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从音响发烧到退烧 可能你只需要喜马拉雅3D降噪耳机


来源:光迅网

人参与 评论

一般来说,除了面向专业声音处理的监听向耳机以及各种通话的功能性耳机,耳机的主要用途是用来欣赏音乐,即所谓HIFI向耳机。然而,与大多数人理解不同,HIFI向耳机并不是纯粹以“高保真”还原声音为目的的,

一般来说,除了面向专业声音处理的监听向耳机以及各种通话的功能性耳机,耳机的主要用途是用来欣赏音乐,即所谓HIFI向耳机。然而,与大多数人理解不同,HIFI向耳机并不是纯粹以“高保真”还原声音为目的的,那是专业监听耳机要做的,HIFI向耳机必须要同时满足对听众“悦耳”的需求——即要对声音进行一些美化,营造出优美的中高频或澎湃的低频、开阔的声场以及身临其境的结像。

声音越美不一定越好,可能会很假

然而,声音过度的美化也往往带来很多负面问题。一方面如果耳机本身素质不达标,往往会给人带来”很假“的感觉,就像放了过多的味精或者油腻过度的餐食;另一方面,就算耳机单元素质超高,能带来声音的全面音乐性提升,却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问题,即声音虽然很悦耳好听,却很难进行长久进行聆听——这就是所谓“耐听度”问题。

这和欣赏艺术品是一个道理,美和真实往往很难兼得,震撼悦耳和舒适自然往往难以做到统一。理解这点,就不难明白为什么国产著名的耳机厂商HIFIMAN,会在自家素质超高的旗舰纳米振膜旗舰HE1000上却配了一条被烧友戏虐为充满”米饭”味儿的耳机线了。

好听和耐听如何兼得

那么,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呢?有没有可能同时兼顾“悦耳”和”耐听”这个鱼与熊掌的声音两难?

传统的HIFI路径似乎出了一些问题,因为那些包括世界著名的耳机厂商,皆是以纯粹”欣赏音乐”为前提进行耳机设计生产制造的,这就必然会导向声音“越来越高素质、越来越悦耳”但又同时”越难耐听、越难随心所欲”的循环死结,或者让烧友再花甚至几倍于耳机的重金,通过高端前端或天价线材进行耐听度调整,甚至有烧友玩起了复古,干脆以黑胶或者R2R结构解码作音源,以追求更自然耐听的听感——当然这是以牺牲便携和高质量数码音源为代价的。

说来也巧,最近有幸听到了一款并非很高价位HIFI向的”千元耳机”。本来兴趣不大,但当听到朋友说这款耳机他可以听个一天半天不累的时候,我就突然有了兴趣,这不正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耐听”么?于是便借过来听听。

破解听感死结,还原声音本质

这个耳机型号为H8,出产厂商叫”喜马拉雅”,平时关注互联网的都知道,这是一个著名的移动互联网音频内容聚合平台。所以当看到这款名为H8的”3D降噪耳机”时,我的脑袋似乎立刻开了一窍——莫非是以“音频内容”而不单纯是”音乐”为卖点?

确实。如果站在更高维度看,“音乐”本质就是”音频”而已。从这个角度出发,就不存在HIFI耳机追求导致的”听感”死结了。但话说回来,关键是,这个耳机的实际表现究竟会如何呢?

首先出于习惯,还是先煲了两天。尤其是看到H8是采用动圈耳机单元。一般来说,动圈耳机在一百个小时后会变得更加通透、柔顺。但显然我已经迫不及待了。

揪出音乐不耐听的“元凶”

先使用随身的SONY M505前端开声,这个是一台胸挂式播放器兼蓝牙耳机。一首童丽《月满西楼》下来,已经大体摸清了H8的声音取向。果不其然,H8的声音总体是中盘偏下,三频能量比大概是2.5:3.5:4,这个比例放弃了追求过于华丽飘逸的高频,却带来了最为沉稳耐听的声音。

从经验便知,对人耳最敏感的高频,虽然能一时嘹亮抓耳,但却又最容易引起人耳的疲劳,此为不耐听的“元凶”之一。很多HIFI耳机高频是悦耳,甚至出彩,但是却极不易控制好、更难柔顺自然,想当年为了控制好森海塞尔HD800的高频(同时弥补中频),多少烧友毅然换了胆机耳放并且升级了银彩耳机线进行强行扭转啊。

老烧最后都会明白一个道理,耳机好听是要好听,但过于追求悦耳和一耳朵听感,那是初烧太过年轻。短暂的激情和可以长时间的柔情相伴,显然是后者带来的综合体验更好。H8在这方面,尤其是对流行人声的演绎,可谓进行了极为精准的拿捏和声音调教。一贯温暖、敦实、稳重、有厚度的声音,听朴树的《平凡之路》、听王力宏的《我们的歌》,音乐就好像朴实自然流淌在耳边和身前——到这里方知,毫无疑问地,H8的男声更是强项中的强项。

声音如何在你眼前结像

现在很多耳机,尤其是HIFI耳机,往往都宣称具有“身临其境”的声音效果。我在网上找到资料,注意到H8也有类似的官方文案,官方强调,H8是一款具有立体(3D)、“声临其境”效果的耳机。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就字面上的意思?其实,很多人理解都失之于宏观了。因为若仅仅都用”身临其境“去理解,你就很难理解同样具有这种效果耳机之间的差别。换做HIFI术语来讲,这其实是在说一个耳机具有规整甚至宏大的声场(尤其,必须具有纵向声场)、以及准确乃至细致的结像。声场大家好理解,即声音体现出来的空间感,越是规整、宏大的声场则耳机的HIFI素质和调音水准越高(因为耳机都是虚拟声场,所以这点很考验设计功力。客厅和音乐厅级别显然难度不可同日而语)。

