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连续两年跻身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消费国,但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的柴油轿车发展竟十分迟缓,仅占轿车总产量的0.65%,远远落后于欧洲50%的平均水平。在纯电动车一时还难以成气候的情况下,要完成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轿车柴油化就成为迫切而现实的途径选择。
柴油车具有先天高效率特性
据权威机构预测,2015年前90%的汽车仍将采用传统动力,2020年前传统动力仍将占有80%的市场。而2005年7月1日,我国实施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要求到2015年平均油耗要达到每百公里6.9L。具体步骤为,2012年为导入期,允许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比目标值高9%;2013年,允许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比目标值高6%;2014年,允许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比目标值高3%;到2015年全面实行第三阶段燃油消耗限值标准。
有数据显示,与同排量的汽油机相比,柴油车可实现节油3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而动力却可以提升50%。由于柴油轿车优异的节油特性,在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其经济性尤为突出。如果油价继续升高,则柴油轿车的经济性就更加明显。从可靠性上来看,柴油发动机的转速较低,气缸燃烧温度与汽油机相比较低,相关零部件不易老化,发动机的故障率远远低于汽油发动机,整车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对比电动车,柴油车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更为简便。发展电动车,将是对现有能源供应体系的一次彻底推翻。重新建立电动车的能源供应体系,花费巨大。有人测算,十二五如重点发展电动车,国家至少得投入2000亿元用于充电站建设。而反观柴油供应体系,现在已有较为完善的设施,只要稍加改进,就能适应技术更为先进的柴油车所需。
因此,在没有掌握电动车核心技术的情况下,柴油车先天的高效率特性,将成为我国车企现实选择。如果柴油车市场份额能达到30%,那么每年就能为国家节省将近一个大庆的原油产量,同时能减少近600万吨的温室气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