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学生科创教育,你一定会想到以下关键词:
软件编程、3D打印、激光切割、机器人制作、生物实验……
这些大热的科创项目,的确也包含在“X-Camp”中,但既不是重头,也不是主角。
在“X-Camp”,来自全球的中学生们真正要挑战的,是真实前沿的挑战性问题。
并且,他们必须在短短10天内,以解决真实世界中的某个问题为目标,提出创新性的idea,分享给一众专业人士——那些正在做科研的大学生、科学家、院士。(点击跳转《这届宝藏少年们,带着有温度的科技创想站上第二届X-Fusion全球创新者聚变大会》)
于是,打从第一天起,硬核的气息就在学院弥漫。
“烧灼神经元”的热烈探讨随时随地都在发生。
他们对科研创新的热情与日俱增,硬核程度也愈演愈烈。
越来越多人学到茶饭不思、废寝忘食,甚至让查寝的老师们头疼不已……
这种在传统学校几乎不存在的光景,在零一学院里却随处可见,每天上演。
如果你起得早来得早,能看到遍地都是热烈讨论到深夜的痕迹,不少人早早就扎进了实验室。
目之所及,你能发现,他们面对人、事、物、自然、社会,思考的角度和深度,逐渐发生改变。
而尽管“X-Camp”看重的是idea本身,向来不要求制成某种精美实物,但到了展示环节,自诩“社恐”“i人”的他们,就开始大大方方地秀出五花八门的绝技:海报、PPT、影像、音乐、模型、软件、程序、电子游戏……
10天下来,十分上头,乐不思蜀。
后劲是真的大
能让中学的少年们对科研和学习如痴如醉,“X-Camp”里究竟发生了什么,究竟在教什么?
这次,带你走近瞧一瞧。
1、中学生研究什么?怎么研究?
面向未来创新的教育,要以“学生的内在激情为中心”。
在“X-Camp”,传统意义上的项目、课程和学科的概念,都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挑战性问题”。
它们来自当下或未来,均是能影响全人类的难题。它引导所有孩子思考:
你如何为推动世界发展而行动?
教室、老师、学生,都围绕“挑战性问题”配置。
每个挑战问题都有自己的导师团队,成员背景多元,来自不同的学科领域,学生们可以向任意导师寻求帮助。
为了及时给到学生帮助,导师团队内部有不同的职能分工。
整齐划一的秩序在这里是次要的,利于学习和研究的是第一位的。
于是,
课堂可以在任何角落启动,部分Track甚至安排了户外实践;
课桌可以被随意打散,无论导师还是学生,上课都不用端着;
讨论无需拘谨,既可随性地席地而坐,遍地豆袋,也可找自己喜欢的姿势躺下……
这样的理念也促成了大大小小、正式或非正式的开放空间,让交流得以随时随地发生。
松散、舒展,只为让灵感自由流淌(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问题不受限,idea也不受限。
唯一的要求是,这种创新,不是类似“咖啡+牛奶”到“咖啡+羊奶”的创新,也不是审慎的功能迭代。
于是,“X-Camp”精心设计了流程环节,让学生们能围绕问题不断深入思考,步入创新的王道。
“X-Camp”环节一览
01
走进问题的前世今生
Track2菁锐导师郭秋泉(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Track3菁锐导师吕存景(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工程力学系长聘副教授)
02
根据兴趣选方向
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定挑战问题。如希望深入了解问题,可以和导师、助教进一步交流。
03
夯实研究基础
导师们自定课程内容,不仅有现场教学,还有线上课、动手实验、工作坊、户外实践等。
04
找研究搭子、找课题
导师们很快就会“撒把”,转为“放养”,不指定任务或作业,一切交给合作学习。
05
组内组间深度研讨
