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中国古都的变迁与文化融通

2012年10月26日 19:34
来源:水木社区 作者:史念海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本文为台湾辅仁大学中西文化研究中心资助研究项目。原题为《论中国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

中国古都学是研究我国历史上的都城的形成、发展、繁荣、萧条,或至于消失,或经过改革成为新的城市的科学。

历史上的都城,都是其当世相应的王朝或政权统治区域的政治中心,也是其时的文化中心。我国历史悠久,王朝或政权先后迭出,极为繁多,莫不皆有其都城。或绍继前代,或自创新局,皆能使之成为一时的政治中心,同时也使之成为一时的文化中心。能够成为文化中心,自是由于各方文化的荟萃。都城既荟萃各方的文化,又复以之向外传播,影响各方,相互融通,推陈出新,有所发展。时移世易,当时都城,过后皆成古都,仿佛已为陈迹。然文化源流初未稍断,仍在融通发展之中,数千年来始终一脉相承。中华文化瑰丽奇特,是自有来由的。

不佞前撰《中国古都和文化》已就古都尚为都城时的文化略事论述。今当再就其与当代文化的融通,加以董理,以见其间演变的过程与痕迹,并为今后城市的发展提供论据,俾其能显示出具有历史渊源的独特风格,卓立于当代,而且愈益发展,使其宏伟雄姿,垂之久远。虽说是探索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然为了明了其间的来龙去脉,有时候还免不了要追述既往,以便作相应的梳理。

一、由都城到古都的变迁

我国历史悠久,王朝或政权相当繁多,因而改朝换代之事,不断发生。每当改朝换代之际,对于前代都城的处理曾经有过不同的方式。大致说来,可有四种类型:一是王朝被灭,都城被毁成为废墟。商代的殷虚、西周的丰镐、秦的咸阳,西晋的洛阳、北齐的邺、陈的建康皆难免这样的浩劫。周人灭殷之后,以其地封殷后武庚。武庚以作乱为周所诛,又以其地分为邺、鄘、卫三国。

三国皆不居于殷都。殷都遂为废墟。西周为大戎所灭,丰镐则再未见诸记载。秦末项羽入关,烧毁咸阳,当年焦土迄今仍然成堆。西晋洛阳为匈奴攻破后,十六国迭相起伏,皆无再以洛阳为都的。直至北魏孝文帝时,始复居其地。北魏的都城等于重建,可知晋都残破的严重程度。北齐灭后,邺城犹为相州治所,北周未久即移相州于安阳(今河南安阳市),邺城及其邑居皆被毁废。(《周书》卷8《静帝纪》)陈为隋灭后,建康亦被平荡耕垦,夷为平地。(《隋书》卷31《地理志》)二是王朝被灭,其都城就降为地方州郡治所。东周的洛阳、西汉和王莽的长安、唐代的长安、后唐的洛阳、北宋的开封和南宋的临安,皆同此例。东周灭后,秦设三川郡,其治所就在洛阳。西汉长安本为京兆尹治所,经过王莽改制,东汉废不为都,仍为京兆尹的治所。唐代灭亡后,后梁即于长安设大安军,并以之为佑国节度使治所。后唐破灭,后晋虽仍暂居其地,然未久仍以之为河南府治所。北宋为金所灭,金人曾以张邦昌和刘豫为傀儡,先后居于开封。及废去刘豫,仍以其地为开封府,及蒙古南侵,金人始再以开封为都,其间相隔已数十年了。南宋的临安本为杭州,元人灭南宋,就仍以之为杭州路治所;三是因前朝的成规,即以旧都为新居。魏晋都于洛阳,即承东汉之旧。东晋南迁都于建康,南朝诸代即因而不改。北齐以邺为都,北周以长安为都,就是分别循东魏和西魏的故规。唐居隋后,也都于长安。后汉、后周和北宋皆是承后晋之后,相继都于开封。元人始居大都,明仅改其名为北京,清人又改北京为京师,其实皆是一地。清人虽称北京为京师,可是北京之名却仍旧沿用,并未完全废去;四是废弃前朝故都另建新都。西汉都于长安,长安与秦时咸阳,仅隔一条渭水,南北相望。西汉建都之时,咸阳已被焚为灰烬,长安实际上是另建一座新城,隋时改建长安城,旧城才被废去。新城在龙首原下,虽仍以长安为名,却并非一地。元代建立大都略同于隋时的长安。其时金人的中都尚未废去,元人就在其旁另建新都,中都的一隅也被划入大都之中。

