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15年11倍收益 明星基金经理接力打造“最牛封基”

2013年04月20日 16:13
来源:凤凰网商业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15年前,中国第一批基金公司成立。在这个新兴行业里试水的年轻基金经理们初出茅庐,勇敢探索,把价值投资的理念作为指引,视彼得•林奇、巴菲特为偶像。他们也许会感慨美国基金行业的辉煌像是梦想和传奇,他们也许感觉15年的基金封闭期如此漫长,但他们没有想到,他们正在参与打造中国基金行业的传奇———基金兴华。

如果说过去15年是中国基金行业从小到大成长的求学之路,兴华基金无疑是个中翘楚,以持续优异的成绩,高居榜首、荣耀毕业。基金兴华15年11倍的净值累计增长、年化18.5%的收益,让中国基金的投资业绩在全球基金行业的业绩排行榜上熠熠生辉。基金兴华的投资历程说明,在波动加大、不断发展完善的A股市场中,选择优秀的基金、坚持长期持有,是能够收获超额回报的。

如今,基金兴华通过“封转开”向新的持有人再次敞开了大门。站在新的起点,兴华基金的基金经理们不再是初上战场的小兵,而是身经百战的勇将。日前,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曾经掌管过基金兴华的四位明星基金经理,他们有些还坚守在公募基金,有的已投身私募江湖,但兴华基金无疑都在他们的投资生涯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王亚伟:

作为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传奇般的投资生涯正是从执掌基金兴华开始的。

管理基金兴华约三年时间,王亚伟坦承“压力也很大”。回首早期的证券市场投资经历,王亚伟用“那些年过得很充实”来总结。

无论当年在公募,还是如今在私募,王亚伟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对于“王亚伟效应”,王亚伟在淡然一笑的同时,也显得有点无奈:“对于我来说,当然是没有所谓的‘王亚伟效应’更好。如果市场越来越成熟,就不会有这些所谓的效应。”

对于市场对王亚伟喜欢赌重组股的质疑,他说:“我很少跟上市公司直接接触,手机里面上市公司董事长的电话一个也没有。做投资,绝不是靠跟谁的关系好才能做得好的。”

王亚伟:那些年过得很充实

作为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传奇般的投资生涯正是从执掌基金兴华开始的。在执掌这只“最牛封基”期间,王亚伟的投资理念逐步形成。他向证券时报记者一再强调“持有人利益至上”、“绝对收益”的理念,而对于市场对他喜欢赌重组股的质疑,他说:“我跟上市公司接触很少,手机里董事长电话一个也没有。”

“那些年过得很充实”

回首上个世纪90年代证券市场,王亚伟用一句“市场不成熟,我们也不成熟”来概括。彼时,“庄股”满天飞,王亚伟也没有成型的投资理念,尽管基金的价值投资理念领先于市场,但这一理念一度备受质疑,甚至有“防火防盗防基金”一说。

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一批基金公司,华夏基金很早就在投研团队建设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不断创新投资管理模式,如率先实行投资决策委员会下面的基金经理负责制、强调集体决策、重大投资决策充分讨论等。

“值得庆幸的是,基金业的学习能力很强,我们在和海外成熟投资机构的交流中不断吸取有益的东西,这一现象和证券市场早期特征是相适应的。”王亚伟说,他本人投资理念的形成,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

在著名的“5.19”行情中,王亚伟从1999年初就开始建仓综艺股份这只网络科技股,当时市场主要看好的是这家公司建的8848电子商务网站,在综艺股份一路狂涨的过程中,越到后面泡沫越严重,有投资者甚至预测该股会涨到88.48元。

王亚伟认为,价值投资当然会注重成长性,网络股也有成长性,但当股价严重透支未来的业绩增长预期,以至当时市场还出现了“市梦率”这一概念时,王亚伟保持了高度警惕。持有综艺股份一年不到,他就全部卖出,获利超过一倍,成功了躲过了随后网络科技股泡沫的破灭。

管理基金兴华约三年时间,王亚伟坦承“压力也很大”,当时A股市场波动剧烈,“很多时候对于市场的把握不能泰然处之,短期排名压力也很大”。

回首早期的证券市场投资经历,王亚伟用“那些年过得很充实”来总结。

手机里没有董事长电话

无论当年在公募,还是如今在私募,王亚伟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每当上市公司的季报和年报出炉,王亚伟的重仓股都会引起市场的高度关注。

对于这种“王亚伟效应”,王亚伟在淡然一笑的同时,也显得有点无奈:“对于我来说,当然是没有所谓的‘王亚伟效应’更好。如果市场越来越成熟,就不会有这些所谓的效应。”此外,从王亚伟的重仓股来看,不少都是重组股、ST股,市场上甚至有人怀疑王亚伟提前知道一些上市公司的重组消息。

王亚伟说:“我很少跟上市公司直接接触,手机里面上市公司董事长的电话一个也没有。做投资,绝不是靠跟谁的关系好才能做得好的。”王亚伟喜欢音乐,有人说音乐给了他投资的灵感,王亚伟对此反问道:“喜欢音乐跟投资有关系么?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在投资上无法量化,也无法归因。”在选择投资标的众多考量指标中,王亚伟说,他不会偏重于某一个方面,“在我的投资组合里,不同的公司判断的标准各有侧重,都是综合考虑的结果”。比如有些公司,王亚伟并不会过于在意管理层在想什么、干什么;一些周期性的公司,行业景气循环往复,产品价格也会有所变化,投资时着重于顺周期;而一些公司的管理层经营战略对业绩影响会比较大,这些方面主要依靠研究员去调研和把握。

“我的投资组合很分散,我更加注重组合的风险收益问题。”在王亚伟看来,自下而上地精选个股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集中投资个股,选股只是投资的一种导向和一种运作方式,他更重视的是个股的成长性。

[责任编辑:惠鹏权] 标签:基金 收益 牛封基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