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上周六,新西兰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恒天然集团宣布,该公司旗下工厂生产的三批次浓缩乳清蛋白可能感染了足以导致消费者食品中毒的肉毒杆菌。
使用这类浓缩乳清蛋白的约500吨恒天然产品已销往新西兰、澳大利亚、中国、马来西亚、泰国、越南、沙特阿拉伯七个国家的八家企业。
恒天然声称,并未发现任何受污染乳清蛋白相关的病例,但中国与俄罗斯上周末均已暂停进口新西兰奶粉。
中国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这次事件对新西兰无疑是沉重打击。彭博报道称,新西兰产89%的牛奶都用于供应恒天然。
高盛指出,2012年全年,新西兰乳制品出口额126亿新西兰元,占出口商品额的27%,其中奶粉约69亿新西兰元,占出口总额比例15%。
而去年中国进口新西兰奶粉约21亿新西兰元,约为新西兰奶粉出口额的三分之一。但乳清蛋白占新西兰乳制品出口额比例很低。
新西兰贸易部长Tim Groser表示,现在就预测恒天然产品事件对新西兰的经济影响还为时过早,
我们的乳制品全球销售额135亿新西兰元,其中32亿新西兰元来自对华出口,这是我们迄今为止最大的市场。
是否这个市场都存在风险?单单从理论上说是的。
汇丰驻悉尼的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经济学家Paul Bloxham认为
近期内,这无疑可能对新西兰的前景是相当重大的事件,可能短期内影响新西兰元和新西兰的市场。
高盛也认为,初期很难确定潜在的经济影响。
最好的结果是,恒天然能查明受污染产品,重新让外界今后相信其产品的品质。
新西兰的外贸可能就会迅速恢复正常,或许对新西兰贸易差额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有影响,经济影响会很小。
这也是高盛的基准预测。
最坏的结果是,如果中国的禁令不只持续几天,而是几周,那么新西兰乳制品的影响就会波及其他国家。
这显然会对新西兰的贸易余额和国内经济信心带来强烈的负面影响,其后果更难以预测,但可以肯定最大的担忧将是新西兰食品安全的声誉。
8月4日,新西兰元兑美元跌至近三个月最低点。恒天然股价跌幅8.7%,跌幅为去年该公司分红与收益开始交易以来最高。受其影响,新西兰NZX50股指跌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