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总体布局
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的原则,优化枢纽布局、强化枢纽功能、加强枢纽衔接、完善运输通道、提升服务水平,构建“三港、四枢、多站、大口岸”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加强与沿海港口、沿边口岸的联系贯通和功能衔接,促进“铁、公、机、海”集疏流转和便捷换乘,努力打造陆空海对接、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改造提升洛阳、安阳、商丘、南阳等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以郑州为中心、地区性枢纽为节点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一)构建“三港、多站、大口岸”货运枢纽
按照“依托产业、科学布局、合理分工、高效衔接”的思路,拓展货运功能,优化网络衔接,畅通货运通道,形成对接海、陆、空通道及城市交通的“三港、多站、大口岸”货运枢纽布局。
三港:是指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依托既有货运场站和物流节点,强化与海港功能对接,促进多港联动发展,打造“三港”一体与海港功能融合的国际化现代综合货运枢纽。
———航空港。以郑州机场为核心,主要服务航空物流、高端制造、现代服务业等具有高时效、高质量、高附加值的货物集散需求,逐步发展成为集航空、快速铁路、高速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全国重要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
———铁路港。以郑州圃田铁路集装箱站为中心,以郑州北站、郑州圃田西站、上街散货车站为辅助,主要服务整车、零担、集装箱等大宗物资和特种货物的集散运输。依托郑欧国际货运班列和陇海铁路等出海通道,紧密衔接沿海港口、沿边口岸,强化功能对接融合,促进海港功能内移,推动海铁联运,打造辐射欧亚的“国际陆港”。
———公路港。以郑州国际物流园区为主体,依托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有效衔接航空港、铁路港,对接沿海港口,形成具有现代物流、信息交换、金融结算、报关报检等公共服务功能的内陆港。
多站:是指依托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结合城市产业布局和交通发展需求,改造提升既有铁路场站,规划建设多个公路货运场站和物流园区,逐步形成以公路货运集散配送为基础,以铁路、航空高效长距离运输为支撑的多站格局。
大口岸:以“三港”和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场所)为主体,着力完善口岸功能,强化信息互联互通,按照“区港联动、区区联动”的要求,加快河南电子口岸建设,推进“三港”与海港互联互通、功能融合,建立健全一体化通关通检体系和多式联运通关机制,提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一站式服务,推进通关便利化,促进郑州自由贸易港形成与发展。
(二)构建“四枢、多站”客运枢纽
依照“均衡布局、方式衔接、系统优化”的思路,提高枢纽整体能力,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对接国际、国内、省内及市域交通四个层次的“四枢、多站”客运枢纽布局。
四枢:指对接全球、全国及区域主要陆空通道,以郑州机场、郑州东站、郑州站和规划的郑州南站为主体,建设四大综合客运枢纽。
———郑州航空客运枢纽。包括郑州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航空港区客运站、轨道交通换乘站及大型公交枢纽站,主要服务国际、国内航空客流的集散和中转换乘,形成集航空与其他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国际性现代综合客运枢纽。
———郑州东客运枢纽。包括郑州东站、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站、公交枢纽站和轨道交通换乘站,主要服务黄河以北地区高速铁路客流和部分城际铁路客流的集散和中转换乘。
———郑州客运枢纽。包括郑州站、郑州客运中心站、公交枢纽站和轨道交通换乘站,主要服务普速铁路和部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客流的集散和中转换乘。
———郑州南客运枢纽。包括郑州南站及配套的公路客运站、公交枢纽站和轨道交通换乘站,定位为高铁辅助站、城际铁路枢纽站,主要服务黄河以南地区快速铁路客流的集散和中转换乘。
远期规划郑州西客运枢纽,包括郑州西站、荥阳公路客运南站和轨道交通换乘站,主要服务郑州西部片区快速铁路客流的集散和中转换乘。
多站:指主要联系国内、省内及市域交通,具有集散、中转换乘功能的客运枢纽场站,包括公路客运枢纽站、地铁和城际铁路换乘站及多个重要的城市公交换乘枢纽站。
