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 11:52
来源:凤凰网商业
刘强东与张近东,他们除了是赚足眼球效应的电商大战的主角,还有什么联系?
周鸿祎与李彦宏,他们除了是中国搜索引擎“3B大战”的对手,还有什么联系?
陈启宗与王健林,他们除了是商业地产领域惺惺相惜的竞争者,还有什么联系?
有的。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号:华人经济领袖。
自2009年起,由凤凰网、《21世纪经济报道》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联合举办的“华人经济领袖”评选及颁奖盛典,已经评选出30位来自全球华人经济领域的杰出领袖代表。他们每个人都用过往的成功证明了自己当之无愧,更在获奖之后踏上新的征程,重新变革着当下的商业世界。
某种意义上,“华人经济领袖”不仅是荣誉与历史,更是推动力与新起点。
2012年,在这个全球经济萎靡不振、政经新周期正式开始的元年,又有哪些领袖代表会脱颖而出,成为本年度的“华人经济领袖”引领变革大潮?答案正在揭晓。
评选指标
评选按照社会维度和经济维度的具体8项维度,8项指标来衡量一个候选人。
评选维度
公众形象: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推动社会信心重塑,体现引领的力量。
国际影响:在全球华人界知名。为国际社会变革、文明演进做出突出贡献,并获得认可。
价值示范:传承华人特有理念。秉承东方价值观,推动华人商业文明的进步。
创新模范:启迪推动时代潮流。具有全球前瞻视野,能将独立思考转化为改变世界的力量。
市场举措:面临金融海啸,全球消费市场萎靡,及时改变经营策略,拿出有效举措,扭转经营颓势,发现市场蓝海等,乃至通过并购、参股其他企业改变产业格局。
企业绩效:在企业的收入、市场占有率及成长规模等方面具有具体的优异表现。
产业链关系:在经济不景气时期,依然保持对产业链上下游的良好关系。甚至通过自身努力,影响、改变产业链的格局。
产业贡献:纳税额、员工福利、社区贡献、公益捐助等方面有突出表现。
评选量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