上面所说的成为废墟的都城,大都未能复兴。殷都于秦末即已被称为殷墟,项羽曾在其地接受章邯的降附(《史记》卷7《项羽本纪》)。丰镐则迄未再为人所道及。咸阳自秦末被焚毁后,迄今尚可看到一些焦土。仅洛阳一处仍能再成为都城,那就是在北魏孝文帝的时明。邺与建康先后被废,其间相差,为时无多,建康后来还能成为地方州郡的治所,邺却再没有能够恢复起来。

邺没有能够恢复起来,有人为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因素。北周灭北齐后,不久就为隋室所代替。北周和隋都恐怕太行山再有地方势力崛起,从事反抗,故彻底摧毁邺城,不欲使之为他人所利用。按说邺能够繁荣,长期被建为都城,固然由于它是太行山东平原的重镇,也是由于东汉末年曹操的开凿白沟和利漕渠,使它具有便利的条件。邺被毁废后,渠道随即湮塞。后来隋炀帝开永济渠和白沟有相同的作用,却不再经过邺的附近,所以邺就不可能再得到恢复。迄至今日,曩时驰名一时的三台,仅铜雀台犹稍有残迹而已。与邺相似的,还有十六国时期,赫连勃勃所建立的统万城。统万城在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赫连勃勃建立统万城时,构造至为坚固。夏国灭亡后,北魏以及隋唐皆曾以之为边防重镇,北宋时逐渐为沙漠所掩没。迄今其西北隅雉堞虽犹高耸云际,城内却鲜有人迹。

建康却不是如此。隋初平荡了建康,并改设江宁县,稍后于其地置丹阳郡。据说,“丹阳旧京所在,人物本盛,小人率多商贾。君子资于官禄,市廛列肆,埒于二京,人杂五方,故俗颇相类”(《隋书》卷31《地理志》)。所谓二京,指的是长安和洛阳。平荡过的废墟,竟然能和长安、洛阳相媲美,其恢复的速度也是少有的。这没有别的原因,主要是建康东距太湖不远,素以富庶相称,而又紧濒大江,交通便利,这样富庶的因素不是人为的力量所能完全阻止的。当然,隋王朝也没有再次有何阻止的措施。这显示出建康虽不为都,然长期都城的影响,并未因旧日王朝的崩溃而泯灭无余。

那时候王朝的都城都有一定的规模,有的更是宏伟壮丽,隋唐时的长安就是如此。隋唐时的长安与汉时不同,始筑于隋时,唐代更为修整。有宫城、皇城、外郭城三大部分。唐代诗人白居易久居长安,对于长安城的街道布局曾频加称道,他一则说:“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全唐诗》卷448《登观音台望城》),再则说:“下视十二街,绿树间红尘”(《全唐诗》卷424《登乐游原》),三则说:“春风十二街,轩骑不暂停”(《全唐诗》卷424《邓鲂张彻落第》)。而且还说:“西望长安城,歌钟十二街”(《全唐诗》卷424《谕友》)。就皇城而言,与外郭城无关1。不论街道多少,在白居易看来,都是整齐秀丽。长安城迭经沧桑,迄今已非唐时的旧貌,所以白居易的诗句很久不再为人道及。可是现在西安城不断扩建,远超过于唐时宫城、皇城和外郭城的规模,棋局菜畦都已难于比拟,绿树依然,红尘渐少,春风荡漾,轩骑亦不须暂停,白居易倘若地下有知,亦当惊世界殊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情形都变得古今相差很大,甚至迥不相同。司马迁以一代史家,撰著《史记》,不仅见重累代,抑且流传所及,远臻域外。史公所记,实包罗万象,上自帝王之尊,下至庶民之细,皆靡所缺佚。就是长安城中的市井琐事,亦皆娓娓道及,甚至博戏、行贾、贩脂、卖浆等人亦皆能见之于笔下,并且还指出“纤啬筋力,治生之正道也,而富者必用奇胜”(《史记》卷129《贷殖列传》)。这样的情景核实来说,也并非汉时长安所独有,隋唐诸代也未必不是如此。就是到现在,在隋唐长安城旧址上建立的西安,也仿佛所差无几,只是具体的人物已经不是所说的桓发、雍乐成、翁伯、张氏了。司马迁还举出其时一些人能够具有相当的产业,其收入就可与千户侯等。其中渭川的竹就是所谓产业的一种。能够在渭川有千亩竹,那就是非同小可了。就在汉代以后,只要渭川有竹,就可证明司马迁所说的并非虚谬。迄今西安城中,尚有以竹笆市为名的街道,其间犹多竹肆。也许其人虽设竹肆,而尚无千亩之竹,故未闻有能与千户侯相等的富豪。这条竹笆市的设置可以上溯到明代。明代以前未见记载,却也不能就说没有设置。就以明代而论,亦可见其源远流长了。

