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2011国际基因组学大会隆重开幕

2011年12月18日 09:12
来源:凤凰网商业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中国科学院、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通化市人民政府、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23日,当今中外基因组学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云集长春的南湖宾馆。由中国科学院、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遗传学会、中国遗传学会基因组学分会、中国科学院基因组科学与信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道地中药材功能基因组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分子酶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合办,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通化市人民政府、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1国际基因组学大会暨“中国北方药用物种基因组学转化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这里隆重开幕。

省领导王化文、刘淑莹,省政府副秘书长李建华,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博士出席了开幕式。省发改委、工信厅、农委、科技厅、卫生厅、食药监局等省直相关部门领导,通化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市直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了开幕式。副省长王化文代表省政府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祝贺,并表示,国际基因组学大会在吉林省召开,对提高吉林省乃至中国在该领域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的水平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吉林省愿意为基因组学的科研和成果转化提供必要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服务环境。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家洋发来贺信,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次盛会邀请来自全国各地、海峡两岸和世界多国的科学家,利用国际基因组学大会这个交流平台,研讨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相关交叉学科的现状及未来,促进新的合作和新的成果产生,是集国家和地方、高校和研究所、事业单位和企业的力量和意愿,共谋、共建科学发展和未来的大好事。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中国科学院院士贺林教授、千人计划引进人才周晓光研究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资深研究员Charles Vinson、丹麦哥本哈根大学Jan Gorodkin教授、台湾“国立”清华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张晃猷教授,台湾长庚大学邓致刚副主任、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于军副所长、韩斌副所长、中科院半导体所俞育德副所长、以及来自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杜克大学、德克萨斯大学、佛罗里达大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吉林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和中科院微生物所、第三军医大学、华中科技大、东南大学、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等,来自海内外200多名知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聚一堂,围绕着“基因组学时代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从“基因组科学”、“基因组技术”、“基因组信息学与计算生物学”、和“基因组转化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交流,并深入研究和探讨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全球基因组学的发展。

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打造中药现代化应用新平台

中国北方药用物种基因组学转化研究中心落户吉林

在23日的开幕式现场,中国北方药用物种基因组学转化研究中心正式揭牌,标志着我省药用物种基因组学转化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该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和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建立的集基础研究、资源保护和应用开发为一体,以长白山脉传统中草药相关生物物种为对象,以加速中医药科学现代化进程为目标的研究应用平台。该中心的建立将整体提升吉林省道地中药材整体科研水平,保障吉林省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强化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促进中医药队伍整体素质提升,提高东北地区传统中药学术水平和中医药科技创新能力,着力打造吉林省中医药科研、转化、发展的成功实践。

中药是我国的国粹,也是世界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表明:我国现有中药资源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占87%;药用动物1581种,占12%;矿物类药80种, 不足1%。而吉林省是国家生态建设试点省和国家重点建设的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有着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全省共有药用生物资源443 科2790 余种,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不仅可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并且还可以推动吉林省中医药创新发展,调整医药产业和产品结构,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产生综合带动作用,同时对推进吉林省生态省建设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此背景下,中国北方药用物种基因组学转化研究中心将依托中国科学院整体科技力量,开展长白山脉特色道地药材的资源保护和科学应用,提高吉林省中药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人参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把科研成果转化给老百姓能用的东西

——访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

从1999年中国科学家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到今天,基因组学已经在中国发展了12年。可以自豪地说,我国的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也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那么今后基因组学向哪里进军?向哪个方向突破?“把科研成果转化给老百姓能用的东西”,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副所长于军一语中的。

1978年考入吉林大学化学系的于军研究员对第二故乡感情深厚,他告诉记者,中药是我国的国粹,吉林省拥有丰富的北方道地药材,珍贵物种达几百种。“尤其是人参,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已列为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长白山等自然保护区已进行保护。”

据于军介绍,中科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与吉林省的合作是从“人参基因组研究计划”起步的,就在去年,他们与通化市政府、中科院长春分院和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人参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今年3月共同发布人参基因组图谱,这也是人类首次破解人参基因的奥秘,此次成功的合作不仅使传统中草药基因组研究走向新的高度,也促成了今天 “北方药用物种基因组学转化研究中心” 的成立。

对北方药用物种基因组学转化研究中心,于军寄予厚望。他说:“以人参基因组图谱为便,测序是破解人参产业精细化、科学化发展瓶颈的前瞻性和战略性的基础工作,将为人参的育种、加工、产品开发等整个产业提供技术保障,这也就是把我们的科研成果转化给老百姓能用的东西。”那么,对北方药用物种基因组学转化研究中心来说,一是要从农业遗传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北方药用物种的生态环境、遗传与变异的普遍规律以及物种的改良;二是要结合过去行之有效的经验,把北方药用物种更广泛地应用于药用领域;三是就要是从工艺学角度出发,寻求加工生产环节的技术突破,生产更安全更高质的化妆品、食品、药品,让老百姓更多地享受到祖国丰富的物种资源。”

力促中药现代化发展

——访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春生

“伦敦、东京等地也正在进行人参基因组图谱的测序工作,因此我们的科研步伐必须加快,刻不容缓。”放眼当今世界基因组学科研的前端,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春生把中国北方药用物种基因组学转化研究中心的成立放在全球基因组学发展的大环境中,他表示,将通过该中心力促中药现代化的发展。

据郭春生介绍,该中心主要有四大合作研究方向。

——以长白山脉特色道地中药材为研究对象,开展种质资源保护与科学利用,开展中药种养殖整体环境研究,揭示中药材品种种养殖的气候、土壤、微生态环境等方面信息,为全面模拟中药材种养殖环境提供依据。

——以道地基因为主要研究手段,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从而体现我国传统中药的深刻内涵,获得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功能明确和有应用前景的重要基因和活性成分,阐明中药或复方的作用机制,为中药现代化并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并带动相关制药产业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开展基因组学转化研究,打造现代化中药转化平台,建立中药材组分分析平台、中药材大规模筛选平台,建立中草药化合物库,开展中药新药的研发,促进中药成果转化,为医药企业提供强大科技支撑,为综合利用好中药材提供基础。

——建立长白山脉特色中药文化,加强吉林省道地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向公众展示从分子到药材的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对中医药的认知度,开展中药产品知识产权保护研究,打造吉林省特色中药材品牌。

[责任编辑:蔡功恒] 标签:基因组 隆重开幕 大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