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阿芙再次成为网红,抖音上护肤爆款马迷纯露、荷荷巴油的带货视频铺天盖地。
阿芙的打法非常简洁有效,解锁社交媒体的带货套路,实现从抖音等社交媒体到天猫最高效的导流链路,直接做效果;探索社交电商的新玩法,重新定位经销商、线下门店以及BA美容顾问在社交电商中的角色,结合线上小程序电商、会员体系以及数据、CRM体系,为以线下为前场的新零售运营赋能。
两个点齐头并进,线上天猫实现了3倍的销售增长,线下也在业界线下店普遍业绩下降的情况下实现了50%的增长。使阿芙在2019年整体业绩实现了翻番的增长。
这背后,是阿芙的年轻人团队,对整个移动互联网宏观发展趋势的独到洞察,以及长期加入到社会化媒体发展的微观路线里,边走,边做,边改。
张耀东没做过CMO,但作为营销老兵,他的见解,既营销,又在营销之上。与张耀东交谈,纵横5000年,颇多启发。比如他对“天时地利人和”的解读,比如回到5000年前的“人是渠道、人是媒体、人是品牌”的见解,比如他对组织结构“变小”和“生物体”的年轻心态。
每一个成功的品牌背后,都有一套成功的营销玩法。我们一起来发现!
移动互联网带来了商业关系的回归
胡南西:阿芙今年特别火!您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张耀东:业绩方面,过去几年阿芙跟大盘差不多,两位数,比较稳定的增长。但今年实现了翻倍的增长,成绩是比较不错的。
抖音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抖音解决了流量的问题,然后有配合的产品,一配合,它就爆了。
胡南西:怎么就爆了呢?
张耀东:我觉得天时地利人和吧。这是句套话,但也是有必然性的。天时、地利、人和,一个都不能少。
天时就是趋势,市场的大局;地利就是自身条件,自身的刚性条件;人和则是软性的条件,简单说,就是人。这几个缺一不可。
有了这些,才能有爆发。
胡南西:听起来还是有些玄妙,怎么解读呢?
张耀东:先说天时。
大的来说,过去一年时间,是一个社交媒体爆发的时代,而其大背景是移动互联网全面占据生活的方方面面。
胡南西:您认为,从商业的角度,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什么变化呢?
张耀东:商业逻辑的背后,植根于社会的连接方式。而人类的商业社会有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我称为互联网前的阶段,人类社会是以城市作为连接。人们需要聚居,有了城市为中心的商圈。所以,互联网前的社会是通过商圈作为连接。王府井是一个商圈,西单是个商圈。而去到乡村,就是一个一个的集市。
商业行为就是围绕这样一个一个商圈去连接的,这是互联网前的阶段。
胡南西:第二个阶段是什么呢?
张耀东:互联网的初期,就是PC互联网时代,它是以大的网站作为连接点的。阿里巴巴、百度、新浪、微博,这种大网站,大家都去那里。但这时候已经不需要动身了。以前是需要动身的。第一阶段的物理存在是一个一个商圈,互联网解决了足不出户的事情,但它还是有中心的,一个一个的这种互联网中心平台。
胡南西:那第三个阶段,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吗?什么特征呢?
张耀东:移动互联网呢,再进了一步。
连接更多是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因人而连接,是个体的,整个社会变成人与人之间,整个都散了,变成一个一个的了。
从商业关系角度来讲呢,它体现了一种商业关系的回归。
人是渠道,人是媒体,人是品牌
胡南西:为什么叫商业关系的回归呢?
张耀东:商业刚刚出现的时候,它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我家的红薯多了,你家的玉米多了,所以我跟你交换。是我跟你之间的事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后来你跟隔壁刘大妈说,老张家的红薯挺好的。正好她家多了点麻布。因为你告诉她的,她跟你是好朋友,她就通过你跟我去交换了。依然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切都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
胡南西:确实,最早商业交换就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
张耀东:为什么你跟我换,不跟别人换呢?因为我跟你彼此印象比较好,都觉得不会坑对方。
所以,我是品牌,“老张”家的红薯,品牌叫老张,是我这个人。
我们交换的渠道,是我,或者你,是人。如果一定要按照今天的概念去理解的话,我们宣传的途径,也是我,或者你,也是人。
所以,人是渠道,人是媒体,人是品牌。这是原始商业时期的特点。
胡南西:为什么叫商业关系的回归呢?
