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精神困惑,这个时代也不例外,快速增长的经济带来物质欲望的追逐,极速流动的信息让人在眼花缭乱中陷入空虚,不断出现的成功偶像又催促人跑步成为一个世俗的"成功者"。这世界每一天都变的比昨天多姿多彩,但春色如许,并未驱散后现代世界所迎来的一个又一个挑战。不过,历史的峰回路转中,总有一代人能够接续传统、坚守信仰、承担重任。今天,我们这一代人正慢慢走到台前,脚步沉稳谦和,抑或张扬个性。我们认为,成功,往往不是因为超越别人,而是由于战胜自我。我们追求生命的饱满,追求精神的丰盈,我们有自己的价值砝码,并愿意为微小的理想而行动。"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我们这群人和任何一代人都不同,虽然年轻,但是却充满力量。世道浮沉、革故鼎新之际,年轻人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这个国家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正因此,这个国家充满希望。

李梓新:从故事出发 寻找自己

李梓新

记录当代生活

李梓新是个爱折腾的人。2002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他做过新闻人、公关人,又曾举家去英国留学。2011年,李梓新做了一个网站,开始记录中国当代年轻人的生活。这一回他终于不再孤单了,因为他身边有了一群同样爱折腾的小伙伴,他们的名字叫做"中国三明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梓新是孤独的,他不混圈子,也学不会和人相互吹捧抬轿子,3年来做的最大一件事儿就是记录当代中国年轻人生活中的潮汐变化。

但作为"中国三明治"的创办人,李梓新又是不孤独的,3年间,800多个"三明治人"用800多个五光十色的鲜活故事与他并肩同行,在这条名为"生活创新"的道路上留下一连串步履坚定的脚印。

似媒体又非媒体,不全是公益组织,也并非出于商业盈利,这就是中国三明治,一个出于共同价值观,用行动探索生活创新的分享平台;这也是李梓新,一个默默耕耘着众人眼中的"瘦田",在理想和现实的夹缝间寻找出路的人。

找对的人

五原路96弄是一条典型的老上海新式里弄,窄长的弄堂、老旧的宅子,闹中取静,依稀还能看得出些许海派风情。

推开3号浅蓝色的铁门穿过天井进到屋内,橘色的墙面一下子让静谥的氛围鲜活了起来,这就好像李梓新和他的"中国三明治",在一片安静的天地里,却充满着倔强向上的力量。

在中国,三十岁是一道坎。这意味着你要扛起更多的责任,也不得不面对各种现实压力。这些压力有的来自家庭,有的来自工作,也有的来自社会。

"不论是人生阶段还是时代特征,三十岁上下的人群都陷入到了典型的夹层状态中。他们夹在现实与理想之间,夹在父母和孩子之间,夹在上司和下属之间,夹在都市与家乡之间,夹在自己与自己的挣扎之间,像极了一只三明治。"

生于70年代的末尾,李梓新有着令人艳羡的经历,他曾举家出国读研,也任职过薪资丰厚的财经公关高层,还曾在多个知名媒体供职,穿梭在名人大腕之间。但爱折腾的性格让他从未停下过观察、思考,寻找自己道路的步伐。

在中国,面对汹涌而来的压力,1975-1985年龄层的"夹心层"人群中,有人妥协了,被洪流裹挟而走;有人苦苦挣扎,感觉无力抵抗;但还有一些人,他们遵循内心的价值观,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从生活中突围。李梓新知道,这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三明治人"。

"这几年采访中,我接触的每一个人都特别生动,特别有意思。也许主流舆论会奇怪怎么会有这样一群人存在,但他们事实上就存在于我们周围。只不过媒体很少把目光落在他们身上,很多人也就忽视了身边有这么一群敢闯敢拼、敢做选择的人。"

这些身影中有千寻,一位从中国航天研究院离职的年轻副处长,她选择在30岁时去北京郊区,当一个15万人口乡镇的"父母官"。这位人们眼中原本应该循规蹈矩的体制内官员,却将工作与生活梳理的格外透彻,她白天处理公务、应对上访者需求,下班后参加舞蹈班,策划西班牙餐吧,在不同的角色中切换得如鱼得水。

还有董堂荣,一位从新东方离职后做树英学会的大男孩,他有一个200平方米的温馨教室和一群可爱的学生,几年来他拒绝接受风投,只是按照自己的步调慢慢发展,对他来说,选择对的行业,做自己喜欢的事就足够了。

"这是一群大众眼中另类的少数派,他们没有随大流,也没有被生活和金钱牵着走,只是按照自己的步调,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儿。"在李梓新眼中,这正是70、80这一代人应该有的理念——独立思考什么是幸福,明白什么是自己想要的。

写有趣的故事

对李梓新而言,创办中国三明治的最初目的,就如同橘色墙面上的四个字"故事公园"——由中国人来讲述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故事。

早在2007年,李梓新因为学习Wordpress程序,搭建了一个名为iColumn"爱专栏"的网站,分享故事。但很快他发现,国内才是一个真正未开垦的故事金矿。

"以前常听人抱怨,说为什么外国人来到中国后,就能载着满满一筐好故事心满意足回国,像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中国三部曲'的作者,欧逸文《纽约客》杂志驻华记者都是如此。但国人自己却为什么没能写出让国人认可的精彩故事?"