那么结像呢?这里稍微解释下:结像即在声场中你能感受到发声源的方位和形体感。好的结像,一方面你要能感受到音源的位置,但同时,更难也更重要的是,你可以感受到发声源本身的变化,举例子——小提琴的抑扬顿挫,甚至歌手的口形变化,等等。但是一般而言,这是至少两千元以上耳机才具有素质,低端或者监听耳机,因为能力或用途需要,声场往往是趋于扁平平面化的、也自然不可能有细致的结像了。从前面听到的流行音乐看,显然H8已经具备了如此HIFI的素质——但是,表现却还不够明显。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听的是流行乐呀。流行音乐,因为录音的缘故,本身就一个狭小的录音室录音,先天格局就不够。就算后期再怎么经过混音处理、器材后端调音大显神威,也无法展现恢弘的声场和广大的舞台布局。所以要看一个耳机的声场和结像怎么样,就必须用录音良好的古典音乐去测试。这里必须说下,越来越高烧的发烧友最后烧到古典音乐,不是没有理由的……

比声场结像更让人满意的,是瞬态动态

接着我就选取了两首古典乐去聆听。一首是法国天才作曲家Georges Bizet著名的《Carmen, No. 25 Choeuret Scène "Les Voici! Voici la Quadrill》,在这首卡农中,你可以清楚听到鼓点、小号、提琴等乐器在各个方位逐渐响起的过程,并且伴随着旋律的升起乐器的起合,尤其是当女声和男声突然插入时也并不显得凌乱,依然定位准确,各个声源发生有条不紊。这足以显示出H8确实有着演绎大编制声场的能力。而另一首,在肖斯塔科维奇的《弦乐四重奏》中,H8体现的各个声部则主次分明,不仅在空间上有良好的方位,几把各种提琴,在时间叙事上也表现出来足够神经质般的刺激、扣人心弦地剧情回转——这就说明,H8不仅在声场和结像上表现到位,同时也有着令人满意的瞬态和动态效果。

但这就够么了?我又瞧了一下H8的说明书。上面不仅还在强调着“3D”、“VR”等字眼,后面还给出了两个二维码。其中一个是喜马拉雅APP的下载,另一个是“3D资源页”。。额,差点又忘了H8是一个以音频内容资源为根基厂商设计的耳机产品了,如果真要测试声场和结像,岂不是用3D资源测试最为合适?于是果断扫进去。

3D音效,效果绝伦

果然,效果绝伦。3D音效真是棒极。这是软件内容和硬件设备结合才能做到的效果。在音频内容方面,可以肯定是利用了HRTF(Head Related Transfer Function)技术制作,至于硬件方面,参看官方说辞,是“V.C.S.S音圈电磁稳固系统”以及“B.R.H箱式低频再生音腔技术”。虽然并不太了解这两种技术具体原理,但凭经验,低频以及高频泛音区是形成音场的重要频段,以及声音的稳定会直接影响声场和结像,可见H8的设计确实还是有理可循的。同时,也可以看到H8其他的一些设计,除了耳机单元调音,包括单元喇叭挑选、腔体设计、乃至外壳和制材,体现的佩戴的舒适性,均是为了获得自然而耐听的听感——而到此为止,我也听了快半天时间了,伴着又一次“理论符合实际”感叹,也终于确认了朋友最开始对H8体验的所言不虚。

好东西,不那么挑

然后又换了其他前端来测试,基本上H8的表现并不很挑前端,高档播放器有提升,但一般手机就足以,符合其设计理念。当然也进行了少许一些对比,基本上面对松下HD10(两千内便携性价比佼佼者)这类耳机,前者会悦耳些,但无疑H8更耐听。在前面所提到“HIFI二难”问题中,H8以自己的设计和表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地站在了更高的维度,对传统HIFI耳机设计实施了一次“降维打击”,客观偏向退烧一侧,并进行了绝佳地平衡。

不过,因为时间有限,也因着眼点不同,我并没有专门去相应特殊环境去测试H8的主打的另一个“降噪”功能,在我看来其实H8的封闭性已经做得很好了。我的直接听感是,如果开启了降噪,家里的电脑主机的杂讯声直接就降低了一半多(在静音状态)…而一般在机场或者轨道交通上都会有着固定频率的环境噪音,类似ANC降噪技术也已很成熟,相信在以上场景下H8降噪效果会更大。另外,值得一提,除了音乐外,H8听各种音频内容更是非常舒服,比如听个罗辑思维或者藏地密码之类,就一集一集去听吧。当心态更加平常,若放下所谓“发烧”或者“HIFI”的视角,会发现声音的世界原来更是如此丰富和美妙。

从音响器材发烧到退烧,要有多远?有的烧友用了十年,有的花了几十万,还有的至今没出来。但在我看来,或许一副不引烧友的注意的H8就足以做到。

“It is only with the heart that one can see rightly; what is essential is invisible to the eye”——From《小王子》

声音何尝不是这样呢。

[责任编辑:吕文坚]

标签:耳机 3D 喜马拉雅

人参与 评论

商讯

0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