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实现“能源出口”,中国在起跑

2011年02月28日 13:45
来源:凤凰网商业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从资源和产品出口到能源技术出口,中国企业正在向实现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转变的巨大跨越转变。

201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亿吨标准煤,比去年增长5.9%,且单位能耗居高不下。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进一步扩大,但中国能源结构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在能源技术等一些新兴领域,中国“能源出口”正在起步。

从资源出口到产品出口

在中国提“能源出口”的概念,还要追溯到上个世纪70、80年代,那个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尤其是工业发展对能源的消耗不大,中国原油还有大量剩余,1980年代中国每年有1/4的原油用于出口。为了增加外汇储备,邓小平还提出过“石油换外汇”的说法。

从1977年到1985年,石油出口增加量占中国出口总收入增加量的1/3,而1993年以前石油输出是中国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统计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中国在世界贸易国排名比其他任何国家都上升得快,主要的原因在于80年代出口资源的转移。

从1993年起,中国转变成石油和石油产品的净进口国,随后中国经济的起飞,进一步拉动了石油等能源的进口数量,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原油进口量多达2.4亿吨,对外依存度接近54%。有专家预测,按照目前的增长速度,2020年中国原有对外依存度将上升至65%,而2035年将达到80%。

油气资源的大量进口是建立在中国“世界工厂”基础之上的,自上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成为了全球的制造业中心。从纺织品到玩具,从家用电器到工业设备,世界各地到处充斥着“中国制造”。

而能源领域,近年来,中国光伏和风电设备等新能源产品的出口增长迅速,统计显示,2010年全球16GW的光伏产品中,有50%来自于中国。

然而,类似光伏电池等新能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要耗费大量的能源,制造大量的污染,而作为清洁能源的太阳能板却安装在了世界各地,这无疑增加了中国的能源消耗,并将污染留给了中国。据统计,肇因于我国低附加值产品的大量出口,目前每年我国出口商品“捎带”出去的能源就相当于3亿吨石油。

这种情况,不仅造成了我国大量的能源短缺,而且还背负着碳排放第一大国的骂名,中国在国际气候变化领域承担着越来越大的舆论压力。

无论是上个世纪的资源出口,还是本世纪的产品出口,都是建立在技术水平较低层面上的“资源和劳务输出”。因此,转变原有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依靠产品出口带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是中国的当务之急,实现从产品出口到技术出口的跨越,成了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着力点。

从产品出口到技术出口

可喜的是,上述转变正在中国悄然发生。

随着中国企业近些年的技术进步,原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一些企业,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还实现了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的巨大跨越。

早在2009年10月,中国民营清洁能源企业新奥集团就依靠其在太阳能集成技术的优势牵手美国能源巨头——杜克能源公司,新奥向杜克能源的技术输出,第一次颠覆了“利用中国的市场和外国的技术和资本”的中外能源合作模式,后者称新奥丰富经验和领先的技术是促使双方合作的动力。

2011年1月,双方再次携手,在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双方共同签署了《关于协同建设未来能源技术示范平台之合作备忘录》。根据合作协议,新奥集团与杜克能源将基于新奥的系统能效理论和泛能网技术,集中对未来能源技术示范平台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体现清洁煤、能效建筑和清洁车辆技术的应用。

该合作被视为中美在共同合作的清洁能源计划中,中国企业开始突破国际行业壁垒,从产品输出转为技术输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定位升级。

慕名而来的还有远在中东的石油王国阿联酋,这个致力于打造未来“零排放”生态城的阿布扎比未来能源集团也在在与新奥多次沟通,并就“智能城市开发和系统能效技术”方面探讨可行性的合作方式。

而新奥集团有着更加宏大的规划,其公司相关负责人公开表示,新奥未来国际化目标是“国外营业总额要超过50%的份额”。

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升级,是未来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从产业链低端走向高端的必由之路。在能源领域,只有加强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才能冲破绿色壁垒,有机会和空间占领全球新能源制高点,从而为中国赢得未来的全球竞争优势。

[责任编辑:王楠] 标签:能源 新奥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