为了确定课题是否成立,方案是否可行,学院特别开设“Open Lab Hour”“Gallery Walk”两个活动,促成100-400人规模的交流会。
06
完善方案,准备展示
每个小组都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准备公开展示的内容,以获取意见。
除此之外,作为零一学院创新人才培养的入口,“X-Camp”也承担了创新人才选拔的任务。10天里,还会穿插对学生创新潜能的评估工作,包括前测、中测等。
“学生潜能咨询室”
神秘的评估表
在高度聚焦的研究性学习之余,“X-Camp”还有别出心裁的设置以及大咖云集的“夜校”。
一种由师生们共建的独特文化,也在其间蔓延滋长。
2、滋养“品味”的课余生活
比思维更重要的是品味。知道什么是好的研究,知道做什么能产生更大的意义和价值。
零一问题墙
朋辈生态的重要性,在学院里被一再强调、反复提及。
从2023年冬天起,学院专门划出了一大面玻璃墙,命名为“零一问题墙”,所有人可以在上面自由书写。
今年开营之后,这面墙就变得越来越热闹。
有自言自语,有真诚的发问,也有坦诚的回答。
有各式各样的逻辑游戏,也存在大量哲学探讨。
有魔法的问题墙,让每一个路过的人都为之驻足
一个问题的出现,牵引出更多问题。有时候,前一天还没“动静”,隔夜放置后,就有三四个“跟帖”。
来来去去,这面36平米的白墙被填得满满当当。
这面问题墙低头不见抬头见,问题意识就这样融入学子们的毛细血管中。
猫头鹰奇妙夜
思维水平的提升只是成长的一部分,任何一种形态的教育,最终都要指向培养更完整的人。
博雅、通识、视野、格局,同样关键。
为此,“X-Camp”开设了一年一度的“夜校”,命名为“猫头鹰奇妙夜”。
“夜校”包括科学、科技与人文、艺术结合的主题。不仅包含涉及统计力学与分子模拟简史,还包括恒星的秘密、地球大龟裂,储能技术、硬件发展趋势,胶片摄影、领导力,古典时代、人工智能时代的音乐等等。
现场,所有人都能与大咖对话,也能听到前辈们关于科研创新、学习成长的真诚分享。
在猫头鹰奇妙夜(Science),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王杰带来关于音乐与数学的分享《巴赫与欧拉 (Bach and Euler chat in Frederick's Court)》。
中国科学院院士、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与学子们探讨科研、创新、学习等各式各样的话题。
不仅是为了缓解白天的紧张学习,让思维有处闲逛,也是为了激发更多灵感,让奇思妙想自主发挥,让想象力无意中开花,并帮助个性不同的学生找到内心的热爱。
正如郑泉水院长所说:“你的梦想决定了你的天花板,也会决定你要走多远。”
你或许会问,如此大费周章让中学生做科研、做研究,最后却只是让学生输出一个想法,这到底有什么意义?
不妨来听听导师们怎么说。他们也将回应,今年的“X-Camp”,如何融入零一学院的教育理念。
3、导师亲述
面向未来,我们如何开展创新教育?
深度体验科研全链路,激发创新的价值感
李瑜琪(Track8“未来星球生态工作站”菁锐导师)
真实的挑战问题,就是有社会价值的问题。科研创新就是基于这些问题,创新地找到可实施的路径。
选择提出这个挑战性问题,首先是基于我们在科研生涯中的切身体会。中国幅员辽阔,国土面积大,生物多样性程度高,这种多样性能衍生出非常丰富的应用。但一直以来,在开发和保护上都做得不够。我们希望让更多孩子尽早了解生物多样性,未来更好、更科学地保护和运用。
在“X-Camp”头两天,我们就带大家去到户外,进入红树林采样,真实感受红树林生态。回来后,又采用DNA检测方法了解其中的生态——因为这种技术对生态的破坏是最小的。
此外,我们还希望孩子们的站位更高,让科技创新为人服务。在生态保护领域,户外日晒雨淋的科研工作者亟待得到解放。他们需要想一想,现在的生态领域科研工作者面临哪些困境,未来20年、30年,有没有一套更友好的野外工作方案?
