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凤凰网商业 > 旅游 > 正文
麻栗坡县:从守土固边到富民兴边

2012年08月01日 12:34
来源: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麻栗坡,素有“边陲重镇”和“南疆宝地”的美誉,是文山州、云南省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门户和陆路通道,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河江省的同文、安明、官坝、渭川、黄树皮、河江“五县一市”接壤,国境线长277公里。

历史沿革

麻栗坡县于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归入我国版图,属牂牁郡都梦县。其后各个朝代,长期由当地土司管辖。清光绪年间其县建置。在清代和民国期间,一直为特别行政区,主要履行军事防务和边境外交职能,并兼理地方行政,1949年3月解放,称马列县,1950年6月改称麻栗坡市,1955年1月改称麻栗坡县。

麻栗坡县为军事重镇,自清代以来,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历经了清末抗法战争,民国期间的抗日战争,解放初期的剿匪斗争,60年代末的援越抗美战争和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的对越自卫还击和防御作战。1999年,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认定并批准麻栗坡县为革命老区。

麻栗坡县历史悠久,民风淳厚,山川秀美,资源富集,区位独特。涛涛不息的畴阳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境,11个乡镇(4镇7乡93个村民委员会1925个村民小组和3个社区)星星点点散落在这崇山峻岭、河流如织、阡陌纵横的2395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以汉、壮、苗、瑶、彝、傣、蒙古、仡佬为主体的27万各族儿女在这里世代繁衍生息。

战争伤痕

麻栗坡自古以来就是军事重镇和战略要地,历次战争使麻栗坡遭受巨大创伤。特别是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麻栗坡人民付出了沉重代价。战争使国家级天保口岸被迫关闭,居民被迫后迁;口岸市场、供水、供电、通讯、学校、医院、民房和天保农场厂房等设施被炮火夷为废墟。共毁坏市场3500平方米、市场房屋3680平方米,毁坏供水管道2000米、10KV供电线路2500米、通讯线路2000米、学校教学用房1500平方米、医务用房1000平方米、民房35间,毁坏基层政权业务用房2650平方米、集镇道路2500米,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元以上。除天保口岸外,因战造成全县8个边境乡镇道路受损410公里、桥梁受损5座、道班房屋受损4座1500平方米;损毁学校11所3000平方米民、民房1688间;16个边境村委会通信设施遭到破坏,10条1.2万米通信线路被迫中断,129个村寨2万余名群众被迫搬迁。在战争期间,因部队用地和战事需要造成耕地被毁2.3万亩;被毁农田灌溉沟渠87条488公里。因砍伐林木供应部队和埋雷影响,导致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全县被毁林地11.67万亩,占全县林业用地面积的8.5%;毁坏橡胶、茶叶等经济林1.2万亩,导致水土流失160平方公里。森林植被破坏严重后,导致边境地区水源枯竭,边境一线缺水现象十分严重。目前,全县尚有2.5万人1.1万头(匹)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战后扫雷再次造成了对森林植被的破坏,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石漠化和导致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灾害的频繁发生。战争期间,轮战部队在全县边境乡镇沿线17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埋下了近100万枚地雷。战争结束后,虽然经过数次扫雷,但全县目前仍然有45.4平方公里的土地属地雷密集封锁区。据2002年统计,因战和不慎触雷造成边境一线群众伤残2087人,近5年来又新增因不慎触雷致残人员达44名。

在1978年部队进驻麻栗坡至1993年解除作战命令期间,麻栗坡县各族人民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全力支持前线,为战争的最终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在战争期间,麻栗坡县共组织2.96万人、3120匹骡马参战支前,动员6.3万名干部职工和群众参加支前应急工作;全县共运送支前物资34万吨,修建战场简易公路29条646公里,新建部队饮水工程26件,架设饮水管道109公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配合参战部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作战胜利,成功收复了老山、八里河东山、扣林山和者阴山,保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和捍卫了祖国的尊严,用鲜血和生命铸造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的"老山精神"。在整个80年代,全国其它的地方都在进行经济建设,而麻栗坡却在支前,拉大了与内地的发展差距。但是,为了保卫祖国领土的安全和完整,捍卫祖国的尊严,无论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麻栗坡人民都义无反顾、无怨无悔。

烈士陵园

麻栗坡烈士陵园,位于云南省麻栗坡县城北郊4公里处,1979年始建,1988年竣工,占地50余亩,背靠青山,面向绿水。陵园大门建门亭,上书“麻栗坡烈士陵园”7个大字。麻栗坡烈士陵园建成后已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革命烈士重点保护和重点参观的圣景之一。每年清明节,均有成千上万来自全国各地的解放军战士、工人、农民、烈士家属、机关干部、学生、国际友人前来参观悼念烈士英灵。现已被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入门亭沿石阶梯拾级而上即到达陵园中心,就看到用大理石竖立起高约15.32米的革命烈士纪念塔,塔的正面是毛泽东生前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背面是朱德生前题词“你们活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活在你们的事业中”20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纪念塔的两侧竖立着用大理石镶成高3.63米、宽8.58米的纪念碑各一块,碑上简介着烈士的们的英雄事迹。纪念碑下侧建牌坊1座,流檐飞角,雕龙画凤,立着石狮1对。陵园上端建六角亭1座,供瞻仰人员休息。陵园四周筑石墙保护。每冢墓碑用大理石精雕烈士生平。陵园中央有共青团中央慰问团从北京中南海带来的水和土栽培的北京雪松,有济南部队带来的龙柏、撒金柏,有昆明军区司令员张致秀亲手栽种的2颗树苗,有全国各地带来的奇花异草。整个陵园已绿树成阴,花木丛生。从山脚至山顶共安放着21排937名烈士遗体,其中英雄台安葬着被中央军委和军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的15位英雄。

在937名烈士中,1984年4月收复老山、八里河东山战斗牺牲632名,其他战场牺牲77名,牺牲的烈士中,党员308人,共青团员386人,党团员占烈士人数的74%。

在老山、八里河东山、扣林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参战部队全体指战员和民兵,坚决执行中央军委的作战命令,发扬了中央军委邓主席倡导的"五种革命精神",密切协作,机智灵活,前仆后继,英勇作战,严惩了越南侵略者,为国争了光,为民争了气,为军争了辉。在战斗中,光荣牺牲的烈士们,把对党对人民的热爱化作战斗中同敌人拼杀的精神力量。当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抛去了家庭和个人的一切,挺身而出,毫不犹豫,把自己年轻的生命无私地献给了祖国和人民,把满腔的热血洒到祖国边疆的土地上。

在这里安息的有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牺牲的烈士,有在守卫边疆执行其他任务中牺牲的民兵、民工。他们的辉煌业绩,永载光荣史册,他们的英名与日同辉,与江河同存,流芳百世,功垂千古。

边疆经济现状

五十年来,麻栗坡从战事多变到和平随即向和谐发展。到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达35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达30亿元;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5%以上,达10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达3.65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达1.8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达2500元以上。

[责任编辑:王珏] 标签:麻栗坡县 守土固边 富民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