———公路客运枢纽站。衔接公路与城市轨道、公交、出租等多种运输方式,服务联系省域及对接中原城市群客流集散换乘,规划布局郑州客运东站、郑州客运南站、郑州客运西站、郑州客运北站、郑州客运西北站、郑州客运西南站等。
———城际铁路换乘站。考虑城际铁路与城市轨道、公路、公交、出租等之间的便捷中转与换乘布设城际铁路换乘站,服务城市内外客流的便捷换乘与高效集散,规划布局海棠寺、圃田西、南阳寨、经开区、机场北等城际铁路换乘站。
———公交换乘枢纽站。依托地铁、增开公交,强化方式衔接,围绕地铁站、城际铁路站和公路客运站布设公交换乘枢纽站,服务城市交通换乘和客流集散,规划布局二七广场站、紫荆山站、会展中心站、大学路南三环站、建设路秦岭路站等多个公交换乘枢纽站。
(三)构建内捷外畅立体交通网络
按照“连接四面、直通八方”的要求,以航空网、快速铁路网、高等级公路网为重点,打造航空、铁路、公路与海运紧密联系的立体交通网络。1.对外交通网络。强化交通衔接,构建多式联运、内捷外畅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打造设施先进、网络完善、支撑有力、运行高效的客货运集疏系统,逐步形成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周边的半小时城际铁路交通圈,覆盖全省的1小时快速铁路交通圈、3小时高速公路交通圈,连接国内主要城市的2小时航空交通圈,通达国际的15小时航空交通圈、15天新欧亚大陆桥运输通道。
(1)国际交通衔接网。
———航空。按照“货运为先、以货带客,国际为先、以外带内,以干为先、公铁集疏”的发展思路,开美、稳欧、拓非、连亚,以连通国际枢纽机场为重点,拓展国际航线,打造轮辐式航线网络,积极发展全货机航班,构建联系全球的空中通道。
———铁路。依托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打通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区的物资自沿海港口经郑州中转至中亚、东欧直达欧洲腹地的陆路通道,构建连通世界的物流通道枢纽,发挥郑州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作用。依托郑州铁路一类口岸,扩大开放范围,申建郑州国际铁路客运口岸,打通郑州至香港、缅甸等国际客运高铁线路。
(2)国内交通衔接网。
———航空。以连通国内枢纽机场为重点,提高与干线机场的通畅性、支线机场的通达性,优化国内航线网络,构建辐射全国的高效集疏通道。
———铁路。按照“四面八方”的布局要求推进“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建设。“四面”就是连南贯北、承东启西,“八方”就是西南方向经重庆至成都和昆明,东南方向经合肥至南昌和福州,东北方向经济南至青岛和烟台,西北方向经太原至银川。即在国家京广深港和徐兰快速客运通道的基础上,建设郑州至万州、郑州至济南、郑州至太原、郑州至合肥快速铁路,与国家快速铁路网有机衔接,形成京津冀地区经郑州至港澳地区,长三角地区经郑州至西北边境口岸,环渤海地区经郑州至西南地区乃至孟加拉湾、东南亚各国,东南沿海地区经郑州至西北内陆地区的快速运输通道。
———公路。在京港澳、连霍国家高速公路和国道107线、310线“双十字”国家公路网布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陆桥通道和京广通道功能,优化网络衔接,增强服务国家综合运输通道能力,构建以郑州为中心、与周边省会城市互联互通的公路运输通道,完善中原经济区与周边经济区相连接的基本骨架。
(3)省域交通衔接网。以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干线公路为支撑,以民航网络为补充,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紧密衔接南阳、商丘等省内城市的立体交通网络,形成全省放射状、轴带式向心布局发展战略格局。
———航空。构建以郑州机场为核心,洛阳、南阳、商丘等支线机场为辅助,郑州上街、中牟、安阳等通用机场为补充的机场体系。
———铁路。以国家干线铁路为主骨架,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为支撑,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紧密衔接省内各城市的铁路交通网。
———公路。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普通干线公路为支撑,形成紧密对接周边区域的“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网和“七横十四纵五放射”干线公路网络。
(4)郑州都市圈交通网络。以“两干三城”(干线铁路、干线公路和城际轨道交通、城际快速客运通道、城际快速货运通道)交通网络为依托,有序发展郑州都市区通用航空,构建以郑州为中心,辐射开封、洛阳、新乡、焦作、许昌的“半小时交通圈”。
专栏1:对外交通网络
1.“米”字形快速铁路网。包括京广客专、徐兰客专、郑州至万州铁路、郑州至济南铁路、郑州至合肥铁路、郑州至太原铁路。其中徐兰客专与兰州至乌鲁木齐、徐州至上海铁路衔接,郑州至万州铁路与万州经重庆至昆明、至成都等铁路衔接,郑州至济南铁路与济南至青岛等铁路衔接,郑州至太原铁路与太原至银川等铁路衔接,郑州至合肥与合肥至杭州、经南昌至福州等铁路衔接。
