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伊利:开启新“牛仔”时代

2013年12月24日 15:55
来源:凤凰网商业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在中国养牛第一旗——内蒙古土左旗的凌晨5:30,只有零下15度,赵国梁伸出食指在打卡机上按下自己的指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第一次挤奶的时间是在早上6:30,在挤奶之前,他要去看看牛吃得好不好,睡得好不好,这对产奶至关重要。

31岁的赵国梁用非传统的“关爱式”养牛,照看着伊利哈沙图牧场3000多头纯种荷斯坦奶牛。他大学毕业自动物医学专业,在美国留学期间,师从美国乳业泰斗桑德斯教授,更从他那里继承了“舒服的牛才能产好奶”的畜牧理念。和他一样,伊利所有牧场的管理人员都是科班出身。他们关注细节和品质,强调专业化,用全新的“关爱式”养牛经管理着伊利现代化的牧场。

在无数消费者用牛奶相伴开始一天的早餐的时候,赵国梁正仔细地检查每头奶牛的身体状况。约80%的奶牛在进食后,会卧在它们的“席梦思”——沙床上,奶牛休息好了对产奶量有很大帮助,所以检查“沙床”就显得格外重要。为了确保“席梦思”的舒服度,赵国梁会亲自跪到“沙床”上来试一试沙土的松软度和含水量。

如果说赵国梁是“人性化”管理哲学的80后代表,那么饲料控管员史永禄则是经验派、专业化的代表。

伊利元兴饲料厂的老人,都知道库管员史永禄有个“绝活”——只要饲料货车从他身边驶过,他就能闻出是什么饲料。在下午的巡查中,走过准备入库的饲料车,老史问司机拉的是不是有机玉米,司机先是一愣,随后竖起了大拇指。

库管是个需要常年扎在仓库的职业。史永禄的办公室电脑长时间处于屏保休眠状态。每天8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他至少有6个小时都是在饲料仓库巡查和盘点。奶牛吃得好不好,饲料具有决定性:“原辅料如果不注意保管,潮湿、通风不畅或被雨淋都极易让饲料发霉变质。特别是有机玉米、豆粕和麦麸等精饲料的保管不能直接摆放在地上,要放在离地面10-20公分的位置上,以保持干燥、通风。平日里每天都需要测温查验,严防受潮和发霉。”

不仅上游养牛的“牛仔”们专业,运输“牛仔”们的工作也全然不同以往。

通过引入GPS监控系统,原奶运输则告别了过去人盯车、人盯站、人盯人的‘三盯’模式,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原奶运输过程中的管控,由此还多了一个新工种——GPS回放员,专门查看每辆到厂运奶车行驶轨迹、停车时奶罐状况,检查运输过程中是否存在疑点。

走进伊利原奶运输GPS控制中心,迎面一块以卫星地图为背景的大屏幕,上面标注着错综复杂的线路,外行人难以看懂的信息不断闪现其上,监控员刘世界正精神高度集中地盯着屏幕。按照伊利的要求,2000辆原奶运输车必须按照既定线路运行,而且每位GPS监控人员也要实时盯着奶车的行进。一旦出现临时停车、偏离线路行驶,监控人员要和司机一一核实情况,规避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因素。

原奶运输GPS系统只是伊利全程封闭式管理系统的一个缩影。作为食品企业,质量控制是公司安身立命之本。在过去几年中,伊利集团投入巨资完成了牧场集约化、规模化的转型和升级。2007年至2012年,伊利在奶源建设方面的投入累计近90亿元。目前,伊利在全国奶源供应比例中集中化、规模化的养殖牧场达90%左右。

近年来,伊利累计投入5亿多元配置各类精密检测仪器,监测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从原奶收购到产品出厂,需要完成的各项检验检测指标累计达899项,仅在原奶环节,伊利就实现了117项检测标准,大大超过了国家标准规定的标准。而将这种安全哲学和标准贯彻执行的则是以赵国梁、史永禄和刘世界为代表的专业化“牛仔们”。

在关注产品本源的过程中,以伊利为代表的乳品企业开启了专业化“牛仔”管理时代。在每一件伊利产品的背后,是一架不断革新、对标国际、人性化管理的巨大“机器”在日夜不休运转,确保牛奶的营养与安全。

 
标签:伊利 牛奶 牛仔 
-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