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凤凰网商业 > 财经 > 正文
洋超市关店:红星美凯龙等本土企业的利好?

2012年09月21日 14:45
来源:凤凰网商业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2012年9月13日晚,美国第二大建材零售商——家得宝宣布关闭其在中国的所有七家大型家居建材零售商店,公司的业务重点将转向专业零售店和网上销售。

短短6年间,家得宝的中国之路便走入穷途。正如新浪家居全国执行主编张众志所说“与家得宝中国的溃败的局面相比,采用卖场模式的中国本土企业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则在此期间则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红星美凯龙在2012年迎来全国100家商场的规模落成,开启了全新的“百Mall时代”,洋超市与如红星美凯龙等本土卖场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发展态势。

洋超市VS本土化

虽然家得宝通过收购本土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但是其并未实现内在的本土化,而是沿用了其全球采购、家装自助模式。在全球其它市场,全球采购是家得宝引以为豪的模式,而在中国这一点却无法实现。同时,中国消费者进行家装时,需要的是包括送货、安装、使用、售后全程的服务,这显然与国外消费者喜欢DIY有着本质不同的消费习惯。

北京市场协会家居分会秘书长刘晨就表示,“家得宝关店的主要原因是家具建材超市的模式还不适应中国市场,从属性上来说超市业态更适合标准化高、价格较低的商品,中高端的大品牌难以进入超市业态。”相比较而言,本土企业就在这一方面有着更贴合中国受众需求的思路,如红星美凯龙就推出情景化布展、体验式购物等一系列符合中国消费者心理的模式,在增加消费体验的同时,也提升了中国家庭的审美情趣,因此在家装这一个性化极强的市场也有着更强的品牌粘性。

自营模式VS渠道创新

与家得宝始终采取自营模式不同的是,红星美凯龙则一直在探索着模式和渠道的创新。从渠道到平台,红星美凯龙引入工厂、地区经销商进入做“现场直销”。红星美凯龙的角色也从“产销者”升级为“管理者”,为入驻的品牌商提供“统一的营销、统一的售后”等服务,形成品牌捆绑效应,既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也为企业规避了资金链的风险。

单一销售VS多元业务

而在业务模式上,本土企业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去年底全新开张的红星美凯龙朝阳路店打破了家居卖场单一销售的形式,集吃、喝、玩、乐、购于一体,这便是红星美凯龙第八代商城的雏形。与此同时,在电商化这一大势所趋的道路上,本土企业也走在了前面。红美商城作为红星美凯龙的线上商城也与今年7月正式上线,而家得宝的电商化仍只是在酝酿之中。

百思买、家得宝……一个个洋巨头相继在中国遭遇滑铁卢,而本土化、创新力都成为其症结所在,而对于本土品牌而言,更重要的是吸取教训、抓住机会,真正赢得本土品牌的最终胜利。

[责任编辑:赵彦子] 标签:红星美凯 本土 超市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