我们也带他们沉浸式体验现在的前沿工作者们的日常。不仅要晒着太阳采样,还要走进泥地里,把室外到室内的所有环节都体验一遍。同时,也让科研工作者和孩子们表达,他们希望未来20年、30年,自己的工作变成什么样。
知晓了活生生的人的痛点,才会思考如果未来要做生态监测,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基于目前的技术,未来20年、30年的目标要如何实现——功能如何设计?模块如何迭代?需要做单一的技术迭代?还是做综合迭代?或者,有没有一些全新功能是需要颠覆性创新的。
当他们自己发现了想要解决的问题,并且这个问题具有社会价值、能得到更多人认可,就会产生克服困难的内驱力,这个阶段的孩子开放性高,能够在短时间内产生巨大变化。
培养从零开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郭艺帆(左)王泽昊(右)(Track7“音乐与科技”菁锐导师)
在观察国内外前沿领域时,我们发现,技术的发展和音乐的表达方式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其中产生了许多趋势,也产生了许多有价值、需要创新性解决的问题。比如新的技术正在重塑人们对音乐创作的表达与欣赏体验,又如因新艺术思潮或应用场景的诞生而改变的技术发展方向。
就像音乐本身一样,这些事对每个人都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所以,我们通过课程把这些分享给孩子们,并以体验的形式,包括播放视频、音乐,打开软件,让他们看到后台的运行操作,也或是让他们直接看到麦克风的啸叫如何形成,同时学习如何驯服这类“猛兽”,开阔他们的视野并激发兴趣。与此同时,我们把挑战性问题中涉及的知识以一种有趣且具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包括三角函数、对数、傅里叶变换、冯·卡门方程等抽象的数学知识在音乐科技领域的实际应用。
此外,虽然传统的科研训练是在一开始就给大量学术资料,但我们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逐步提供资源。黑板上的所有公式都是按需出现的,不需要就不写。
尽管他们很快就发现,这个领域非常交叉,关联数学、物理、空间声学、机器学习、心理学等多个方面的硬核知识,但要为解决这些问题形成一个初步方案,即便是不具备高等物理和复杂理论知识的中学生,也能够胜任。
在整个教学中,我们也一直在传达一个理念:在追求新技术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利用它们,并且回馈到社会与实践中去。这种从零到一且带有人文关怀的自主探索经历最为宝贵,它会培养求知欲,锻炼学生自主思考,也塑造一个人对美的追求与理解能力。
所以,我们不会指定问题让学生去解决。事物发展都有一个必然的规律,孩子们现在所处的阶段解决不了我们想到的问题。实际上,“找到问题”这件事是没有门槛的,只要有兴趣,一定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找出问题,只要坚持探索,就能给出解决方案。
先理解社会运行,再系统性思考创新
张立涛(Track4“人工智能与社会创新”菁锐导师)
如何让科技创新更好地被用于促进社会的发展,是我们真正关心的命题。
对未来想成为科学家的学生,需要认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因为,我们不仅要培养实验室里的科学家,还要培养社会里面的科学家。
经历了完整的“X-Camp”后,我们希望孩子们有三方面成长。
首先,是思维方式转变。面对新的挑战问题时,知道如何开始,能够一步步深入思考,并清晰表达出来。
其次,找到具体的需求。这些需求要有逻辑、数据、案例等支持,经得起推敲和质疑。要能回答“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如果不做会有什么后果?”
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经常出现逻辑漏洞。比如“今天下雨了,所以明天吃面包。”这个逻辑其实是“今天下雨,所以不能出门买食材,而家里只有面包,所以明天吃面包。”为此,我们开设了设计思维工作坊、案例分析等,引导学生理清逻辑,补足信息链。
最重要的是方法。不仅要知道“我能做什么”,还要知道“如何做”,每一步该怎么走。
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不仅关于科学突破,还关于整个社会系统。比如武汉的百度萝卜快跑实验,虽然技术上有突破,但也带来社会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创新需要理解社会系统和组织,通过杠杆撬动大问题。
尽管短时间内孩子们不可能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但要能基于需求提出最优方案,明确一个机制、模式或产品方向。未来再通过技术、资源、平台落实方案。
“X-Camp”的初心与目标,所有要素与设计,不过是刨去了浮躁与功利,呼应了教育的本质:
让孩子在一系列艰难和挑战中,自然地学习,形塑能够应对未知挑战、不断创新的勇气和能力。
把成长变为一件痛并快乐的事,为更多创新火种打开无限光明的未来,就是它的全部意义。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