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孔子之礼制与中国酒文化

2012年08月24日 15:36
来源:凤凰网商业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以礼论酒,是孔子思想一个重要的理念。明代文学家袁宏道称孔子为酒之饮宗,是因为饮酒与祭祀、与孔子创立的中国礼制有着密切的联系。孔子是儒家学术思想的奠基者、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将中国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经孔子整理删修的《诗经》、《尚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典籍。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称:周“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史记·太史公自序》)这几种经书,再加上孔门弟子集注的孔子语录体《论语》,大体上能够看出孔子提倡的礼制与中国酒文化的关系,以及孔子的礼制思想对中国酒文化的深远影响。

《诗经》称:“饮酒,乃学问之事,非饮食之事也。”《左传·成公十三年》记载刘子之言:“勤礼莫如致敬,尽国莫如敦笃。敬在养神,笃在守业。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和征伐,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两件大事,凡祭祀、庆典、出征、凯旋、外交等等,必设佳宴,必置美酒。百姓动土盖房、奠基竣工、婚庆喜宴、接风洗尘等等,也离不开美酒助兴。同辈人、同好者之间,也常常借酒助兴,畅叙人生。孔子“所重:民、食、丧、祭”,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论语·尧曰篇》)。重视“民、食、丧、祭”四事,孔子强调各种仪式都应合乎礼制要求,其中也包括酒类器物的陈列。《礼记》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一部言论汇集,《礼记·乡饮酒义》中对酒食的摆放,酒宴中的入座、举杯、举爵、敬祖、答礼等等,都有一定之规。关于酒和酒器的陈列,《礼记·礼运篇》说:“故玄酒在室,醴酤(酢)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这也是孔子以礼论酒的一个特点,由神及人,由人及酒,通过祀礼活动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井然有序的和谐氛围。

中国酿酒和饮酒的历史非常久远,《淮南子·说林训》称:“清醠之美,始于耒耜”。酿酒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人类因有了饮食之礼而区分尊卑贵贱。中国从有纪年始,便有酿造和宴饮的记载,历代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以及传统社会划分的士农工商百姓阶层的人,都为中国的酒文化增添了许多精彩内容。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冬至,明太祖朱元璋祭祀昊天于圜丘,“皇帝诣神位前跪,圭,上香,祭酒,奠爵,出圭”。“皇帝受爵,祭酒,饮福酒,以爵置于坫。”(《明史·礼志二》)明太祖是中国历史上靠农民起义取得帝王之位的少数几人,然而他在敬天祭地、尊神崇礼的礼制活动方面毫不逊色。

然而,“孔子百觚”的记载让人瞠目。有学者考证,孔子身长九尺,约合现时1.90米左右,酒量很大。“孔子百觚”缘出何处?《孔丛子》记载:“平原君与子高饮,强子高酒,曰:‘有谚云:尧舜千钟,孔子百觚,子路嗑嗑,尚饮百,古之圣贤无不能饮,子何辞焉?’子高曰:以予所闻,圣贤以道德兼人,未闻饮酒。”学界不少人也认为,孔子去世时子思年龄尚小,书中所记孔子嫡孙子思的话语因此也受到一些怀疑。孔子二十世孙孔融在其《难曹操禁酒书》中称:“尧不千钟,无以建太平;孔不百觚,无以堪上圣”。东汉思想家王充对“文王千钟,孔子百觚”的说法也有疑义(《论衡·语增篇》),但孔子是一位饮酒之士毫无疑义。

孔子饮酒也是很有讲究的。《论语·乡党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节,孔子提到不食色不正、味不正、割不正等等不洁之物,同时又说“惟酒无量,不及乱。估酒市脯不食。”酒为礼而设,重要的场合中如不用酒则显得粗鄙简陋,有愧先祖,有愧亲朋。然而饮酒多至乱了礼仪法度则又失去了人的尊严,失去了应有的礼貌。惟有用酒而又不失礼仪,才是应该遵循的合理标准。

《论语》中有关酒的记载寥寥几笔,却寓意深刻,分量不轻。“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篇》)孔子对子夏讲,凡有酒食,必先礼让年长者食用。《论语·乡党篇》还记载:“席不正,不坐”,“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这是孔子讲究饮酒文化礼制的再一次体现。坐席时尊长让贤,有酒食,礼让长者,酒宴结束时,也要礼让长者,让年长者先离席位,维护尊者、贤者、长者的地位,以及饮酒氛围中的和谐。孟子在齐襄王时,曾经三为祭酒职。《史记·集解》称:“礼‘饮酒必祭,示有先也’,故称祭酒,尊也。”酒宴中礼让尊者、贤者、长者,向尊者、贤者、长者敬酒,表示敬意,是中国酒文化一以贯之的礼制思想,也是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的要求。

当孔子看到不符合西周礼制的酒器时,发出了“觚不觚,觚哉?觚哉?”(《论语·雍也篇》)的叹息,这是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思想的一种诠释。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是“仁”和“礼”,仁是思想道德标准,礼是行为的准则,孔子在五千言二十篇的《论语》中,“礼”字出现了74次,但孔子没有给礼下过任何概括性的定义,他认为礼贯穿于任何时代的任何事物,是指导人们具体行为的准则。对礼的理解因人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和修养水平的不同又有理解上的差异和执行中的差异,但是等级、长幼、适度等等原则是贯穿孔子的礼制思想始终。所以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篇》)。在孔子看来,礼是治国的根本,“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篇》)。《礼记·哀公问篇》中还讲:“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

把酒临风,曲水流觞,煮酒论英雄,数千年来中国酒文化被演绎得丰富多彩,醇香绵长。《汉书·食货志》称:“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百礼之会,非酒不行。”帝王将相,庶民百姓,都享受着美酒带给生命的多姿多彩与愉悦情趣。饮酒的意义常常超出饮酒本身。国家的各类盛典,百姓的重要活动,通常都设佳宴,待宾客,以表隆重,以示礼节。饮酒的过程,常常是文化的传播过程,其中不乏思想的交流,智慧的展示,信息的分享,身体的较量,感情的联络。酒文化中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制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饮酒有节制,喝酒有礼节,对于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构建和谐社会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赵东昉] 标签:孔子 礼制 酒文化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