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许知远:漫游当下,洞鉴未来


来源:凤凰网商业

人参与 评论

许知远自诩为一位“游荡者”,怀着无穷的欲望,不断迈向远方,在展开的地平线上寻找世界变革的秘密。到30岁前,他一直在书斋里眺望世界,渐渐地,他意识到这种认知方式存在问题,他渴望碰触具体的事物、一个又一个的人。他开始对旅行上瘾,从陌生的角落到熟悉的边界。现在,旅行更像他生活的一部分。

许知远相信观念能改变世界。

写作、旅行、读书、思考,他坚信能抵抗外界喧嚣的诱惑,在内心的声音与公共叙述中找到一条道路。在情感和理智上,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足迹与思绪,找到未来或明媚或模糊的轮廓。

作为知识分子,许知远十多年来活跃在传媒界。当他决心以写作为业,就明白自己在面临一个新闻布道的时代。当信息蜂拥之际,媒体成为“时代的教堂”,写作者当然是“时代的牧师”。许知远醉心于《时代》、《经济学人》的新闻写作,梦想以一种新闻写作体的形式布道。

许知远自诩为一位“游荡者”,怀着无穷的欲望,不断迈向远方,在展开的地平线上寻找世界变革的秘密。到30岁前,他一直在书斋里眺望世界,渐渐地,他意识到这种认知方式存在问题,他渴望碰触具体的事物、一个又一个的人。他开始对旅行上瘾,从陌生的角落到熟悉的边界。现在,旅行更像他生活的一部分。

2002年,许知远第一次出国,飞了十几个小时到美国。一个月里,他从东海岸转到西海岸,采访了20个人,这似乎实现了他年少时所期待的文学流浪生涯。他对西方的认识脱离了书本,落到了美国的普通民众,和那些从前只在书本上神交过的美国知识分子。

第一次,他如此贴近另一个族群的生活,他们对于世界的思考,甚至平淡的生活点滴,都让许知远重新调整了自己的视野和态度。

专注的阅读也从未在旅行中停止。许知远第一次前往纽约,距离911事件不过半年,他却没想起去看一眼世贸中心遗址。诸多个下午时光被扔进一家拥挤不堪的二手书店。那座城市的悲伤、震惊、韧性、犹太面包房的香味和中央公园里的阳光,都挤入他记忆的幽暗角落,变得模糊,但发霉的纸张、腻腻的汗味、高高的书架,多年后仍如昨日,可以一一道来。

行走10余年,许知远创造了游牧式写作。《祖国的陌生人》记录了他在国内走访的见闻与思考。从大陆到台湾,从北京到外省,从曾经作为沿海殖民城市的繁华大上海到西北内陆灰暗的煤区,从“废都”西安到迅速崛起的年轻的深圳,他描绘了不同地域间的差异,历史的皱褶和现实的阴影。众多陌生而鲜活的中国面孔,吸引他去辨识、记忆和想象,并因此陷于思考之中。

另一本著作《一个游荡者的世界》则是一部世界旅行记。他的笔记录入了印度、不丹、中东,还有美国、俄国、欧洲,许知远一直带着他的“中国问题”周游列国。他试着观察陌生人的表情,和他们交谈,品尝他们的食物,进入他们的客厅,倾听他们的往事。他一边行走,一边沉思:“中国社会内部的成就、困境与失败,在世界的其他角落越发分明。在旅行中,我总是不断地寻找这些痕迹。”

许知远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希望自己“能成为影响一代人或几代人的知识分子”,“出去,多读书、思考、旅行、写杰出的书”。在他看来,旅行和阅读是相互促进的关系,旅行可以促进你去重新读很多东西,旅行也是在移动中不断思考的过程。许知远把世界的不同见闻带给中国读者,中国也迅速接入了世界。在通往世界的途中,许知远心目中的中国也变得更加清晰。

努力去寻找世界,世界也会向你靠近。生于七十年代的人,许知远自认有满腔士子情怀,需要担负起时代变革的重任,除此无以证明自身的存在。他继续在这个时代,在这个世界中写作和漫游,也继续琢磨当下与未来。他渴望能洞鉴社会的种种真相,也期许未来的美好愿念,而未来的美好终将属于创造它的人。

·凤凰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惠鹏权]

标签:许知远 洞鉴未来 未来属于创造它的人

人参与 评论

商讯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