二、古都中的旧俗

都城被毁弃之后,就是已成废墟,在一定时期内还能具有相当的影响。那些没有沦为废墟的古都,影响可能更大,这是说习俗已成规模,并不因王朝或政权的崩溃而立时有所改观。

三代之时,商人迁殷之后,文化有很大的发展,瑰丽宏伟,为其并世各地所未有。甲骨文创自殷人,青铜器的制作亦为殷人的绝技。近年发掘周人早期居地的周原,不仅发现刻有文字的甲骨,且有制作青铜器的作坊。周灭殷后,更徙殷都百工于丰镐,这就使周初青铜器的制作更为精美,而其他手工业的产品较前也益为繁多,就是箕子所作的《洪范》,对于周初的政治和文化也不能没有影响。周人猎取殷人的许多成就后,为了易于统治殷人的故地,曾分其畿内为邶、鄘、卫三国,稍后又尽以其封卫康叔。卫与鲁并为夹辅周室的大国。汉时,班固论卫国,说是“康叔之风既歇,而纣之化犹存,故俗刚强,多豪杰侵权,薄礼恩,好生分”(《汉书》卷28《地理志》)。流风余韵是难于完全泯灭的。

西周以丰镐为都。周都之中不仅有商人的文化,就是诸侯封国的文化也杂列于其间。楚国的早期虽被视为蛮夷,然其地所产的包茅却为周王室祭礼不可或缺的物品。周人是讲究礼治的。礼仪不恭自然是难以容忍的大事,甚至因此有劳齐桓公的远征。周时诗书重于世,而诗人歌咏尤具有特色。雅颂自是王朝和诸侯的制作,而国风却间出自民间。民间之诗能被采集,为都城人士所传诵,且流传于诸侯封国之间,应该认为一时的盛事。西周初年曾大封诸侯,西周灭后,鲁、卫、郑、齐犹可略觇其旧风。其后周室凌夷,至于战国,雒邑虽仍为王室的都城,殆已失去都城所应有的地位。诸侯都城相继兴起,齐国临淄稷下的学风,鲁国曲阜洙泗之间的儒术,赵国邯郸慷慨悲歌的风气,楚国郢都曼延瑰丽的楚辞,都各有其特色,远驾于雒邑之上。虽然如此,曩昔周都所重视的礼仪,为人称道的诗书,并不因周室的凌夷而即为世人所漠视。就是当年所珍贵的鼎彝重器,迄至现在,犹为代表远古文化的瑰宝。

就西汉的都城长安来说,其地距邠、岐、丰、镐皆不甚远,这些地方都是西周时的都城。故自广义来说,长安其时也应该有些古都的味道。司马迁曾经因此说过:“公刘适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丰,武王治镐,故其民犹有先王之遗风,好稼穑,殖五谷,地重,重为邪”。太史公这段话写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言自是偏重于经济方面。经济不能概括文化,论述文化,这段话就不免有点一面之辞,难得概括全体。班固也曾论述过长安。班固之时,都城已迁往洛阳,故所论述的应该是古都长安。班固说:“汉兴,立都长安,徙齐诸田、楚昭、屈、景及诸功臣家于长陵,后世世徙吏二千石,高赀富人及豪杰并兼之家于诸陵,益亦以强干弱支,非独为奉山园也。是故五方杂厝,风俗不纯,其世家则好礼文,富人则商贾力利,豪杰则游侠通奸。濒南山,近夏阳,多阻险轻薄,易为盗贼,常为天下剧,又郡国辐凑,浮食者多,民去本就末,列侯贵人车服僭上,众庶放效,羞不相及,嫁娶尤崇侈,送死过度”(《汉书》卷28《地理志》)。所说的应该都是西汉时的故事。东汉因于西汉之旧,典章制度很少改革,因而东汉时的长安和西汉亦应大致仿佛。虽然已是古都,当年规模似未多所改动。

《隋书·地理志》也曾论述过长安的风俗。它说:“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贵者崇侈靡,贼者薄仁义,豪强者纵横,贫窭者窘蹙。桴鼓屡惊,盗贼不禁,此乃古今之所同焉”。隋氏建立的王朝,上距西汉的崩溃,约有570余年,这中间还有几个政权在长安建都。可是《隋书·地理志》所说竟和《汉书·地理志》相仿佛。如果说其间还应有差别,那就是“华戎杂错”了。西汉时的长安,城外使人的居住也有规定的街道。超出范围,可能是不会被允许的。至于“华戎杂错”,那更是说不上了。《隋书·地理志》所说的这一点是不错的。十六国时期,匈奴、氐、羌诸族都曾经在长安建过都,这样一些政权的历年都相当短暂,可是随它们迁来的民族不会都完全离去,因而“华戎杂错”也是难免的。就是迁来这些戎人,也不断在华化过程中,也许绝大部分都已华化,说不上有若何的差别。除过这一点以外,隋时的长安和汉时的长安几乎都是相似的。