张耀东:后来,当我的红薯无限多的时候,在我的小村子里面都已经不能交换完了,我得拉到某个地方去跟更多的人交换,这个时候就有了渠道,就是所谓的集市。后来的商场、商超的前身。
为了让大家都知道我家的红薯好,我可能就会在我的摊位前挂个旗子,说:老张的红薯就是好。这就是广告最初始的状态。后来就有了电视。渠道到最后就分化,变成了商超、便利店、百货店,等等。到了网页时代,就变成了新浪、阿里。
胡南西:这是商业关系在商业社会第一、第二个阶段的体现形式。
张耀东: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又不需要了渠道、不需要媒体了。我跟你之间又可以直接交换了,就像微商。
商业关系又回到5千年前的那个样子,依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换,依然是同一个村子里邻居之间发生的交换行为,只是这个村子叫地球村。我们不需要见面,就可以实现这种商业的行为。所以我把这叫做商业的回归。
胡南西:所以,天时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关系的回归?
张耀东:这是天时背后的原因,是社交媒体、或者说社交电商等所有社交的东西的一个基本逻辑。
而社交媒体和社交电商,正是推动阿芙品牌在今年有大提升的主要原因。
抖音作为社交媒体,本质上讲就是一个个体之间的东西,是KOL和受众之间的。我们今年的驱动力,一半以上是因为这个,解锁了抖音的运营方式,把它作为我们宣传的主要手段。而社交电商也帮助我们,特别是在线下的业务里面,实现了突围。
这就是天时。
阿芙,就是精油,就是地利
胡南西:那么地利呢?
张耀东:具体一点,地利就是我的固有竞争力。只有我有的,别人没有。
按照今年来讲,我的固有竞争力就是我们品牌的slogan表达的那样, “阿芙,就是精油”。
当说到精油产品的时候,我的一定是最有说服力的。因为,阿芙,就是精油。这个心智已经在消费者的脑子里面了。
所以,我们今年最早选择的切入点就是荷荷巴油,然后是马迷纯露。
胡南西:这两个都是今年的爆品!
张耀东:这两个是我们最突出的两个爆品,像马迷纯露现在月销有50万+,在天猫的GMV是5000万。
这两个都是精油类产品,不管是荷荷巴油,还是马迷纯露,都是属于精油芳疗这个类目。所以这里面体现了一个比较刚性的竞争优势。
胡南西:从地利的角度来说,为什么他们能爆呢?
张耀东:这两年护肤品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功效化。对功效方面有比较高的要求。不是简单的补水、美白、保湿……它变得很具体。这是消费升级,或者说细分。我们十年前做护肤品,主要是分保湿、美白、抗皱,这些基本的;但今天的话,它会更细一点。
譬如说皮肤干燥,不仅分两种类型,一种是缺水、一种是缺油,然后还有很多细分,比如敏感皮肤、粉刺、祛痘、毛孔、松弛、皱纹、螨虫等。
胡南西:这样的消费趋势,也像是一种天时。
张耀东:所以护肤的需求是细分了。荷荷巴油针对的是黑头,黑头是一个很细分的功效性需求,这个需求在快速增长;马迷纯露针对去闭口,闭口也是皮肤毛病里的一种,年轻人比较多,以前大家不觉得它是一个事情,但现在很重视。
当我们针对这些细分的需求,给到一个独特的解决方案的时候,就形成了我的地利。
让年轻人有机会在前面冲锋陷阵
胡南西:那么人和是什么呢?
张耀东:所有事情都是靠人做的,组织是基础。
我们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真正让年轻人走在前面,年轻人做前锋,中年人做后盾。以前也有这样的机制,但没有今年那么彻底。今年我们所有的成绩都是年轻人取得的。我们在后面帮他们做协调,找资源……这个是我们在人和方面一个非常关键的突破。
天时地利人和这几个因素的叠加作用。使我们今年增长比较好,是超过翻番的,在天猫更有超过3倍的增长。
胡南西:您刚才提到了抖音是今年增长的关键,其实很多品牌都在做抖音,您觉得为什么阿芙能做得这么好?
