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制出第一辆CA-141型载重车(1981年1月)
在汽车研究所和有关单位努力下,CA-6102整机1月份开始设计出图,7月1日,试制出第一台汽油发动机;CA-141整车,5月末开始出图投入试制,10月7日,第一辆新型样车装配成功。新型141车,车身自重4.1吨,载重5吨,拖挂总重5吨半,最大车速90公里,最大功率135马力/3000/分,最低油耗量235克·马力·小时,外型美观大方,驾驶室舒适宽敞,视野开阔。在性能、参数等各个方面都比过去一些车型有较大的改进和提高。
设计人员在进行紧张工作。
模型工人制造CA-141主模型。
CA-141车在进行模拟道路强化试验。
“用意咚”生产线的诞生(1981年6月)
6月15日至20日,日本丰田生产方式创始人大野耐一先生及其助手佐藤光俊先生等一行四人,应邀来厂协助推广丰田生产方式。选择底盘分厂轴承座生产线和发动机分厂第二速齿轮生产线为样板,通过合理调整设备平面布置、设置车床自动停车装置、实行多机床多工位操作、严格按节拍组织生产、工序在制品只准一个等改进措施,搞成了中国最早的两条 “用意咚”生产线。“用意咚” 是日语中的汉字,后来又称之为同步节拍生产线或“ 一个流”生产线。
大野耐一、佐藤光俊在贵宾接待室。
附图
轴承座生产线改进后,6台设备由5人操作改由1人操作;工序在制品由110件降到8件;工件不落地,避免了重复搬运和磕碰划伤;有利于贯彻工艺,防止了粗制滥造,大大降低了设备故障和工具非正常消耗。
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来厂视察(1981年9月)
1981年9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来厂视察,厂领导高介臣、李刚向倪志福介绍厂里情况。
试制成功CA-30A25型十轮卡车(1982年1月)
这种CA—30A25型十轮卡车采用“红旗” 轿车发动机,功率185匹马力,时速90公里,载重量为8吨;具有重心稳、时速快、马力大、载重吨位多的优点,适合公安消防等部门使用,填补了市场在这方面的空白。
国家经委批准一汽技术改造初步设计(1982年1月)
3月下旬,完成了产品换型技术改造的初步设计,4月19 日开始,一机部汽车总局和省、市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审查,历时11天,取得一致意见。8月,机械工业部转发的国家经委(1982)经基字229号文,批准一汽技术改造的初步设计,并列为机械行业技术改造的重点项目之一。这项技术改造初步设计为44个单项工程,包括前方生产、辅助后方、科学研究、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其规模和工作量都是一汽自建厂以来最大的。
徐元存
徐元存,河北涉县人。1926年生,1945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县委办公室和团中央任职。 1953年来一汽后,曾担任厂团委办公室主任、底盘车间党总支副书记、厂党委宣传部部长、厂政治部副主任、厂党委副书记等职,1982年1月任厂党委书记。
李刚
李刚,福建省福州市人。1926年生,1948 年清华大学毕业并参加革命。1952年在驻苏大使馆负责苏联援建一汽的联络工作。1954年回国后先后担任一汽发动机车间技术科长、工艺处副处长、厂副总工程师,第一常务副厂长,1982年1月任一汽厂长。
机械工业部文件的影印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