《隋书·地理志》在论述长安的旧俗以后,添了一句:“此乃古今之所同焉”。这句话说得很是中肯。不仅长安如此,其他一些古都大致也相仿佛。洛阳与长安相去不远,都长期作过都城。《汉书·地理志》论洛阳的旧俗说:“周人之失,巧伪趋利,贵财贱义,高富下贫,喜为商贾,不好仕官”。《隋书·地理志》论述洛阳,先指出:“洛阳得土之中,赋贡所均,故周公作洛,此焉攸在。其俗尚商贾,机巧成俗”。接着就援引《汉书·地理志》的话说:“周人之失,巧伪趋利,贱义贵财”,并且还加了一句:“此亦自古然也”。其实不仅长安和洛阳如此,江左的建康也是一样的。前面说过:隋灭陈之后,随即平荡了建康城,但未久就又恢复旧规。《隋书·地理志》说:“其人本并习战,号为天下精兵,俗以五月五日为斗力之戏,各料敌强弱,事类讲武”。看来这还是承袭着秦汉以来的旧俗。《汉书·地理志》就曾说过:“吴越之后皆好勇,故其民至今好用剑,轻死易发”。《隋书·地理志》所说只是较《汉书·地理志》更为具体而已。长安、洛阳、建康皆是如此,其他古都当也皆然,至少也应差相仿佛。按之常理,事物经常在变化之中,都城的习俗也应经常有所变化,都城成为古都也难得不发生变化。但如《隋书·地理志》所说,即使有所变化,也不是很大的。《隋书·地理志》谓洛阳之俗沿商贾。这样的论述就在今天来说,也还是恰当的。洛阳人在这方面确实有其才能。而这样才能的渊源竟可追溯数千年之前。这已可说明:中华文化自来是前后相承,一直保留其本来特殊的因素,不为外力所冲乱。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特殊的因素,数千年来,始终屹立于世界,而且愈加发扬光大,永无底止。古都中所显现的,只是其中一个例证而已。

三、太学、国子监和儒家学术

自来论都城中的文化,儒学之士和能文之家皆受到重视。《史记》首先为儒林立传,《汉书》继之,搜罗更广。《后汉书》更为文苑立传,自后诸史率多因循,未曾稍替。仿佛一脉相承,未稍间断。这些儒学之士和能文之家中绝大部分皆曾往来于其当时的都城,为都城文化添上许多异彩。这样的文化还可往前推溯。今安阳殷墟附近,有地名为演易坊。据说是西伯,也就是后来的周文王,为殷纣所拘,推演《周易》的地方。《周易》为以后所说的六经之首,素为儒家必治的学问,可见其渊源所自,在都城中早已居有一定的地位。

儒家之学始自孔子。孔子为鲁人,春秋末季讲学于洙泗之间,为一时显学。汉武帝时始立于学官。这是说儒家在以前也和其他各家一样是私家授徒,这时才在都城之中王朝所立的学校里正式开设课程。本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起源很早,《周礼》大司徒属下就有师氏、保氏,各以所司教育国子。《大戴礼·保傅》篇中,更有太学的记载。汉武帝所立的学官,当为太学。其后或称国子学,或者两者兼立,皆设于都城之中,为国家的最高学府。儒家之学立于学官,其他学科自仍在讲授之列。不过儒家之学一直占着主要的地位。

隋炀帝时改国子学为国子监(《隋书》卷28《百官志》),自后各代皆因其制。唐时国子监遗址尚可稽考,乃设在长安外郭城朱雀门街东第二街自北向南第一坊务本坊内(宋敏求:《长安志》卷7《外郭城》)。其地近朱雀门,朱雀门内即为皇城,唐朝政府诸机构皆在其中,和国子监的往来比较方便。唐代后期所刻的开成石经就立于国子监中(《唐两京城坊考》卷2《西京·外郭城》),迄今犹在西安碑林博物馆中。今北京城内亦有国子监,始建于元时,历明清两代,今仍伫立于安定门内。

以前一些王朝或政权为了宏扬儒术,先后刻有石经。石经的刊刻始于东汉灵帝熹平年间,即所谓《熹平石经》。其后曹魏齐王芳正始年间和唐文宗开成年间皆有刻制,即所谓《正始石经》和《开成石经》。再以后还有后蜀孟昶时刻的《蜀石经》,北宋仁宗时刻的《嘉祐石经),南宋高宗时所刻的《南宋石经》,还有清乾隆时所刻的《清石经》。所刻的石经自是列于其时的都城之中。今《开成石经》如上所说,仍伫立于西安。《清石经》尚存于北京,其余皆残缺不全。

