母”文化又在把各“子”文化融合完善后以“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指引着各子文化的发展和深化。

文化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也说不清的东西,但它如影随形地存在于人们的言谈举止间。这样就使得各子公司融入冀中能源后并没有陌生感,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多年来遵守并形成习惯的文化,在大集团的文化中都可以找到其独特的神韵。如峰峰集团的峰峰文化突出的是一个“强”,冀中股份“超越文化”和邯矿集团“搏进文化”突出的是一个“搏”,张矿集团的“张垣文化”突出的是一个“聚”,井矿集团的“和兴文化”突出的是一个“和”等等。特别是大集团成立后给子公司带来的知名度更大、信誉度更高、抗风险力更强等“好处”,使各子公司在加入后又多了一层“平台更高、眼界更宽”的欣喜,再加上“奉献优质产品、创造幸福生活”的企业使命、“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理念和“干好本职就是人才”的人才理念等以“温暖”为特色的人本关怀,较大程度上消除了他们心理上的疑虑和担忧,也使得各子公司,哪怕是刚刚加入的子公司,从心底深处感受到的不是“客”,而是“主”,不是勉强的接受,而是自然的融入。

“聚”的深刻含义,不仅仅是形式上“合而为一”,更重要的是思想和行动的统一,这就需要一个共同的目标把他们从形到神“聚”在一起。于是,结合广大职工的愿望,冀中能源提炼出了“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的企业愿景,使得各子公司的奔跑向着一个方向主动自觉起来,因为他们知道,要实现目标,绝不能各吹各的号,必须要统一号令,必须要统一步调。

思想决定着行动。文化的融合而带来的思想统一,使得大集团的意图、决策、方略顺利地贯彻到最基层,管理、销售、供应统一起来的“三集中”模式,使各子公司从形到神自成一体,虽然远隔千里,但脚步是整齐的,声音是统一的,奋斗目标是相同的,何时走出去,都是一个紧密团结的集团公司。而“敢为人先、奋发图强”的企业精神和“雷厉风行、执行到位”的企业作风在共同目标实现中也被员工们一致认可并成为共同的行动准则,激励着员工围绕着“不断创造历史”的核心价值观,一次次从胜利走向胜利。于是,就出现了经济效益差、甚至几近倒闭的企业聚在一起,用星星之光点燃冀中能源“燎原”发展之势的可喜现象,“破+破=新”、“弱+弱=强”、“1+1>2”等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公式也把聚和文化“粘合剂”作用展示得淋漓尽致。

2011年,冀中能源顺利完成“一体两翼、多元发展”战略目标后,又把目光放在了世界的高度。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站在世界的舞台才能谋取更大的发展空间,而走向世界,一个最好的途径就是加入世界强企俱乐部——世界500强。于是,“挺进世界500强”目标应运而生。但是,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他们又深深地明白,这一目标,不是哪个子公司可以通过单打独斗能实现的,必须还要靠大集团的力量。这时,聚和文化的“粘合剂”作用又一次加强:目标提出后,冀中能源13万职工再次高举重组之路上“万众一心”的胜利法宝,各个单位、各个战线、各个岗位、各个员工,都朝着一个方向、奔着一个目标去想事、谋事、做事,“聚”众人之心,“集”万千之力,终于使企业在当年进入了世界500强。

聚和文化的“催化剂”作用

冀中能源的发展、成长和壮大,充分证明了文化那种内在的持久不息的巨大作用。这种作用最突出表现就由“核”逐渐扩展为一个“场”,由一片“云雾”逐渐生成一种“气候”的时候,每一个加入者都会跟随着它,不自觉地发生变化。不管什么样单位,哪怕是濒临破产的单位,一旦加入冀中能源,都会奇迹般地焕发生机;不管什么样的人,哪怕是原来保守、消极的人,一旦成为其中一员,工作积极性也会如岩浆般爆发;不管是什么样的事,哪怕是非常难的事,一旦被冀中能源锁定,便逢山有路遇水有桥,纷纷开花结果……面对如此奇特的效应,有人说是“聚变”,有人说是“裂变”,不管怎么表述,透过冀中能源这种“化学反应”般的现象,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聚和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激励、催化”的魅力。

金能集团成立之时,煤炭产量不足1500万吨,然而,邢矿集团和邯矿集团的创业激情却在“不断创造历史”中迸发,各单位、厂矿、班组、车间,人人自我加压,当年一举实现了产量1700万吨的突破;而后,他们又提出了“煤炭产量超2000万吨、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双超”目标,这一目标年底就在职工们的斗志昂扬中顺利实现;然而,他们并没有满足,又与峰峰联合组建冀中能源,跨入煤炭行业前100强;就在外界传言“冀中能源已稳坐河北煤炭老大的交椅,该停下来”时,他们又提出了“双五八一”目标,其中的“双五”,就是“2010年实现产量5000万吨,销售收入500亿元”,这等于在不增加矿井的情况下,增加两个大型矿务局。这时的冀中能源,已经把“不断创造历史”的核心价值观刻到了每个干部职工的心上,已把“雷厉风行、执行到位”工作作风和“敢为人先、奋发图强”的企业精神化为了干部职工争创赶超的具体行动。

2009年6月,冀中能源重组华药集团,在社会上引起了“挖煤的怎能做好制药”的质疑。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华药人至今记忆犹新:“社平董事长过来时,未带一兵一卒,但后来企业的巨变让我们明白,他带了比千军万马更厉害的东西——冀中能源的文化”。的确,重组之后,冀中能源的企业文化如及时春雨般倾泄而下,华药也如久旱的大地,贪婪地吸收着这振奋精神的甘霖,“敢为人先、奋发图强”的企业精神,“雷厉风行、执行到位”的企业作风在“五条禁令”、“扭亏增盈攻坚战”、新园区建设等各项举措的推行中被华药人所接受,华药人起初的怀疑和忧虑很快就被惊愕、兴奋、拥护、发奋而代替,并在一天一个变化中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开会,必须正装、正点、正坐,分配的任务,必须要马上执行,向上级汇报,只讲成果,不讲困难。这是冀中人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对华药来说,太需要了!”于是,职工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积压已久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井喷样爆发,沉闷的空气骤然间舒朗,厂区内处处激荡着火一样的热情,重组的当年,华药就盈利8000万元,一举摆脱了多年的亏损状态。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脉。对冀中能源来说,聚和文化就是企业永葆青春和生机的血脉,而“不断创造历史”的核心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助推着他们不断地拼搏超越,以永不满足之势越跨前行。这一切,就造就了冀中能源的发展史呈现波浪形,即到达一个目标的顶峰后,他们永远不会选择在顶峰观景,而是制定下一个目标,从零点起步,在“不断创造历史”中刷新一个个纪录。

可以说,在企业发展中,冀中能源聚和文化的九大理念“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着职工思想,塑造着职工的行为,指引着企业的发展,这就使得冀中能源无论是在挺进世界500强进程中,还是在挺进后向“更高质量的世界500强”迈步,每个单位、每个人都是以一种挑战极限的状态在努力:领导们自觉取消了节假日,与工人们一起吃住在一线,工人们主动加班加点,争相为企业献计献策。可以说,每一次冲锋,每一场战役,冀中能源13万人无一袖手旁观,都是积极参与,全部嗷嗷叫着往前冲,在“敢为人先、奋发图强”的精神中不断创造着历史,都在“雷厉风行、执行到位”优良作风中绘就着历史新篇。

标签:企业 文化 能源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