张耀东:抖音的打法很草根。从结果来讲,不断试错,找到它正确的打法为止,这样去摸索出来的。
很多企业都知道抖音是个机会,很多都在做,包括一些大牌。很多是通过MCN去做的,通过别人去做的。一个新生事物出来的时候,是没有套路的。我们没有办法去复制上一个时代的打法和套路,到一个新的环境里,新瓶装旧酒是不行的。放个广告片肯定是不行的,它不能够促发购买。或者你交给一个第三方,第三方就给你做了,但它没有用心去做,没有用心去打磨,也是不行的。
胡南西:我看过你们在抖音的投放,总结下来可以归结为明星KOL做知名度,加上美妆KOL/KOC种草、带货,直接导流到天猫,这样的打法你们怎么摸索出来的呢?
张耀东:我们可能试20次才对一次,我们现在还天天都在试。
整套打法,选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样的素材,怎么样的投放力度。套用旧的媒体时代的语言来说,就是说你对媒介的选择、脚本的编辑、投放的战略,这几方面,都是不断地摸索。
在细节上必须打磨。比如说脚本,其实每个KOL,都有不同的讲法,没法一样。每个KOL讲故事的脚本,都得跟他自己的特点匹配的,这样的话,就会千变万化。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
找对人的秘密:剩者为王
胡南西:这些完全都是你们自己的团队做的?您在里面做了什么?
张耀东:每一点每一滴都是我们自己做的。不是每个品牌真的都做到这个地步,有这个能力,对每个细节都去打磨。
我向他们学习,他们弄好了后,告诉我怎么做,我就做笔记。领导要做的就是放权,给激励,找对人,给资源。
胡南西:你会设置什么样的KPI呢?
张耀东:现在所有的都是透明的,都是有ROI的,有效就爆了,没效就没爆,说什么都是假的。
不断地选品,不断地选KOL。
有好多东西,你觉得它会爆,可是它就是不爆。马迷纯露和荷荷巴油也是剩者为王。我们投了无数的东西,剩下来这个东西是work的。
胡南西:那么作为管理者,你怎么找对人呢?这其实很难。
张耀东:也没那么难。这世界的东西都是打出来的,找对人就是剩者为王,剩下来的那个人就是对的。
一个组织的话,不断地会有淘汰。你很难说一下就找对一个人,这个事情就解决了,往往是你可能找了5个,有一个人活下来了,那这个人他可能就在未来能够制造不凡。
胡南西:所以做抖音的也是这样的“剩者”?
张耀东:我们这个例子就是这样。管抖音这个小姑娘,90后,进公司已经3年了。之前也有过很多经验教训,踩过很多坑,这个就是她累积到今天,厚积薄发。
阿芙都是项目组,项目组之间是竞争关系
胡南西:那么做抖音这样的项目,阿芙在组织结构上是怎样的呢?
张耀东:阿芙是项目制。
比如马迷纯露,一个小组在搞这个,这就算一个项目,马迷的抖音投放也在这个小组。荷荷巴油要做抖音投放,那就是另外一个小组。
他们都是独立运作的小分队,一个个产品小分队。项目组的运营方式。小组之间是竞争关系。资源共享可以,通过老板之间去协调。
胡南西:所以营销和销售在一个项目团队里?
张耀东:在同一个团队里、小组里,既有针对内容的,也有针对投放的,也有针对产品的、渠道的,这些东西都在这个小的团队里有比较完整的体现。特点就是营销一体化。
胡南西:过去化妆品行业的组织不是这样的?
张耀东:互联网前的组织特点叫集中力量办大事,大事的意思就是做一个覆盖很多人需求的产品,拍一条广告,做一个大项目。
因为是做大事,所以每一件事情都要有专门的人去做,专门有人去做渠道,专门去做媒介,专门去做产品,然后这些人再在总经理的协调下,去完成一个大的事情。这是互联网前的思维。
胡南西:为什么是这样的组织特点呢?