设立学校是历来王朝发展教育的要政,而儒家学术亦自有其精萃独立的特点。由于都能在都城之中居有适当的位置,是会不断发扬光大的。王朝虽有兴废,都城虽有改易,但国子监和太学却还一直延续下来,儒家学术也能有所依附,不断发展。直至清代末年,始建京师大学堂,代替了以前的国子监,前后名称不同,古今文化通融的过程,却仍然历历可观。再到后来,北京的高等学校已不复限于一所,就是其他较大的古都,学校已都相继林立,显示古都的文化有长足的发展。京师大学堂初创之时,儒家学术固仍居有主要地位。其后各科并建,儒家学术仿佛显得消沉,但作为独立的学科,在社会上依然具有影响力量,在古都之中仍有其适当的地位,治此学的大家还是不断有名于世的。

唐代初年于国子监内立孔子庙,各州郡亦同时设立(《大唐六典》卷6《礼部尚书》, 《旧唐书》卷24《礼仪志》)。此后历朝皆相继沿袭,未再更改。迄至现在,各地的孔庙尚多依旧保存,古都所在也都未为例外。特别是设于北京安定门内国子监的孔子庙,自元成宗大德年间创建以来,历明清两代皆有增葺,其中尚保存有若干礼器。以前在丁祭时仍按谱演奏,后来丁祭不再举行,乐器也就置而不用了。北京以外其他古都的孔庙,也有改作别用的,如辟为博物馆之类。虽与往昔规模不同,但有此旧典对于儒术的发扬,还是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的。

四、关西尚武精神与长安文化

秦汉时期有一句流行的俗谚,说是“关东出相,关西出将”,或者说是“山东出相,山西出将”。所谓关乃是指的函谷关,所谓山乃是指的崤山。崤山在今河南灵宝县,函谷关就在崤山之侧,因而所说是一样的。这句俗谚是说当时国内东西之间的差异,也就是崇文和尚武的差异。这虽是地区之间的差异,也必然会反映到都城中来。

尚武是习于鞍马骑射,崇文则是讲经治学。远在战国之时,百家并起,好鲁儒学所被渐广,洙泗之间弦歌因而不辍,及汉武帝尊崇儒术,向学之风更盛极一时,遍于函谷关或崤山以东各地。儒学有成往往能取得高位,甚至可至卿相,因而社会上就流传着关东出相或山东出相的俗谚,以之与关西或山西的出将相媲美。由于儒学的发展,逐渐冲破崤山和函谷关这样的东西分界。《汉书·儒林传》所载的儒生,虽绝大部分都是隶籍关东,可是崤山以西也并不是就没有好学之士。平陵士孙张以治《易》,吴章、张山拊、李寻、郑宽中、涂恽以治《书》,重泉王吉亦以治《书》,皆能侧身与关东诸儒同列。平陵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重泉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固皆在崤函之西也。

到了东汉,儒术所被更广。几已遍及关西各处。东汉初年,华阴杨震以治尚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被诸儒尊称为关西孔子(《后汉书》卷54《杨震传》)。其后茂陵马融,以世之通儒,所施养的诸生,常以千数。其授徒时,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就为当世所称道(《后汉书》卷60《马融传》)。今陕西扶风县南绛帐镇,为陇海铁路的一站,据说就是马融当年的授徒处。而有凉州三明之称的皇甫规和张奂,皆以武功彪炳,名重一时(凉州三明后文将另行叙及),却皆研经重道,与儒师并称。皇甫规所著有赋铭碑赞祷文吊章表教令书檄笺记,凡27篇。据说还有文集5卷(《后汉书》卷65《皇甫规传》)。张奂曾经养徒千人,著《尚书记难》30余万言(《后汉书》卷65《张奂传》)。如果仅凭这样的著作,就很难想像这两位原来却是驰聘鞍马、转战万里的将军。皇甫视为朝那人。朝那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州固原县东南,张奂的故居在今甘肃安西县西。皇甫规所居还在六盘山东,张奂的家乡却已在凉州的最西端,近于国门了。东汉时,凉州及关中还以位于崤函之西的缘故,出了一些将军,仍能称得起“关西出将”。至于“关东出相”,就难以崤函来概括了。

