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我国在西周时已形成了以人传递称作"传",以车传称为"驲"的比较完整的邮驿制度。邮驿历史虽长达3000多年,但留存的遗址、文物并不多。邮票上的两处驿站遗址,均属明代。孟城驿是一处水马驿站,在江苏高邮古城南门外。鸡鸣山驿在河北怀来,是我国仅存的一座较完整的驿城。
邮票上的两处古代驿站,均属明代
话说“驿站”,到底什么是驿站呢?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宫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想来,当年玄宗给杨贵妃送荔枝时,选择的就是这种“快递“。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在全国修驰道,“车同轨、书同文”,建立了以国都咸阳为中心的绎站网,制订了邮驿律令,如竹简怎样捆扎、加封印泥盖印以保密;如何为邮驿人马供应粮草;邮驿怎样接待过往官员、役夫等,形成了我国最早的邮驿法。
汉代邮驿继承秦朝制度,并统一名称叫“驿”。邮驿还随着“丝绸之路”的形成而通达印度、缅甸、波斯等国,即发展了国际快递。并开始将所传递文书分出等级,不同等级的文书要由专人、专马按规定次序、时间传递。收发这些文书都要登记,注明时间,以明责任。
隋唐时期,驿传事业得到空前发展。唐代的官邮交通线以京城长安为中心,向四方辐射,直达边境地区,大致30里设一驿站。全国共有陆驿、水驿及水陆兼办邮驿1600多处,行程也有具体规定,并订有考绩和视察制度,驿使执行任务时,随身携带“驿卷”或“信牌”等身份证件。
宋代邮驿组织图
宋朝的邮驿传递,按当时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里的说法,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步递,一是马递,另一就是"急脚递"。步递用于一般文书的传递,是接力步行传递。这种传递同时承担着繁重的官物运输的任务,速度是较慢的。马递用于传送紧急文书,一般不传送官物,速度较快。但因负担这种传送任务的马匹大部分都是军队挑选剩下的老弱病马,所以也不能用最快的速度承担最紧急文书的传递。 。
宋代,邮驿组织由兵部驾部直接管理。"凡奉使之官赴阙,视其职治给马如格。官文书则量其迟速以附步马急递"。邮驿组织的功用与效应,日益为全社会所关切,分工越细密。一种高速为军事目的服务的快速军邮制-急脚递,就在这时应运而生。这种急脚递,有步递,有马递,有急脚递。急脚递最快,日行四百里。递铺之间相距不一,有10里,有20里。但据说,这种快递只用于战争时期。至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又有一种金字牌急递铺,如同古代羽檄一般,速度更快,每天可行五百里,专门递转皇帝下达的紧急军务。金章宗泰和元年(1201年),设有都提控急递铺兵。因此,在紧急情况下,从北宋开始,又出现了一种叫做"急脚递"的新的传送文书的形式。急脚递的传递形式大约是从北宋真宗时候开始的,也即公元11世纪初年。最早,可能用于军事上,本是边境上的一种快速传信形式,据说能"日行四百里"。在北宋真宗时对辽的战争中,后来宋神宗时对南方交趾的战争中,都使用过这种"急脚递"。神宗时还在从京师开封至广西沿线设置专门的"急递铺"。北宋与西夏的战争,也曾利用过急递铺传送紧急的军事文书 。
到了元代,将邮驿改称为驿站。明代由于海上交通日渐发达,随着部和七下西洋,还开辟了海上邮驿。还设立了递运所,这些独立与驿站,专门从事货物运输的组织,其主要任务是预付国家的军需、贡赋和赏赐之物。
到了清朝,驿站开始使用“勘合”和“火牌”做为凭证。凡需要向驿站要车、马、人夫运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邮符”,官府使用时凭勘合;兵部使用时凭火牌。使用“邮符”有极为严格的规定。对过境有特定任务的,派兵保护。马递公文,都加兵部火票,令沿途各驿站的接递。如果要从外到达京城或者外部之间相互传递的,就要填写连排单。紧急公文则标明四百里、或者五百里、六百里字样,按要求时限送到。但不得滥填这种字样。
驿站管理至清代已臻于完善,并且管理极严,违反规定,均要治罪。清代末年,近代邮政逐步兴起,驿站的作用日渐消失,于是,1913年1月,北洋政府宣布全部撤销驿站。
驿站在我国古代运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讯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驿站担负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物流信息的一部分,也是一种特定的网络传递与网络运输。我国古代驿站各朝代虽形式有别,名称有异,但是组织严密,等级分明,手续完备是相近的。封建君主是依靠这些驿站维持着信息采集、指令发布与反馈,以达到封建统治控制目标的实现。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局限,其速度与数量与今无法相比,但就其组织的严密程度,运输信息系统的覆盖水平也不亚于现代通讯运输。可以说那时的成就也是我们现代文明的基础的一部分。驿站与当今的邮政系统、高速公路的服务区、货物中转站、物流中心等等,是否有异曲同工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