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立欣,镜头和我永远在路上
商业
商业 > 商业 > 资讯 > 正文

范立欣,镜头和我永远在路上

范立欣,一个用镜头捕捉每一个精彩瞬间的制片人,一个用本色演绎着大千世界的导演。他是中国首位获得美国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和最佳长篇商业报道奖两项大奖的导演,同时也是继李安之后第二位闯入美国导演工会奖评选的华人导演。

由于父亲军人退役后成为了一所放映学校的老师,他从小就接触了很多部电影,因此塑造了属于他对电影事业的领悟力和感受力,也为未来的生活埋下了重重伏笔。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院英文系毕业后的他,1998年先后在武汉电视台和中央电视台任新闻记者。在央视做记者期间,他经常接触到农民工这个群体,这也让他有了为农民工拍摄纪录片的想法。

“纪录片制作周期短、投资少,是中国人用自己的观点讲自己的故事,国外对其也不是那么敏感。” 范立欣说,“列宁说,电影是一个武器,直抵人心。纪录片对我来说,是社会改良的一个工具。作为作者,我希望利用纪录片来帮助观众去审视和思考现实。”

2003年,范立欣和武汉电视台陈伟军导演共同制作了反映中国艾滋病家庭的纪录片《好死不如赖活着》,引起极大反响。在这之后,他意识到通过纪录片这种媒介,每个人都可以独立思考、自由发言,更加直接地参与和影响社会的进程。之后,范立欣来到中央电视台做了一名摄影师兼记者。2006年范立欣加入以现实反映全球社会政治问题为己任的纪录片摄制公司Eye Steel Film,拍摄多部反应中国现实的纪录片。2006年,范立欣在中国协助拍摄纪录片《沿江而上》(Up The Yangtze),而《归途列车》是他导演的第一部纪录长片。

《沿江而上》在温哥华电影节上荣获“加拿大最佳纪录片奖”, 并获得艾美奖最佳纪录片奖提名。范立欣平日里十分低调,他的作品《归途列车》首先获得蒙特利尔国际纪录片“最佳纪录片首奖”,并获得全球纪录片最高奖项“伊文思奖”及其他四十多个世界性奖项。之后,范立欣又入围“美国导演工会奖”,获得纽约最佳国际影片、美权威影评网金番茄大奖等荣誉。2010年,范立欣被MIPDOC授予“先锋精神奖”,并获得英国大同媒体奖颁发的年度导演奖。他也担任过“艾美奖”、“伊文思奖”等多个重要电影电视活动的评委。

任何题材的故事都可以拿到国际上去,关键在于讲故事的方式。范立欣说:“你需要把受众所关心的东西,加上人类最普遍的情感,加上作者自己的观点和批判,用你的故事包起来,再把这个雪球扔出去。你在往受众的大脑里‘走私’自己的观点,‘走私船’,就是你的故事。”

“纪录片会磨掉所有的一时冲动和头脑发热,赤裸裸地暴露生活,把积累的力量、生活的力量展示给你。”范立欣,带着他的镜头,带着那份初心,行走在纪录片的世界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企业宣传商业资讯,仅供用户参考,如用户将之作为消费行为参考,凤凰网敬告用户需审慎决定。)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