这里所说的出将因而就只限于关西,关东之人是不容谈到的。秦汉时期的将帅籍贯,以六郡为多。所谓六郡乃是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天水(治所在今甘肃通渭县)、安定(治所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北地(治所在今甘肃环县南)、上郡(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县南)、西河(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旗西南)(《汉书》卷28《地理志》)。用现在的地理来说,就是陇东、宁南和陕北。为什么能够形成这样的风气?据汉时人的解释,说是这些地方皆“迫近戎狄,修习战备,高上气力,以射猎为先”(《汉书》卷28《地理志》)。这样的解释是有一定的道理的。秦汉以前的猃狁、昆戎,秦汉时期的匈奴,都曾经不断南下侵扰,当地的人为了自卫,不能不崇尚武力。这里向来又是著名的产马地区,因而鞍马射猎自然就成为风气。长安附近,周秦以来就是建都的所在,在这些游牧民族的压力下,都城也不能不重视防御侵扰。秦汉时期这里形成尚武风气,是有来由的,而且也在都城之中有所显现。其中有些人就是自幼生长在都城的附近。秦时的将军王翦就是频阳人,白起也是郿县人(《汉书》卷6《赵充国辛庆忌传赞》)。频阳在今陕西富平县,郿县就是今陕西眉县。分别在秦都咸阳的东西,相距并不很远。西汉时的将军苏建及出使匈奴的苏武父子,又皆是杜陵人(《汉书》卷54《苏建传》)。杜陵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北,距西汉都城仅有三四十里,可以说是近郊了。这几位将军都是关西人物,他们在都城中的影响,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东汉迁都洛阳,长安就退而为古都。东汉初年,称雄河西的窦融及其侄窦固,曾孙窦宪,皆为平陵人。平陵就在今陕西咸阳市西北。窦固、窦宪皆曾远征匈奴,窦宪的功勋尤为巨大,且曾勒铭干燕然山上,彪炳武功。燕然山据说就是现在的杭爱山,已远在蒙古境内。以伏波将军见誉于当时和后世的马援以及立功西域的班超,又皆是茂陵人(《后汉书》卷24《马援传》,又卷47《班超传》)。茂陵在今陕西兴平县东北,其距长安的路程较远于平陵,却还在长安的近旁,可见都城虽已他迁,其流风余韵却并未因之稍稍消失。前面所说的凉州三明,为朝那(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皇甫规、酒泉(当作渊泉,今甘肃安西县东)张奂,再加上姑藏(今甘肃武威县)殷颍(皇甫规字威明、张奂字然明,殷颍字纪明,故云),当时都城已在洛阳,故三明的功绩都显现于洛阳,和长安的关系并不很大。两汉时有一条规定,说是边民不能迁徙到内地来。张奂由于立了很大的军功,可以破例内迁,被允许迁到华阴。华阴就是今陕西华阴县,当时华阴隶属弘农郡。弘农郡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县,不隶属长安所在的京兆尹,不过距长安还不是很远,而且就在崤函之西。张奂的迁徙虽说是他一家的私事,可是这样一位具有尚武精神的人物迁到长安的附近,就不能对于长安风尚没有若何影响。

长安到了隋唐时期又复建为都城。隋唐长安与汉时长安虽非一处,相距却在咫尺之间。唐继隋后建立的王朝得力于关陇集团。这是近人的论断,验诸两《唐书》的纪传,也是确有所本。所谓关陇集团,就是唐初建树功勋的将军们,都是籍隶关中和陇上,因而就有了这样的称谓。这是西魏北周以及隋代所蕴聚的地方武力,也是和秦汉时期的关西名将相仿佛的出身途径。唐初上距秦汉已有数百年之久。在这悠久的时间时里,尚武精神一直都在蕴聚之中,不大为人所知,至于唐初才具体显示出来。

关陇集团的形成和显示其力量的所在,只是唐代初年事,与后来无关。但形势并没有很大的变化。唐时边庭将帅有些是出于周边各族,但籍隶于关西的仍是大有人在。唐代前期府兵的驻地,以关内道最为繁多,计有261府,超过全国总府数634的1/3(《新唐书》卷50《兵志》)。长安城周更为特殊,亦有131府(《新唐书》卷37《地理志》)。府兵是来自全国各地,出身于关内道的应该独居前列,这就使关西尚武之风历久不坠。其后府兵改为彍骑,彍骑12万人,京兆彍骑独居6600人(《新唐书》卷50《兵志》),亦为其他各地所少有。安史之乱时及其以后较长的一段时期,维护李唐社稷的还是有赖于朔方军以及与朔方军有渊源瓜葛的将帅。朔方军本来驻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县,也就是当时的灵州。唐代后期,郭子仪、李晟犹先后为一代名将。郭子仪就是出身于朔方军中。郭子仪为华州华县人(《旧唐书》卷120《郭子仪传》作华州华县人,《新唐书》第137《郭子仪传》同,《新唐书》卷74上《宰相世系表》,谓郭氏曾自太原徙华阴,华阴即在华县之东),华县今犹为陕西华县。华县在长安之东,这和秦时三班的籍隶频阳,白起的籍隶郿县相仿佛。李晟为陇右临潭人。临潭今仍为甘肃临潭县,已在洮河中游2。则郭李二人皆是籍隶关陇地区,堪为当地尚武风气的标志。

