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简文超
10月16日,北京市石碑胡同一个小四合院内,一身中山装的叶自成接受了企业观察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屋内的摆设很简单,也很古朴,整个房间都呈现出一种古色古香的味道,一架古琴安静的躺在一旁,见证着《华夏主义》的诞生。
是的,就是在这个小院里面,叶自成的这部53万字的鸿篇巨著(《华夏主义》)终于算的上是尘埃落定,他笑称就像是生了一个儿子,剩下的事情,是怎样让他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下来。
叶自成是北京大学学术委员会社会科学分部委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外交系主任,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当然,他现在的身份是《华夏主义》的父亲。
研究中国外交政治近三十年的他,在2003年的时候经历了自己研究生涯中的一个彷徨期,直到华夏主义进入他的研究视野。
“从2003年出版《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外交思想》,至今已经过去了十个年头。在这十年里,我有过彷徨、犹豫、徘徊,不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工作方向在哪。”
为什么是华夏主义?叶自成有他自己的理由,“崛起的中国拿什么影响世界?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但是很遗憾,在西方主导的文化世界、观念世界、思想世界中,中国依然是一个文化小国、文化弱国。”
“除了进行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之外,中国还必须重建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国家意识形态,重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体系。”
那么,在核心价值方面,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是什么?叶自成认为就是我们最缺乏的华夏主义。
他给这个主义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李克思”,而这三个字,恰恰是华夏主义的精髓所在。
“李克思是李耳、孔子、商鞅姓名拼音的第一个字母的合写,LIKS,读作李克思,李克思思想就是华夏主义。”
“华夏主义是什么,在我看来,华夏主义就是中国以老子、孔子、商鞅为主要代表的政治哲学里面精华的综合。它既不是道家,也不是儒家,也不是法家。三家分开来看,都有重大的缺陷,但如果合起来,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可以用来治国的、有核心价值的完整的理念体系。”
叶自成希望他的李克思,能够和马克思一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武器。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只有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精华结合,才会越来越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口号,只有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的精华结合才会有坚实的土壤和基石。”
对话叶自成:中国需要马克思,也需要“李克思”(华夏主义)
企业观察报:您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时机提出华夏主义这一理论?华夏主义对于当下的中国有何现实作用?
叶自成:每一个大国,崛起的背后都有思想支撑,除了蒙古帝国没有思想,历史上其他的大国都会有一套思想体系以作支撑。中国崛起之后拿什么去影响世界?我们可以借鉴西方的基本价值观体系,这个理论体系里面有很多的基础理论、人权理论,这些理论里,有些拿过来对中国有用,有些却是有害。所以我们不应该仅仅是学习他们的理论,还应该有自己的理论,一定要有中国本土的东西。
另外我会研究华夏主义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当下中国的现状。我把中国当下的现状归结为缺道缺德缺法。缺道就是我们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污染,缺德就是官员的贪污腐败、思想堕落,商人缺乏诚信等等,缺法就是公众的法治思想很淡薄,这种种现实,都要求我们找到一个符合中国的思想体系。
华夏主义思想是中国影响千年,直到当下还有强大生命力的东西,中国人必须要有自己的思想体系,这就是我们写这个书的目的。
企业观察报:如何理解华夏主义?
叶自成:所谓华夏主义就是道、儒、法融合在一起,当然并不是把他们的整个思想都融合,而是把他们好的东西拿过来。在儒道法三家中,精华的东西,正好可以融合在一起,而补充另外两家的缺陷。比如儒家的治国理论,没有法的概念,可以从商鞅的理论体系里去找,而商鞅的依法治国却没有德,只有严酷的法律,没有人文关怀,也没有办法治理好国家,所以就需要儒家的德。
所以要把三家理论体系里面坏的东西拿掉,再捏合在一起,你不能只谈一家,不能只谈孔子,也不能只谈商鞅,而是应该把他们结合起来谈,每一个单独的体系都会出问题,把他们结合在一起才是非常完整的治国理念体系。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三家的派别,融合各家长处,摒弃门派区别。
企业观察报:那华夏主义仅仅只是几家的融合吗?是否在此基础上有创新?