张耀东:互联网前呢,需求没有那么细分,以商圈为连接点的时候,是大众营销的时代,你做一个产品,你得面对大多数人的需求,你才能够起量。如果100个人只有2个人有需求,你是没法支撑你的租金啊什么成本的。
因为你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要进主要的零售渠道,进主要的媒体渠道,所以你那个东西得足够大,你才能够进得去。因为门很窄,成本很高,所以你的组织要很专业,一堆人做产品,一堆人拍广告,一堆人管理经销商,再合到一起,做海陆空的配合。
你开个店,你解决的问题,他就应该是80%的人的问题。一旦到了80%的人的问题呢,肯定就没有那么尖锐了,就被涵盖进去了。就说美白,这个大的话题下,它就包含了祛斑、提亮,包含了色斑、肤色暗沉,等等这种东西。都包含在美白这个事情下。
小团队才有机会变成“生物体”
胡南西:今天的组织结构特点是什么呢?
张耀东:拿这套东西来打今天移动互联网,你就会转不过身来,就没办法面对这个每天都在变化的市场。互联网的特点就是让每个细小的东西都让他有机会冒出来,就是让每个细小的需求都能够有机会被满足。
今天公司的组织,又有点回到过去那个无组织的状态,你要反应很快,这个其实是跟商业形态的改变有一定关系的。所有东西细分。你同时可能有10个、100个任务要去完成。这个时候,你没办法在每个事情上都让大团队去配合,就按事情分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团队。
就要化整为零。把组织变成更小的个体,去适应这个变化。
胡南西:为什么小了就一定能做到呢?小了会不会不专业?
张耀东: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美国人打仗。美国人打伊拉克,就是机械体打机械体,大家都是有组织的,所以它把它碾压了。
然后后来,美国人到了阿富汗,机械体去打生物体的时候,就打不过了。他面对的是生物体,他是来无踪去无影的。
小团队才有机会变成生物体。互联网的特性就是回归到最原始的状态,虽然它是提升了,现在有技术的赋能。但它的逻辑则是5000年前的逻辑。
经销商重新定位:新零售运营
胡南西:那么这样会不会资源利用上不够高效,或者说冗余呢?
张耀东:我们有中台,比如产品中台、人事中台、财务、供应链。
后台方面就要集中,前台要分散。就像阿芙今年比较成功的社交电商,我们在线下的运作,所有的代理商都参与到社交电商的运营里面去。我们内部的说法就是,他们是陆军航空兵。因为他们已经做线上电商了。
从地推为主,变成了做线上为主。代理商的角色,从原来的批发,变成了新零售运营。他在当地做运营。但是我的后台是统一的,商品发货是我这里。
胡南西:这是您最开始提到的社交电商,这是怎样的一套体系?
张耀东:我们每个区域都有当地的经销商,每个经销商有很多BA要去扫粉、拉群,BA是我的经销商的美容顾问,店里面的导购,让顾客去扫二维码,变成我的粉丝。
用户扫二维码首先会成为BA个人的好友,会留存在BA那里。但是一旦要实现交易的时候,要在我统一的平台上去进行交易。
所以我的平台是统一的,前面是分散的。
胡南西:这确实不错,这样的话用户就会集客到阿芙的平台上。但对经销商来说,用户是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他们为什么会愿意把顾客贡献给品牌?
张耀东:这也是我们摸索出来的。经销商最重要的不是拥有用户,而是拥有能力,拥有顾客运营的能力。这是他安身立命之本,用户本身不应该是。用户可以成为他跟品牌谈判的资源。但是这个就不是协作发展的模式,这是没有未来的。有未来的一定是协作。
在同一件事情里面,我们互相合作,而不是互相提防。在互联网时代,没法提防。
胡南西:所以用户的运营、用户关系的维护,都是经销商在做?
张耀东:第一线的用户运营,经销商在做,包括做客服。销售政策是我们做。
线下门店不是终端,而是根据地、是机场
胡南西:经销商在处理消费者投诉、危机方面,会有局限吗?
张耀东:在美妆这个行业,这是很基础的。化妆品没那么贵,问题一般没那么尖锐。但是从来都会有。这些事情呢,经销商更擅长去处理,他们本地能够解决。这个也是经销商的价值之一。
胡南西:所以这是一套线上加线下的社交电商体系,或者一种新零售体系。但阿芙的线下店好像不只是做销售产品,还有各种服务?您怎么看线下店的价值?
