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5月1日《刑法修正案(八)》正式施行,“醉驾入刑”。5月10日,最高法副院长张军表示:不应仅从文字理解,认为只要达到醉酒标准驾驶机动车的,就一律构成犯罪,还要与刑法中“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原则,相结合。
那么,到底醉驾还算不算犯罪?
首先,既然已经立法,就应尊重法律权威,不能任意改变。《刑法》第133条规定:“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很明显,醉驾入刑,不需要附加条件。“危险驾驶罪”是抽象的危险犯,只要有“危险”即构成犯罪。它跟“交通肇事罪”不同,后者是结果犯,有了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
张军所说的“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是犯罪”,实际上是每个罪名共用的原则,而犯罪的应受惩罚性,并不是为“醉驾入刑”增加新条件。
其次,要体现宽严相济,也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司机都知道,醉驾的标准就是血液浓度达到80mg/100ml。但,这是构成醉驾犯罪的惟一标准吗?2004年由公安部提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域值与检验标准》(GB19522-2004),其中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100ml,规定为醉酒驾驶。该《标准》还规定:对未达到上述血液酒精含量值的驾驶人员;或者不具备呼气、血液酒精含量检验条件的,进行人体平衡试验:步行回转试验、单腿直立试验。
在《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前,这是公安部门认定醉驾“违法”的惟一标准;现在醉驾入刑,它作为“犯罪”,是否沿用之前认定“违法”的标准?若最高法希望体现宽严相济的原则,把“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醉驾行为,排除在“危险驾驶罪”之外,就必须公布司法解释,对“醉驾”做出限制性解释:醉驾不仅要达到现行的血液酒精浓度标准,还应强调醉驾有诸如“威胁道路安全”的表现,厘清“醉驾”中普通违法与刑事犯罪的区别。(袁依文)
(编辑:付道金)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商讯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