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见陈铭之前,对他“超级nice”的性格已有所耳闻。然而,当他把采访地点约在自己家里,并发来带有门牌号的住址时,仍不免被惊讶到:一个不怕住址被知道的名人,实在活得够坦然,有安全感。
踏入他的家中,挂在阳台上的儿童衣物,客厅里忙碌的女主人、以及女儿咿咿呀呀的声音,无不展示着一个年轻父亲的日常。陈铭刚结束上午的课程从学校赶回来接受采访,结束后还要赶回学校参加党员会议。
刚开始感慨“这是一个典型的大学老师的工作节奏”,就发现他飞快地进入了卧室,再出来时,已将原先的商务带领T恤换成了录制奇葩说时候的衬衫马甲,从教师化身辩手,似乎只是几分钟的事情。
参加第一季《超级演说家》的一段演讲视频,陈铭已在网络上爆红,而一系列《奇葩说》的出色表现,也让大众再一次认识了他。毫不夸张的说,陈铭现在已经是个“红”人了。他被称为“国民爱神”,他始终用理智的辩论和爱走向自己的智尚人生。
从“标准人”到大众明星
在辩论圈崭露头角,获得国辩赛最佳辩手,学校里的陈铭就已经是经常占领学生媒体的“风云师兄”了。而在《超级演说家》和《奇葩说》之后,陈铭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大众明星——毕竟,《奇葩说》以亿计的流量和爱奇艺在全球华人内的受众群,早就超出了他原先那个相对小众的辩论圈。
当然,陈铭自己一直在极力否认这种向大众明星的角色转变:“我红吗?并不啊。”然而事实不会欺骗我们:坐飞机都能被海外航空的空姐要求合影——外界的一切都在提醒他:似乎真的不一样了。从朴素的传统意义上来说,陈铭,现在更“红”了。
只是,作为一所国内知名院校新闻学院的传播学教师,陈铭深知这种“明星”的形成机制和消长规律,他更清醒的知道,“红”意味着什么。
在此前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他就表达过这个观点:火就跟焰火一样,一听火就知道离灭不远了。
听上去有些极端。但是作为一个“会说话的人”,陈铭当然有能力表现他的真诚和内心活动:“我更希望的是时间,就是不温不火最好,但是要一直在。”
“你会看到有很多站在时代风口浪尖的艺人,一夜之间红得透亮发紫。我会羡慕吗?不会。我会很恐惧,因为这样无来由的红,是最容易被替代的,而且我们也曾感受过无数时代浪潮的卷席裹挟,马上就冲掉了,在下一个浪潮来临的时候,你考虑过那个被遗忘者的心理吗?他曾经那么火,一夜之间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就被人遗忘了,这是非常恐惧的,我恐惧这种落差。”
在这个能够给年轻人一夜爆红机会的年代,“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爆红”这样的忧虑完全不属于陈铭——相比于专属于这个时代年轻人对世俗意义上成功的渴望,陈铭表现出来的是与他这个年龄段不太搭调的异乎寻常的,冷静和清醒。
这,也许就是马薇薇说他是个“标准人”的部分原因吧。他就是这样一个几乎挑不出缺点的人,不狂热,不激烈,不极端,平和冷静,包容理解,政治正确,同时还能够——有些被调侃过度了的,“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
选择、碰撞与突破?我在,我爱
在某个阶段,某种社会角色下,做一个“标准人”并不难。外界好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进和生活的变化,一下子多了好多需要驾驭的角色时,教师,辩手,主持人,父亲,陈铭是如何在这些不同身份之间做出平衡,在不同思维之间切换和碰撞,同时还能够做到一个“标准人”、还能“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
只可惜,那些似乎顺理成章的猜测——“你这么正能量,内心一定积攒了很多“丧”吧?你这么甜,内心一定很苦吧?”——陈铭都让他们失望了。没有任何一个这样的反差被他吐露出来。他说,镜头面前那个表达观点和立场的自己,当然也包括喜欢撒鸡汤、动不动就呼唤爱的自己,百分之八九十都是真实状态——爱,是他生活当中非常支柱的部分,他只不过是在如实地分享而已。
而且,陈铭对于“爱人”与“被爱”,有一种近乎于偏执的偏好。在他看来,人活一辈子其实就是奔着成就感、归属感来的,既然活着,就会希望在世界上看到自己来过的痕迹,寻找自己存在的证据——这是“我在”;然而这还不够,他希望来世间的这趟旅程并不孤单,他要找到灵魂与灵魂的连接,这个连接其实就是爱的意思。
我在,我爱。这对大部分人来说,大概已经是一个极度奢侈的追求了吧。显然,陈铭站上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顶端。
可他自己在正经八百的解释完了之后,又用开玩笑的方式自嘲了一下:在奇葩说这个舞台上,已婚的本来就是少数,自己不仅结婚了,老婆还是个女的,再加上俩孩子——作为这样一个“中规中矩”的人,如果自己都不呼唤爱,那么由谁来呼唤爱?