杜甫在长安时,曾赋写过一篇《兵车行》。其诗有句说:“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钱谦益为之作解释,指出这是反对当时远征南诏之作。并说:“此诗序南征之苦,设为役夫问答之词。君不闻以下,言征戍之苦,海内驿骚,不独南征一役为然”(《全唐诗》卷216)。因为序南征之苦,故言及“被驱不异犬与鸡”。诚如钱谦益所说的,征戍之苦,不独南征一役为然。却也不一定就以唐初以来为限。这里所说的秦兵耐苦战,是应该远溯到更远的前代。秦汉隋唐时期,关陇的尚武风气和耐苦战的秦兵,固可以在长安显示出来,就在其他王朝或政权时期,仍然在这一古都有所显现。就是到了当今之世,也不是就隐伏不见,更不要说泯灭无余了。当然显现的方式并不一定就表现在征戍之中。以这样的尚武风气,同样是会取得相当成就的。

五、南北之间不同的习尚在都城中的显现

像秦汉隋唐这样东西之间不同的习尚显现在都城之中的现象,在以后是少见了。在都城之中所显现的南北之间不同的习尚,却还是屡见不鲜。远在春秋战国之时,南北之间不同的习尚已经有所显现,最早是显现于楚国故地和其它各地之间。楚国尚文辞,故屈宋撰述享誉累代,中原的15国风虽见重于西周春秋之世,流风余韵逐渐不畅。儒家之学固仍以诗书并重,较之楚辞,就不免显得质朴。汉高帝以楚人得天下,故楚语、楚歌以至楚舞皆为都城中所谙习。迄至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楚辞仍有其优越的位置。这样南北不同的习尚,武帝以后已逐渐泯没,不如东西不同的习尚受人重视。

这种不同的习尚因时而有变化,南北朝时又形成另一种局面。南北朝时的南北对立夹杂有民族的因素,却也显示出其间文化的差别。其时史家撰著,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称为“索虏”,是因为鲜卑习俗辫发,与南人不同。称为“岛夷”则是因为东南际海,土地卑下,仿佛居于岛中(《资治通鉴》卷69《魏纪一》)。这固然含有民族间的偏见,也显示南北文化的差别。其实这不是史家的贬辞,社会上也是以此互相诋斥。自永嘉乱离之后,中原人士大率渡江而南,由于北方沦为游牧民族角逐的场所。遂谓其地为荒中,其人为沦人。刘宋时的杜骥,本是京兆杜陵(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北)的世家,以南渡不早,便被目为荒伦(《宋书》卷65《杜骥传》)。而北人称南人,不云蛮楚(《魏书》卷19《南安王桢传人附子英传》),即曰淮楚(《魏书》卷21《彭城王勰传》)。这样的称谓多见于都城之中,正显示都城之中杂有南北不同的文化。洛阳城中的归正里,民间号为吴儿坊。南来投化者多居其中。其市中所卖口味,多是水族(《洛阳伽蓝记》卷2《景宁寺》),吴只好品茗,隐然成洛阳的一种风气(《洛阳伽蓝记》卷3《报德寺》)。由于洛阳“礼仪富盛,人物殷盛”(《洛阳伽蓝记》卷2《景宁寺》),南风虽亦不绝,到底还是不竞。

南朝以建康为都,与北朝相对。健康作为都城,远起于孙吴之世,其时尚称建业,东晋始以建康相称。孙吴雄踞江东,与曹魏、蜀汉共成鼎足形势。建康城中所显示者仅为江东的文化。左太思所撰的《吴都赋》,其所叙列与其魏、蜀两都赋迥然不同。可是到了东晋偏安江左之际,北方世家随之流徙而至,建康城中,中原风物遂掩盖了江东旧规。为时稍久,由于与中原隔绝,建康的“小作冠帽,短制衣裳”,已和洛阳的褒衣博带大异其趣(《洛阳伽蓝记》卷2《景宁寺》)。

南北之间不同的习尚,在唐代中叶安史之乱以后又复显露端倪。宋时就已相当明显,其后各代更未能有所逆转。追溯这样南北之间的不同习尚,还须由秦汉之时的关东出相说起。秦汉之时关东能够出相,固然是由于洙泗之间和邹鲁等地的儒风远被,也由于关东各处的较为富庶,故儒生得以习礼讲经,得为世用,中间虽经丧乱,还能赓续前业。魏晋以后,江左经济不断发展,较前大有不同。及唐代中叶安史之乱起,中原板荡,生民涂炭,讲经问学,殊属不易。才智之士多渡江淮,避地南服,促成江左文化的发展,3故后来到北宋时都城中就显得南方人物较前为多,也显得南北之间有了不同的习尚。这种不同习尚历明清诸代仍时时显现于其都城之中。

