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遗传学会、中国遗传学会基因组学分会、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道地中药材功能基因组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合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通化市人民政府、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1·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暨中国北方药用物种基因组学转化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南湖宾馆隆重开幕。
会议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教授、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周晓光研究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资深研究员Charles Vinson、丹麦哥本哈根大学Jan Gorodkin教授等,来自海内外的200多名知名专家及学者,他们在为期两天的会议里围绕着“基因组学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从“基因组科学”“基因组技术”“基因组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和“基因组转化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交流,并深入研究和探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全球基因组学的发展。
10月24日,2011·国际基因组学大会进入分组讨论阶段。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春生有关于“人参产业发展现状及构想”的论述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百药之首 百草之王
人参正在恢复它原有的活力
“近两年,我花了四五百万元在世界各地收集与人参相关的产品回来做研究,为的就是依托吉林省现有的人参主产区优势,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人参深加工产品,让素有‘百药之首、百草之王’的人参焕发原有的生命与活力。” 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郭春生对于人参的市场开发前景非常看好。
人参主产地优势不容小觑
人参以“东北三宝”之称驰名中外,尤以吉林人参更为盛名。人参的药用历史悠久,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代,扁鹊对人参药性和疗效已有了解;我国最早的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秦汉时代)将其列为药中上品。此后,在《名医别录》、《伤寒论》、《唐本草》以及《本草纲目》等医药书籍中都有详细的记述。
人参为第三纪孑遗植物,属珍贵的中药材,长期以来,由于过度采挖,资源枯竭,人参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东北的野生人参极为罕见。人参已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长白山等自然保护区已进行保护。
人参主要分布于中国、韩国、朝鲜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其中以我国人参栽培面积最大,占全球栽培面积的一半以上,产量居世界首位。我国主要种植地区有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北京、陕西、安徽、河南、云南、山东等省市的山区和半山区,从生态气候条件看,长白山地带及其三江(松花江、图们江和鸭绿江)一河(新开河)流域是人参的最适宜种植区,主要集中在我省通化、白山、延边、吉林等地区。
近几年,全球人参整体市场规模基本保持稳定,每年总产量约1万吨,其中我国人参年产量保持在7000吨左右,占全球的70—80%,我省人参产量占我国的70-80%。由此可见,吉林长白山区人参的栽培面积、单产、总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我省人参产业化发展不足
据郭春生介绍,吉林省种植、加工人参的历史较为悠久,人参资源也较为丰富,但多年来的我国人参产业的无序竞争和发展,长白山人参的产值与品质、产量完全不成正比,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使得我省乃至我国的人参产业与韩国的高丽参无法相提并论。高丽参的栽培面积、总产量仅为长白山人参的30%,总产值却为吉林长白山人参总产值的20倍。
分析个中原因,郭春生认为,人参生长周期长、成本高,但现行的价格却远低于其内在价值。主要是由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人工种植技术的成功推广,长白山区的农民开始大批涌向人参种植业。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引导,在短短的几年内,人参很快成为积压产品,商家、种植者竞相压价,外国资本趁机涌入打压中国人参价格,导致了人参价格从1988年的40元/每市斤下降至到不足6元/每市斤,出现了“人参不如萝卜价”的尴尬局面。在农资物品不断涨价,人参市场需求旺盛的情况下,近年来人参价格呈上升趋势,2009年恢复到22元/每市斤。2010年,吉林省人参加入药食同源试点,人参开始价值回归,达到了平均每市斤40元左右。但还远远未达到其合理价位。“今年的人参整个形势是非常看好的,价格比去年翻了一番 ,参农致富了,按照省里的规划和我们的估计,参农2010年是脱贫,2011年是致富,2012年奔小康。”郭春生笑着说。
此外,我省现阶段仍处于卖原料参阶段,产品以生晒参、红参、水参等为主,人参深加工产品单一,特别是功能性系列保健食品的开发远远不够。绝大多数没有形成品牌,虽已开发的300 多种产品,但多数为工艺技术重复落后、科技含量低、属于初级产品。品牌意识不强,绝大多数没有形成品牌。缺少新产品和对市场的深度开发,没有形成产业化经营。产业化程度低,高附加值产品少。多数产品仍是粗加工。
人参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近年来,吉林省陆续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希望培养出一个适应市场经济的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的龙头企业,打造出我省自主品牌。2010年11月,人参药食同源得到国家卫生部的批准,人参可作为食品生产原料进入食品加工,并在吉林省批准了二十多家药食同源试点企业。2011年3月1日吉林省政府出台了《吉林省人参管理办法》,从人参种植、加工、经营、校验鉴定、监督管理等方面做了全面的规定,为人参产业规范化、法制化管理,全面提升吉林省人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确保人参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据郭春生介绍,紫鑫药业自2010年进军人参产业,现已累计投入近20亿元,围绕吉林省人参主产区建立了四个人参生产加工基地,并成立了两家研发公司(吉林紫鑫人参研发有限公司和吉林紫鑫药物研究有限公司),对包括食品、化妆品、保健品在内的500个人参系列产品加大研发力度。目前,已有100多个品种研发成功,其中41个品种已经获得国家试点生产批准。公司即将面世的41种人参食用产品非常符合消费者重视饮食保健的心态,涵盖了“健脾胃、润肠通便、补肝肾、养血安神、抗疲劳、补气血、养颜、增强免疫力、降脂、降血糖”等功能。其中,人参酵素饮料以人参和药食同源的诸多中药材为原料,采用微生态、酵素水解法、水解与外源添加法,通过促进吸收,使有效成分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对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显著作用。目前,公司的这项技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人参产业化的进步也带动了上游企业的发展。从提供就业岗位而言,预计将带动100万人就业。紫鑫药业最忙的时候一天就要调动2万人。仅洗参工,去年是一人每天100—200元,今年一人每天已涨到300元了,而且还出现了用工荒。
而在科技研发方面,紫鑫药业与全国多个院校和研究机构进行人参方面院所的研科合作,通过产学研联盟的孵化作用,与权威科研院所的科研合作,掌握了“人参重茬种植”“人参食用不上火”以及“人参脱残”“人参生物发酵”等核心技术,并处在全球领先地位。
“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是我国人参产业占领国际市场的坚实基础。随着我国人参大举进入食品领域,必将激活一直以来受到抑制的相应市场需求,为行业发展提供巨大空间,也为中国人参食品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人参产业国际化水平带来新机遇。”郭春生充满信心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