出于这份初心,李梓新以故事为原点,期望中国三明治这个平台能够吸引具有相同价值观的人,让他们从各自的故事中交流取暖,在心灵上得到再出发的力量。

"三明治的报道对象没有名人,只有达人和普通人。"李梓新说,三明治的报道聚焦在达人和普通人身上,"对于达人,有些读者反馈这些故事与他们还是有些距离。所以我们现在加大了普通人的报道力度,下沉到二三线城市的人群,因为二三线城市的人群的阅读需求特别大。"

3年间,中国三明治专注于当代普通年轻人生活中发生的有意思故事,形成了独有的文风:平实,没有强烈的褒贬和感情色彩。

"这些故事中,我最在意的一件事就是用词恰当平实,拒绝打鸡血的描写,拒绝大而无当的辞藻。"李梓新笑称,对于语文教科书式的文章,他会强烈要求换成平实的方法描写,简称"说人话"。

也许有人会好奇,为什么三明治的故事中,Q&A 形式的问答文体最多,要多于特稿和自述文。李梓新解释道,一方面这种形式能尽可能保留受访者的原话,避免文字加工转述丢失原汁原味,还有很重要的一点,Q&A问答体的文章只要经过一定训练的报道者就能胜任撰写。

"如果要我对三明治的文本打分,可能只有六七十分,还远远谈不上专业。但毫无疑问,Q&A 的文体能保证三明治以众包(CrowdSourcing)+专业编辑策划的形式源源不断生产内容,既保证采访周期、制作周期,也方便推广复制。"

显然,在探索生活创新的同时,李梓新和他的伙伴们在媒体环境的潮涨潮落中,寻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优质内容的生产方式。"下一步,我们的目标是在平实的基础上再出精彩,让故事进入更高的层次,当然这在目前看来还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走属于自己的路

经历800多个涉及创业、育儿、个人规划、生活态度等各个圈层遇到问题和故事,中国三明治已经从一个单纯的故事分享会,成长为一个倡导生活创新实践的社交平台。

"所谓生活创新,首先是跳出框框的想象力,在现实的环境里寻找突破或者解决的办法,坚持下去,总有可能;其次是组建新型的人际关系,突破传统的老乡、同学、同事的狭隘关系网,寻找价值观相近、年龄相近的人群,交流思想、碰撞火花、互相帮助;最后是践行新型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环保、公益、健康、运动、旅行、阅读、写作等,尝试各种古怪而有趣的想法,让生活中充满更多正能量元素。"

可以看到,中国三明治的脚步已经从线上延伸到线下,这让这个原本存在于网络与故事中的人际网络正在变得更加真实。包括陆续推出的故事精华本,杭州、上海等地的写作工坊,都是李梓新以线上+线下方式,推动生活创新理念的实践。

"包括故事和工作坊,我们期望的就是人们的背后轻轻推一把,帮助他们学习、思考,哪怕只是很小的缝隙,因为我们的存在而被填满,那我们做的就是有意义的。"李梓新如是说。

临近年尾,面对即将到来的2015年,除了既定计划中的MOOK杂志书,工坊的继续推进,李梓新表示没有特别的计划,因为他很享受2014年全职运营中国三明治,并与家人相伴的状态和节奏。

"我是一个对管理策划和写作都有兴趣的人,两方面差不多百分之五十对五十吧,所以并不想打破这种节奏。"李梓新说,这几年也有不少风投找过他,但谈过后兴趣往往不大,"因为这儿是小而美的、慢热型的,不是能够批量复制的,甚至有很多人未必了解我在做什么。当然,我不会排斥气质相投的风投进入,但也不会特别迫切地引入,让自己处在被追着赶的境地。"

从创立最初试图去描绘一代人当下的生活状态,到成为生活创新的倡导者和行动者,给挣扎于梦想和现实之间的"三明治人"提供多一些勇气面对生活的多种可能性。李梓新和中国三明治走过了一条属于他自己,也属于每个三明治人的道路。

"我们不是公益组织,不是纯粹追逐盈利的商业机构,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当被问及该如何定义中国三明治时,李梓新思考了一会儿,"就这样吧,就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爱好吧。"他说。

后记:

"三明治"也意味着三十明志。最初创立中国三明治时,李梓新的想法是记录三十岁上下中国年轻人的生活状态,现如今,中国三明治已成为生活创新的倡导者和行动者。今年,李梓新辞去工作,全职投入中国三明治运营中,他所希望的是给那些挣扎于梦想和现实之间的"三明治人"提供多一些勇气面对生活的多种可能性。

加载更多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中国三明治 国家天文台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宁波航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