话虽如此,宋初一些有关文献的记载,难免引人滋疑,似宜略事申辨。

北宋初年自开国时起,中枢择相大抵皆是北人,南人殆难稍沾余沥。宋真宗欲以王钦若为相。以问王旦,王旦回答说:“臣见祖宗朝未曾有南人当国者,虽古称立贤无方,然须贤士乃可。臣为宰相,不敢沮抑人,此亦公议也”。迟至王旦殁后,王钦若始得为相(《宋史》卷282《王旦传》)。王钦若为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县)人,故王旦云然。也就是在真宗朝,晏殊以神童被荐,与进士千余人同应廷试,据说晏殊当时神气不慑,援笔立成,很受真宗的嘉赏,得赐同进士出身。晏殊为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所以当时的宰相寇准就说:“殊,江外人”。这是说,晏殊是南人,不应该得到这样的厚遇。可是真宗却说:“张九龄难道不是江外人”?因而就确定下来(《宋史》卷311《晏殊传》)。这两宗事皆发生在真宗朝,应该说,这时是北宋中枢用人的转折点。自此以后,南人入中枢为相的,陆续不断。神宗时,王安石也是以南人为相,促成变法,更是特殊的事例。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有人解释,这是南北两方经济荣枯的差异和文风盛衰的不同有以促成的。也就是说由于南方经济的发达,文风的昌盛,人才辈出,因而在政治上不时显露头角,遂使北人认为这样似非国家前途之福。这样说来,必然会引伸出这样的结论:这只是些权利之争,无关立国的宏旨。也就是说,北人担心南人掠夺其既得的高位,故以此说相遏制。不过就王旦、寇准以及后来司马光诸人看来,其心地还不至于这样的狭窄。这样的说法与实际情形难得符合。

从北宋开国以来的往事看来,不以南人为宰相也不是没有缘由的。北宋承五代之后,以中原为基础建立帝业,当时称王称霸堪与宋室抗衡的诸国,皆在南方,在黄河以北的只有太行山西的北汉。这就不能不使他们多有一番顾虑,对南人不敢轻易放下心来。到宋真宗时,传世已经两代,历年也已40余载,防范的心思就可能稍稍松驰下来。当时有才华的也并非就由王钦若和晏殊才开始表现出来,如果帝王没有放下心来,再有才华恐怕也难于高居相位。这样说来,当时南北的差异只能是政治上的插曲,无关乎习尚的不同。

还有一个插曲发生在元代中叶,也就是在元成宗和顺帝之间的一段时间里。元时分其统治下之人为四等。蒙古自是居于第一位,色目人,即包括西域各部族之人居于第二位,汉人即原来全国统治的地区的人居于第三位,最下者为南人,即原来南宋统治下的人。其实汉人和南人本来都是相同的,只是受元朝统治有先后之分,因而被分开而成为两部分,其所受的待遇也就相应的彼此不同。作为被统治者,汉人南人皆不得为正官。汉人由于受统治较久,还得入台省为官。元初,南人间有和汉人一样,也得入台省为官。元成宗时,这条入仕的路途即被隔绝,和汉人显然不同。直至顺帝时,始得重新和元代初年一样,稍稍泯灭其间的畛域。

为什么也有这样的差异?这应该和北宋初年南人不得为相有略相仿佛的道理。就是原来全国统治地区的人入元的时期较久,可以对之稍稍放心,不虑反抗。而南人入元时期较迟,难保其能甘心接受新朝的统治。元代初年,兵力正在强盛之时,整个南宋土地都被占领,南宋君后俯首归降,即使有人图谋反抗,兵力所至,即可扑灭,故还能放开一条生路,使之稍沾雨露。成宗之时所以有此规定,想见其兵力已有所衰敝,故不能不加紧控制。至于顺帝,南人之受统治已七八十年,可能与以前的汉人相同,故又得以恢复其初年的制度。

这里所说的宋元两事,皆在都城中显现出来,不过这和不同地区的习尚还不尽相同,不能尽归一律。因为论述不同地区的习尚在都城中的显现,顺便提及,以免彼此相混,转生是非。

作者简介:史念海,生于1912年,1936年毕业于辅仁大学。现任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暨唐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都学会会长。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中国历史地理纲要》、《河山集》1至6集等论著12部。
 

[责任编辑:王楠] 标签:文化 古都 融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