2.“十”字形货运干线铁路网。包括京广铁路、陇海铁路。适时研究铁路路网布局优化和编组功能调整。
3.城际铁路网。包括郑州至焦作城际铁路、郑州至机场城际铁路、郑州至开封城际铁路、郑州机场至许昌城际铁路、郑州机场至登封至洛阳城际铁路、郑州至新乡城际铁路。适时调整完善中原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
4.通用航空机场布局。完善上街机场功能设施,规划建设中牟、巩义、登封、新郑、新密以及郑州市辖区范围内具备条件的通用航空机场。
5.国家高速公路网。包括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和郑州绕城高速。
6.普通国道网。“两横”:G310、G343,“四纵”:G107、G234、G207、G230。
7.“两环多放射”高速公路网。“两环”:连霍高速—京港澳高速—绕城高速,上新高速—商登高速—机西高速—原焦高速;“多放射”:郑卢高速、郑云高速、郑西高速、郑民高速、机西高速、机场高速。
8.“七横十四纵五放射”干线公路网。“七横”:G310、G343、S312、S314、S315、S317、S319,“十四纵”:G107、G234、G207、G230、S224、S225、S227、S228、S232、S233、S234、S236、S238、S235,“五放射”:S101、S102、S103、S104、S541。
2.市域交通网。
(1)立足郑州都市区建设及城市功能疏解,拓展城市轨道交通网,围绕都市区“一主、一城、三区、四组团”的城镇空间格局,规划中心城区至外围城市组团的放射状市郊铁路网、有轨电车线网,增强中心城区与外围组团、相邻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
(2)布设十条快速通道,增强市区对外快速交通联系。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三横两纵一环”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两环三纵三横多放射”快速道路网。
(3)按照“客内货外”的思路,规划城区外围铁路货运环线,提升郑州铁路网疏解能力。
专栏2:市域交通网
1.“三横两纵一环”城市轨道交通网。包括地铁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5号线、6号线。远期规划7号线、8号线、9号线、10号线。
2.市郊铁路网。包括南四环至郑州南站、中心城区至中牟、中心城区经荥阳至上街、中心城区至新密、荥阳至新密等市郊铁路。
3.有轨电车线网。包括中原路有轨电车、郑新快速通道有轨电车、航海东路有轨电车等。
4.“两环三纵三横多放射”快速路网。“两环”:三环路、四环路,“三纵”:京广快速路、花园路—紫荆山路、中州大道,三横:农业路、金水路、陇海路,“多放射”:包括嵩山南路、科学大道西延、中原西路、航海东路等。
5.十条快速通道。四港联动快速通道、郑新快速通道(S102)、郑汴物流通道(S314)、南三环东延快速通道、国道107新郑境快速通道(G107)、中原路西延快速通道(S314)、陇海路西延快速通道(S315)、郑登快速通道(S228、S317)、沿黄快速通道(S312)、科学大道西延快速通道(S104)。
3.实验区交通网。完善优化实验区外围路网,形成快速铁路、货运铁路、城市轨道、“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四纵六横”快速路网之间衔接高效、换乘便捷的交通网络。
专栏3:实验区交通网
1.快速铁路网。包括郑州至万州、郑州至合肥快速铁路。
2.城市轨道网。郑州市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铁路、实验区市郊铁路。远期规划地铁12号线。
3.城际铁路网。包括郑州机场至登封至洛阳城际铁路、郑州机场至许昌城际铁路、郑州至机场城际铁路。远期规划研究郑州航空港区至商丘城际铁路。
4.“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三纵”:京港澳高速、机场高速、机西高速,“两横”:郑民高速、商登高速。
5.“四纵六横”快速路网。“四纵”:四港联动大道、雁鸣路、G107、S225,“六横”:双湖大道、郑少高速联络线、迎宾大道、S102、商登高速辅道、炎黄大道。
6.货运铁路联络线。研究高速铁路、京广铁路与机场的铁路联络专用线。
4.枢纽间交通衔接网络。围绕“三港、四枢、多站、大口岸”的综合枢纽布局,构建各枢纽之间以城市轨道、高速公路、快速路为骨架、以国省干线公路为依托,高效便捷的交通衔接网络。依据货运枢纽“连通干线、客货分流”、客运枢纽“便捷换乘、衔接顺畅”的思路,合理规划运输通道网络,有效覆盖各枢纽和产业园区;注重枢纽站场与城市交通系统和其他交通方式的高效衔接,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货运“无缝衔接”,促进交通枢纽一体化发展。主要衔接通道包括:机场城际、地铁线、郑州市南四环至郑州南站城郊铁路、铁路货运环线、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绕城高速、机场高速、郑民高速、G107、G310以及城市快速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