张耀东:线下门店一个比较好的形式,就是苹果店,一个方面是体验,一个就是服务。重质不重量。不完全靠它做生意。
我们的理念,门店是根据地,门店不是终端。这是我们运营社交电商的一个重要的改变。重新定义门店的定位。门店以前是个终端,要靠它做生意。现在不是,它是个根据地。我的代理商是陆军航空兵的话,它就是机场。你要打的时候,是起飞去打的,然后再回来降落、维修、保养。
BA的朋友圈深入巩固阿芙战线
胡南西:阿芙的线下店和别的美妆护理品牌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张耀东:长得是没区别的。也会提供美容项目,这些都在打磨过程中。
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的人会走出去。他们的人是不出门的,我们的人有一半时间要在外面。基本上来说,我们的战线是以BA的朋友圈作为延伸的。
胡南西:BA在整个社交电商里,承担了最重要的导流、运营的工作?角色变化非常大!
张耀东:之前BA的工作是销售,守株待兔,但今天BA的第一大任务变成了引流、获客,做增量。转化一半是她在管,一半是自动。
胡南西:BA的工作量会很大吗?怎么给她提供帮助呢?
张耀东:我们用数据来赋能她,做她的营销助手。
比如用户扫码,变成粉丝之后,我后台直接发个链接给用户。
我们是有一个绑定体系的,你拉进来的,就是你的。比如我会提醒BA,今天请给这10个人打电话,她们的商品快用完了。我们后台的CRM体系,可以看到顾客整个生命周期的每个事件、节点。但BA自己不能去看,要我发给她。
BA就是一个营销体,以前她有个小本子,做记录,翻开后看看记录然后打电话,这是最原始的做法。现在,我帮她算好了,推送给她。这是一个智能商业的雏形。
胡南西:这样赋能后,每个BA能覆盖多少用户?
张耀东:最多的BA覆盖了5000个人,北京有个BA,绑定了5000个人。
她拉来的人,每个人购买的,都会给她一定的激励。类似于一种微商的激励,但是是一层。
她也是要维护的,你不维护,人家也不会买的。她要运营维护,她的每一个微信群。大部分的购买,还是要靠推的。自动自觉的复购,毕竟是少的。躺赢的机会也不是那么大。
数据赋能BA,再次强化阿芙战线
胡南西:这些群都是BA的吗?不担心BA带走这些用户资源吗?
张耀东:这些群是她的,也是我们的,里面有我们的客服助手。客服掌握数据和资料,客服要往群里发东西。
一个400人的群里,跟BA关系好的,一般也就那么几个。她跟顾客绑定的关系没有那么强,这是一个浅层次的关系。顾客是因为品牌而在这里,不是因为BA在这里。所以BA更多是个获客的手段,是个纽带。
社交电商一开始是去中心化的,到后来,又变成了半中心化的。我们还是要往回拉的。
胡南西:回拉到哪里?
张耀东:微信里直接导流到有赞,会员中心是我们自己的。因为我们不是所有生意都在有赞,我们也有门店的生意。
我们要把这些用户变成我们的会员。用会员体系,把线上跟线下整合在一起。理论上来讲,我在所有渠道的用户,都集中到一个池子里来运营,这是未来要做的事情,但现在还没到这个时候。
未来,阿芙卖的是“精油 Inside”
胡南西:为什么不选择深挖用户价值呢?是品牌局限吗?“阿芙,就是精油”,会不会限制品牌做品类的扩张?
张耀东:逻辑上来讲,是有这个障碍,但问题不大。至少来说,精油大家都知道它是好东西。虽然不能说明精油是干嘛的。但是,有精油的,就是好东西。阿芙,就是精油。所以呢,我的东西都是好东西。这个三段论是可以成立的。
我们出的所有产品都是含精油的,我们就有卖点。我们既可以卖护肤的东西,也可以卖洗手液,还可以卖车载香薰、睡眠喷雾,卖宠物洗澡的东西。什么都可以做。
胡南西:看来阿芙的产品可以是全场景的!那你们产品下一阶段的重点是什么呢?