这样一来,似乎就解释了他为什么可以同时hold住那么多个角色:既然是最真实的自我状态,那又谈的上什么角色切换呢?他不过是在每一个角色里,做最真实的那个自己:永远积极向上,永远光芒万丈。
而容易被外界误解的教书和录制各种娱乐节目是否冲突这件事,陈铭的解释更是无懈可击:教书和主持,其实是一件事情,因为我教主持。我在节目的一线去感受,也算是一种实践,是为了能够产生到课堂上,带给学生更多直观的感受。
这个回答,再次满分。
被问到自己玩赛车的兴趣爱好和做一个好爸爸的职责会不会冲突这个问题时,陈铭也会耐心的解释同一个问题的另一面:赛车听起来很危险很刺激,但它其实非常安全,当你足够专业就能保护好自己;做一个好爸爸当然也是我的责任,这是我必须花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事情。
在教师、辩手、主持人这些职业身份中,陈铭表现得专业成熟,在儿子、丈夫、父亲的家庭角色中,陈铭又是体贴入微,而在玩赛车这样看似惊险刺激的兴趣爱好里,陈铭却又是最注重安全。因为他知道,专业、体贴、安全都意味着责任。这样一份责任,同样也是天籁的坚守,用成熟的科技和吹毛求疵的品质要求提供安全的保障,用不断精进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带来舒适的驾乘体验,让每一个驾乘者感受到天籁的专业、体贴和安全。
积累、升华与沉淀:价值都是相对的
在整个对话过程中,陈铭流露出的都是平和与包容的心态。对自己不了解的世界和专业领域之外的东西,始终保持好奇心和试图去观察、去理解的态度,这一点,也让他有了一种超出这个年纪该有的睿智和淡然。
陈铭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讲述过辩论带给他的最大影响:思维方式和整个看待世界的视角。
我们知道,在辩论场上,立场往往是临时抽签决定的,这就导致辩手常常需要为自己内心不信的那个立场代言。“所以,你就必须去查资料,搜索所有的哲人为这个立场辩护的观点,我在看这些历史事件的时候,会惊讶的发现。那个我之前那么反对的,也有那么多有道理的地方。”这让陈铭开始突破自己思想的固有篱笆的围墙,他开始坚信,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永恒的真理,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理解的知识边界,都是可突破的;每一个价值,都是相对的。
辩论教会他的,当然还有更加升华的部分:为自己不信的那方代言你才知道,换一个视角依旧有那么多可以言说的道理,你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局限和渺小,会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执拗,是多么的可笑的一件事情。
而放之于更加宏大的人生态度则是,不必那么较真儿。陈铭认为,这是他个人对辩论的理解。“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所坚持的那价值观,会不会在下一场辩论、下一场人生旅程中的辩论中,被自己抽到了对立面。”
故而,陈铭将自己目前平和的心态也归因于辩论。“怎么会有戾气呢?每个观点后面都有那么多不得已与无奈,你有什么可指摘的呢?”
一方面,陈铭被冠以“鸡汤王”“标准人”的标签,有血有肉,情感饱满,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几乎360度无死角地号召温暖真诚,代言爱与和平;
另一方面,他又表现出大量的理性特质:清醒、冷静、睿智。虽然对“鸡汤王”的标签并不排斥,但是显然他非常明白这背后可能会对观众造成的误导。那么,就去多用一些逻辑和思辨的方式讲道理,这一点,他游刃有余。
陈铭同时兼具这些品质,并在自己身上水乳交融得浑然一体,丝毫没有违和感。这一点与天籁异曲同工:用理智精准的技术架构汽车硬件,同时用温暖关怀的心贴近和理解客户最细微的需求,将天籁的理智和温暖完美诠释。作为日产的一员,天籁还始终秉承以“人·车·生活”的日产造车哲学,把人性化先进科技用到量产车上,全方位照顾车内驾乘人员感受。
与天籁一样,陈铭将来自外部世界的各种需求一一接收化解,再用自己的方式传递出去,形成自己丰富立体的人格。
用理智的辩论重构价值,用温暖的爱意撼动宇宙,这就是陈铭的天籁智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