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谈古说今 浅醉宜宾

2015年08月14日 10:50
来源:凤凰网商业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8月22日—27日,以“美丽中国•山水宜宾”为主题的2015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将在宜宾举办。

作为此次盛会的举办地,宜宾打造的多个文旅项目也如火如荼的进入尾声阶段,借助文旅节举办的契机,充分利用宜宾市的地理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窗口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全面提升旅游发展水平和层次。

那么,曾经来过宜宾的游客们又有那些爱好呢?小编随采访团来到宜宾,将宜宾游客之爱和大家一一与分享。

第一爱:酒之爱

(拍摄于五粮液酒厂)

有人说,有江有河,城市才灵动飘逸,有酒有诗,城市才活色生香。“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自古就是美酒产地,甚至有人开玩笑地说,无论是天上、地上还是河上,只要进入宜宾范围,就能闻见浓浓酒香。

宜宾人唱道:“香了一条大江,醉了一条大江……只因为大江源头一壶琼浆,香了醉了天下三千年时光。”

2011年10月,向家坝水电站淹没区在一个叫化岩遗址,出土了小陶杯,后考古专家认为其为酒杯,这一发现既填补了川南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空白,也将宜宾文明史提早到4500年—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因此可以说,宜宾酒醉倒的不止一条大江,熏香的又何止三千年时光。在今年的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上,四海宾客不妨畅饮宜宾酒,体会宜宾的诗魂文脉。

第二爱:茶之爱

(拍摄于李庄正街老茶馆)

客人临门,泡上一壶好茶,好友来访,斟上一杯香茗。茶馆里一坐,一折纸扇,上下五千年任由评说;二三好友邀邀约约,品茗听书饮茶看戏……宜宾人好茶,由来已久。宜宾种茶、品茶,宜宾的茶谚、茶歌,以及由此而衍生的茶馆品茗的习俗,折射的是这方水土的山青水秀、物华天宝,折射的是这方水土滋养孕育的醇厚风雅。 

宜宾是出产茶叶的好地方,如曾有名的川红功夫茶———早白尖,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已获取了国际食品节金奖。早茶,有早、嫩、快、好四大特点。早茶,新绿飘香,水色如玉,是做顶级好茶的绝佳原料。早茶,泡之微毫悬浮,初入口略苦,后呈甘甜。史料记载,3000多年前的宜宾就有产茶记录。历史变迁湮灭了前尘往事,但茶一直留在宜宾人身边。如今,宜宾仍然是四川的茶叶主产区,茶文化在宜宾源远流长,已融入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宜宾,赏赏茶歌、逛逛茶馆,悠悠然自得其乐,岂不是一大美事!

茶树漫山遍野,新芽初绽。旧时,采茶女们背着背篼像蜜蜂似地一边在茶园里穿梭忙碌着,一边用清亮的嗓子唱着各种鲜活的采茶歌。她们自编自唱,歌词淳朴,曲调优美,如:手采茶叶口唱歌,一箩茶叶一箩歌;妹儿山上采春芽,阿哥炒茶等妹喝……  

茶歌,流于口传,行于民间。宜宾现存有100多首(个)茶歌、茶谚、茶传说,是宜宾茶文化得以保存的民间文学形式,曾在各区县农村流行,多为即兴演唱。文人载于茶诗,市井见于茶歌、茶谚和茶的传说。  

第三爱:长江之爱

(三江合会处夜景)

宜宾人向来以倚江而生,靠江铸魂。

宜宾是长江上游人类开发最早的农耕地区之一。1980年从筠连县“拱猪洞”出土的古人类臼齿化石和南广、越溪、横江20多处石器采集点采集到的40余件石斧、石铲、石锛等石器,说明宜宾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4万年前的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那时境内已有人群生息。

奔腾不息、浪卷千秋的金沙江、岷江、长江,为宜宾的先民创造了一块又一块肥沃的冲积河洲,还源源不断地为他们送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江水,使他们获得了生生不息的生活资源。因此对大江的崇拜和敬畏,始终是萦绕于宜宾先民心灵中的神曲。

