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十年敢想:在娱乐圈怀念文艺界

导语:特仑苏金牌10周年之际携手凤凰开启"十年敢想",持续一百天为您奉献百位名人的十年敢想故事,因为敢想,我们变得更好,更好的十年,从更好的你开始。

返回首页

陈道明•十年敢想:在娱乐圈怀念文艺界

简介:陈道明,1955年生于天津,祖籍浙江绍兴。国家一级演员,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广电总局颁发优秀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委员。1985年凭借电视剧《末代皇帝》获得第7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和第9届中国电视飞天奖优秀男主角。1990年《围城》获得第十一届"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奖。1999年的《我的1919》使其获得第2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2001年,陈道明凭借在《康熙王朝》中的演技获得了"美菱杯"观众最喜爱的男演员评选银奖和第二届阳光健康电视明星,并获得第2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提名。2014年主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归来》。

一个演员的游离和较劲

  纵观陈道明的履历,从1990年代《围城》《末代皇帝》成名以来,陈道明一直保持着很高的表演水准。他从不串戏、赶工。接一部戏就在剧组踏踏实实呆几个月。在喧闹的的娱乐圈里,陈道明也算是特立独行,工作之外的他,往往深居简出;即使不得不参加一些公开的宣传活动,也是惜字如金。从《末代皇帝》里的溥仪到《围城》里的方鸿渐,从《康熙王朝》里的塑造的不同人生阶段的康熙大帝,到《归来》里被时代捉弄的知识分子陆焉识,陈道明的每次出场都让人被他角色里所透露出来的威严以及书卷气所震慑。

  对于做演员,陈道明一直有自己的游离。陈道明出身于医药世家,毕业于燕京大学、身为翻译的父亲不愿意让他干演员这一行,但为了躲避上山下乡,陈道明阴差阳错地走上演戏这条路。陈道明也曾反思过自己的职业,他发现这个躁动的圈子带给人不由自主的浮夸,优点和缺点一样,容易被人夸大。90年代初父亲去世,加剧了他对演戏的怀疑。他甚至一度厌恶演戏,一到剧组就感到如在炼狱般浑身不舒服。

  后来,陈道明慢慢找到了自己的原则,他说,"要甘愿放下名利的欲望,也就不需要去假装和说套话了。"他给自己定下准则,在拍戏的时候用功、用心、用力就行。所以,陈道明在演戏上从来"不将就",他曾经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拍过的东西往往不能看,看过以后满眼皆后悔。导演认为可以就可以了,我一看就要重拍。"很多时候陈道明都不愿意放弃自己底线,但又纠结于不想为剧组增加麻烦。最后"只好多送导演一条,多演一种状态,给他多一个选择。"

  2004年,电视剧《中国式离婚》里,陈道明把知识分子的清高,犹疑不决、疲于奔命、懦弱的个性演绎得入木三分。他觉得中国知识分子弱点能写出很多戏来,不加意识形态的,"知识分子本身应该是安心于坐的人,但是现在纷纷出笼,走到前台来,想成名人,想成商人,教育体系金钱化,知识分子的退化,卖文凭的,办各种镀金学校的,这些都是教育的问题。这些东西的始作俑者还是知识分子。"

  在10年后,他想演些知识分子的不同来。电影《归来》中,陈道明饰演的被发配到西北劳改的陆焉识在劳改释放后,与妻团聚却对面不识,妻子冯婉瑜得了心因性失忆症,唯独忘记了记忆最深的陆焉识。陆焉识余生所有时间,做尽各种尝试,为了唤起妻子的记忆,并甘心作为陌生人陪伴左右。陈道明在这部电影里完美诠释了一个知识分子对爱情、对背叛、对苦难的态度。

  演了这么多年戏,陈道明对于中国的戏剧创作也有自己的看法,好的作品应该是讲一个完美的故事,有文学性、社会性、哲学性,要有完美的表达,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引着观众往前走,有像水一样自然流动的电影画面,看不见任何刻意的造势。按照这个标准衡量,我认为现在中国的电影最高质量只达到了85分。所以,对于他来说,在无力改变大环境之下,他希望自己在诠释角色时,力求地保持文学性、社会性、哲学性。

  对于中国影视界的各种乱象,也多次表达过深切的呼吁,他曾经评论说中国电影进步的基础不在于炫耀,而在于反省,而中国有反省精神的人则很少。"年轻人是四个大字'寡廉鲜耻',对岁数稍长的叫'为老不尊'。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生存现象。年轻的演员没有自我,整天勾心斗角千方百计想着炒作自己,为出名挣钱不择手段;什么叫'为老不尊'?根本跟你不认识没有任何关系的人,也要跳出来大骂。难道所有存在价值的最高标准就是钱?那社会的德行到哪里去了?这个问题可能不是我该问的了。我着急的就是人性、价值观的堕落。在某些地方,我们是在退步。"

一个文人的无奈与风骨

  导演冯小刚在《我把青春献给你》里说:"陈道明是演员里读书多的一位,尤其是中国的古典文学,家里书架上摆了很多,也真看得进去。陈道明每天练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其他技能也样样精通,再加上人长得眉清目秀,从有明星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明星了,所以就有些清高,老端着,得理不饶人。"嘈杂的娱乐圈里,几乎连一张书桌都摆不下了,陈道明却始终坚守着他那一方偷来的闲土。

  陈道明不喜抛头露面,对媒体宣传更是敬而远之;他不喜哗众取宠,评选颁奖之类的活动甚少参加;他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并不以此而炫耀、图利,却是以一种富于责任感的心态去参加公益活动。"我无奈于世道,世道也无奈于我",这是陈道明多年的生存哲学。这位被唤作国内身价最高的演员,纵使生活在名利场中心,却一直以"边缘人士"姿态,将自己与浮躁世事隔离开来。早年,因为出演《围城》的机缘,陈道明曾经三次拜访钱钟书。对比现在逐渐娱乐化的艺术环境,钱老身上的那种恬淡、从容、纯粹的活法,他更加视同珍宝。"他们家唯一响的东西就是药锅子,时间一到"波"一声,药锅子就响了,录像机呀什么的都没有。其实我总在想,我为什么特别羡慕这个老人,他不是一个学究,一点不乏浪漫,但非常懂得生活。"

  陈道明说,"随着年龄的变化,我的人生观有一定的转变。我读了那么多年的书,得出一个结论,真正的成功人士回首望其一生时,有多少时间属于自己支配,有多少事情是自己想干又干成的?如果你有很多想干又干成的事情,你这一辈子活得不管是穷或富,也不管是有名还是无名,你都是最成功的。"

  近些年来,陈道明迷上了画画,他言及自己画画没有门派,不讲章法。磨好墨汁,铺好宣纸,手握画笔,打开地图,回想多年来拍戏到过的地方,然后挥笔泼墨画山水。他也喜欢用毛笔抄写《道德经》之类的古籍,同时又相当钟情棋艺。他说,"从围棋、象棋、国际象棋到军棋。实际上棋中有棋,在对弈中抛却胜负,则无心则胜,无心则乐,无心则寿。"

  当被问到这种平稳和淡泊是家族遗传还是自己的修为时,陈道明答道:"一半是性格,一半是思考的结果吧。其实我这种状态不值得效仿,也不值得推崇,更不值得表扬。只是这个世界上有这么一个人采取了这样的一个生活态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