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Paco唐杰入职的第一天发给GQ全体同事一封邮件中提到:“改变和进化是痛苦的,但是每个人、每个组织都逃不掉。”在当时的环境下,不期待所有人都理解,但对于现在的GQ团队,对这句话的分量和意义一定记忆犹新。
很多人都知道,GQ背后的康泰纳仕集团是全球最知名的出版集团,在这样的大背景加持下,受到的关注也很多。
2017年6月,廖梅淳(Sophia Liao)执掌了康泰纳仕中国业务,关于Sophia的信息,网上的资料并不多,因此也被誉为名利场最有权势且充满神秘色彩的女性。但是从其作为嘉宾出席活动时的演讲中不难发现,对媒体数字化转型和互联网新生事物极大的热忱,也正是想要将GQ转型的想法,才有了后来GQ出版人唐杰的大放异彩。
对于2017年的GQ来说是动荡的一年,其销售团队面临的问题已经不只是换leader的问题,而是整个团队怎么办。刚回大陆的Sophia也没什么其他人可以求助,因此她选择主动去认识这个行业大家都说有意思的人,去找他们讨教一番,也希望自己能发现更多认识的人才。所以就这样发现了唐杰两人一拍即合,虽然中途还发生了一些其他事情,但从结果来说一切合作就是开始了
因为唐杰的加入,GQ发生了巨大的改变,GQ团队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唐杰对优质内容的审美理解与掌握,对媒体的全新商业模式的深刻洞察,对 GQ 这个品牌如何在充满机会的中国市场里获得新生,以及以内容为核心的 GQ IP业务矩阵的布局,完全符合廖梅淳心中的GQ出版人。
2018年是GQ爆发的元年,其布局的 GQ 新媒体开始进入爆发期,《那一夜》系列成为了2018年的爆款文章。GQ 实验室通过不断的进化成为最受瞩目的公众号之一,在2018年,领跑了整个市场,也打破了整个KOL公众号的天花板。
从危机到转机,编辑部和实验室团队都很稳定地留下来了。随后,GQ进行了组织架构上的变革,编辑部、实验室、运营体系相对独立,又强调协同合作,这种突破体制的架构在其他媒体集团很难存在。
GQ从危机到转机,编辑部和实验室团队都很稳定地留下来了。Paco唐杰进行了组织架构上的变革,编辑部、实验室、运营体系相对独立,又强调协同合作,这种突破体制的架构在其他媒体集团很难存在。
GQ实验室的爆火是在前瞻性的战略下,整个团队不懈努力坚持不放弃的结果,也是不断变革创新的结果。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