无数年来,奔流不息的江水也将容纳百川的气魄融入了宜宾人的灵魂。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在近代,抗战爆发后,日军长驱直入,气焰何等嚣张,国内失败情绪和投降主义一时尘嚣日上,诺大的华北,竟容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而在这时,困于昆明的同大师生在善良的李庄人民十六字电文盛情邀请下北迁李庄。从此,同济的莘莘学子告别了颠沛流离的日子,潜心治学,树立了文化抗战的丰碑,为中华文明的传承立下了不世之功。

兴盛的码头文化是长江文化在宜宾的又一体现。宜宾码头素有“六渡八帮”。六渡是六大渡口:北关渡、东门渡、合江门渡、上渡口、中渡口、下渡口。八帮是八大船帮:干货帮、成都帮、五板帮、叙渝帮、叙泸帮、竹木帮、盐帮、嘉阳帮。特别是明清以来,码头文化与四川地方上的袍哥文化相融合,还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行为规则,就连现在,在宜宾人的日常生活用语中,也含有码头文化的特征,如“拜码头”、“跑滩”等等。

第四爱:李镇古庄之爱

(拍摄于李庄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旧址前)

李庄古镇位于宜宾市郊19公里处的长江南岸李庄坝,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古镇之称。李庄古镇文物古迹众多,人文景观荟萃,古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比较完整地体现了明、清时期川南民居、庙宇、殿堂等建筑的特点,为历史文化名镇。

李庄曾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码头和物资集散地。从清代道光年间起一直是南溪县的第一大镇。古镇至今仍保留了明清时期的格局和风貌。街道以石板铺就,两边是原始的清代建筑,雕花门窗,高耸的山墙,古色古香,庭院间小巷幽深,石阶层层叠叠。院落中木雕石刻,无不做工精细,栩栩如生。

李庄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1939年,自“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十六字电文发出起,国立同济大学、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在抗战时期迁驻李庄,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如李济、陶孟和、梁思成、林徽因等云集李庄达六年之久,使李庄成为抗战文化中心而闻名遐迩。

镇内规模较大的清代建筑有:旋螺殿、禹王宫、东狱庙、南华宫、天上宫、祖师殿、文昌宫、慧光寺、张家祠堂、罗家祠堂、四姓大院民居、肖家院民居等。其中“旋螺殿”、“魁星阁”、“百鹤窗”、“九龙碑”被合称为古镇四绝。

第五爱:食之爱

宜宾人在吃上,那是十分讲究。色香味俱全便是宜宾菜色的最得体的描述了。

首先要说的就是:宜宾燃面。

宜宾燃面原名叙府燃面,早在清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是宜宾传统的名小吃。

这种小吃选用本地优质水面条为主料,以宜宾黄芽菜、小磨麻油、鲜板化油、八角、山奈、芝麻、花生、核桃、金条辣椒、上等花椒、味精以及香葱、豌豆尖或菠菜叶等辅料;

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佐料即成。

宜宾燃面特点是:松散红亮、香味扑鼻、辣麻相间、味美爽口。既可佐酒,又可果腹。

因其油重无水,引火即燃,故名燃面。此面经济实惠,独具一格,不仅本地人喜爱,就是中外游人也赞不绝口。

来到宜宾,不得错过的就是:黄辣丁鱼。 

长江边上的黄辣丁,是“巴实黄辣侗。啥叫“巴实”?这是四川话,就是好得不能再好的意思。 

在宜宾做出的黄辣丁不是红烧或清蒸,而多是川菜的吃法,黄辣丁鱼火锅,肉质鲜嫩无比。

接下来说的便是叶儿粑。

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图库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新都天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改制,更名为叶儿粑。

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为四川名小吃之一。

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鲜橘子叶,置旺火蒸。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咸鲜味美。

 
标签:宜宾 旅游 
-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