张耀东:我们就像是卖莱卡的,或者奔腾芯。他们讲“Intel Inside”,所以我们是“精油 Inside”。
我们的任务中短期是持续开发一个个的爆款;中长期来说,就是去巩固加强我们的品牌力。
胡南西:说到品牌,您从1990年加入宝洁,做过玉兰油、欧莱雅这样的超级品牌,也做过销售总监、品牌总经理,是中国美妆行业的资深人士。您认为,现在做品牌和以前做品牌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吗?
张耀东:不变的东西就是都要以品牌的思维去做任何事情,我做个产品、我设计个柜台、我拍个片子、设计个拎袋。都要体现我品牌的这种感觉。这是品牌导向的业务管理。
譬如说产品的功效、产品的故事,都要围绕品牌定位去做,这个是不变的。
胡南西:变的是什么呢?
张耀东:变的是周期变短了。运营的周期变短了,必须一边改一边走。互联网前的时代,所有东西反应都慢,你想好了再做,你可以想很久,你可以规划很久。产品的概念,反复打磨,做一个产品可能要18个月。要很确定的时候,你再去投。因为你每个赌注都是大赌注。
但今天不一样,你用太长时间的话,事情就变了。所以,你必须要很快,但是好处就是,你每做一个尝试都可以是低成本的。一点点试,一点点试,试到好了再大投入。
胡南西:我想到了一个词,试错!
张耀东:就像一个视觉,页面什么的。以前,互联网时代的话,你请个明星,飞一趟巴黎,半天时间专门为她拍一堆大片。花很多钱,修很久,然后再刊登。也不能改了。
今天不是,今天拍完之后放上去,发现左边的光不够,马上调一调又上去,随时随地的事情。然后你可能要补一张路人甲的照片,很快就补一张。随时看到反馈,随时去做调整。
胡南西:“阿芙,就是精油”,会变吗?
张耀东:阿芙,就是精油,没打算变!因为它清晰地把我们的品类属性说清楚了。虽然大家都会说,那然后呢?所以呢?觉得是个问题,好像又不是问题。
品牌一半是感性,一半是理性。像欧莱雅说,“你值得拥有”,这句话好像也没讲啥。但是好像又有点感觉,自我肯定呀,接受自己呀,什么的。
阿芙,就是精油。最重要就是把自己的品类属性界定得很清楚,至于说这个品牌意味着什么,消费者可以从我们的产品和宣传内容感受到。至少你碰到要使用精油的时候,阿芙就是最专业的。
胡南西:您认为美妆护理类的品牌都是什么样的呢?
张耀东:品牌有4类。
第一类是躺赢的高端品牌,躺着就30%以上的增长,比如雅思兰黛,它就是15年前的欧莱雅;像YSL,100%增长。
第二类是新锐品牌,像完美日记、HomeFacialPro,这种就是新锐黑马。
第三类是玉兰油+欧莱雅,老牌,怎么打都不死。这两个牌子我都操盘过。他们规模都很大,GMV都是150到200亿的规模,但她依然能够保持2位数的增长,甚至3位数。她永远都在那里,首先她有过硬的品牌力,经得起风浪,第二,她已经像个生物体了,学习能力、应变能力都很强。现在依然是巨无霸,欧莱雅天猫今年第一名,玉兰油第四名。份额依然也很高。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第四类是国货品牌,百雀羚、自然堂,上一代国货。
胡南西:阿芙是哪一类呢?阿芙是淘品牌吗?
张耀东:阿芙是第五类,一个另类,一方面有新锐的特点,又有老品牌的基础,线下的基础。
其实我们不是淘品牌,我们是长于北京,我们是线下的商场起来的,然后再上的淘宝。诞生于线下,发展于线上。
今年我们实现了线上的翻倍增长,且同时实现了线下的增长,社交媒体和社交电商分别是线上和线下这两个增长的驱动力,而背后的原因就是我前面说的天时地利人和。
完
作者:胡南西,大颜色科技副总裁、CMO金匠奖专业评委。曾任大旗网口碑营销机构汽车中心主管、蓝色光标传播集团大数据助理总裁等职
嘉宾:张耀东,阿芙总裁。擅长领域:品牌建设与推广、社会化营销、爆品营销等。
鸣谢:CMO训练营组织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