叶自成:事实上把他们融合在一起,然后提炼就是一种创新。比如自由民主人权,在我们的儒道法三家理论体系里面都有,你把他提炼出来之后就是一种创新。
比如西方的民主,他是从古希腊民主引申而来的。古希腊的民主是一种很腐朽落后的民主,他把它改造过来,这就是一种创新。儒道法都没有明确的提到自由民主,所以我们要用现代的语言,用西方好的东西,现代性的理论,把他结合在一起,从而在此基础上创新。
乍看起来我们是做的只是一个捏合的工作,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有些东西,你凭什么说他是精华,凭什么说他是糟粕,这是一种判断,需要一个鉴别整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就需要以西方的好的理论、主义作为参照。比如君本主义,这是早就过时的糟粕,但是在儒道法三家理论体系里面,都崇尚君权,我们就需要这些东西拿掉,从而跟当下的政治关系相结合。
企业观察报:您在书里面提到,西方民主范式并不是中国的出路,为什么?
叶自成:西方的民主理论建立在个人绝对自由之上,这一点并不适合中国。
当然,这并不是说西方民主理论体系里所有的东西都不适合,事实上,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西方的民主自由理论体系与中国的儒道法理论中的一些观点是想通的。比如自由,个人基本自由,跟老子的思想是可以对接的,老子的自然而然观点里面,就包括了一部分西方的自由观点。但是,老子的思想里又有一部分是西方包不进去的,他超越了西方民主自由的观点,你看完老子之后你会觉得,中国是有自由思想的,只不过不是西方人所讲的自由思想。
此外,从自由民主人权三个角度来看,孔子儒家思想里面,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人权概念,但是有一部分是可以包括进去的,比如人格尊严,个人的独立。
但是,为什么说西方民主理论不适合中国,因为中国的儒家认为,个人并不是单个的人,而是整体中的一部分,每一个个人都生活在一个网格里,而这个网络又存在社会的大网络中,你生下来就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在一个社会的大网络中,你是谁,你是谁的儿子,你是谁的丈夫、朋友,你生下来就在各种各样的网络中,这是我们国家思想的一个长处,也是与西方民主理论所不同的地方。
企业观察报:有观点认为当下的中国,对于华夏主义的破坏已经很严重,要重新捡拾起这种传统,难度不小,您认为当下的中国应该如何才能重拾华夏主义?
叶自成:应该从三个层面来做这项工作,第一是国家应该把华夏主义教育纳入到基础教育里,现在教育里面,这一块的内容被冲击的已经差不多了,没有什么东西。虽然还有一些经典的东西,但是远远不够。此外在国家意识形态方面,要把华夏主义纳入到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去,我今天下午听习主席的讲话,讲的非常好,他是主动的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接,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要从中国五千年的文化里面走出来,他不能割断中国的历史。
第二是社会要有自己的信仰,确实,传统的儒道法早已经被冲击的七零八落,但是另外一方面,在社会里面也存在着传统精华的东西,他们还有生命力,还有传承,也还可以传承。
第三个就是个人层面,每个人不管做什么,都需要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不管你是企业家也好,政治家也好,摒弃了这些,注定不能走远。比如做人要守信用,这虽然是传统的,也是现实的,守信用是儒家传统的里面的最重要的东西,你迟早要回到这个本源上来。
企业观察报:您在书中有提到华夏主义为当下的中国提供了一种新的国家治理标准,这种评价标准是否可以量化?
叶自成:我们只是提出一个理论基础,并没有制度设计,如果要有标准,则需要有一个完整的制度设计,这是政治家的任务。但是有一个东西要坚持,就是把民本思想作为官员提拔的标准,而现在我们老百姓的想法并没有效果。
当然,中国是不提倡民治的,提倡的是官民共治,老百姓治理自己是不可能的,而是要靠官员来体验民众的意志,而官员的监督就要靠制度设计,这就是制度设计的问题,属于法制问题。
企业观察报:事实上,一个理论总是要与现实相结合才能产生它强大的力量,能否从经济以及企业方面来阐述一下这种力量?
叶自成:可以这么解释,企业的道,是商道,而老子的道包含各种各样的道,你从道里,可以领悟到很多企业管理的理论。老子的理论里有讲的“势”,就像企业处在一个“力”场中,“执”就是把控力的能力,而企业领导者就需要有认清楚“力”的能力。另外就是儒家理论所讲的诚信,西方的企业与中国的企业相比,可能就是守信用比较多,而事实上中国传统里面,很早就有这个东西,只是我们把它丢掉了。
此外从国家经济层面来说,经济发展要跟自然保护相结合,老子最早提出了这个观点,可惜西方领悟的比我们早,这就是国家层面的一个道,我们没有把他当成一个指导思想,所以我们犯了错误。为什么要学道,不管从国家层面,或者是个人层面,或者是企业层面,他们都需要这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