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向上的力量:穿越困境的品牌探索与营销创新

2010年11月24日 13:51
来源:凤凰网商业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2010营销盛典主题释义

自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各国政府都自觉地延续了罗斯福新政的思路,对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以天量的货币注入,暂时稳定住正常的金融循环,把危机推向未来,力图实现实体经济的软着陆。

强心针当然是有效的。经济刺激计划在短期内稳定住了局势,但是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政策制造的景气终究不能长久,打鸡血的效应过后,经济再现下滑的势头。

更糟糕的是,2008年大量的货币注入,必将在几年后引发通货膨胀。通胀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通胀伴随着失业,最终导致滞涨。中国政府第一轮货币注入基础设施的直接目的就是要保住足够的开工率,对冲外贸失速造成的失业威胁,保住就业,保住大众的收入,保住旺盛的市场需求,从而保住基本的经济循环。

但是,该来的还是会来。9月,日本政府开始干预汇率,主动让日元贬值,汇率大战一触即发,如果各国竞相降低自己的汇率,帮助本国企业出口,以邻为壑,那么一个周期过去之后,降低汇率的方法也将失效。

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还在升值。除非政府从其他隐形渠道给予企业补贴,否则中国外向型企业必将把产品倾销到国内,或者关门闭厂,造成失业。三驾马车中的出口熄火,将进一步加大对另两驾马车的压力,尤其是对内需的压力。

不过,压力也是动力,是创新的源头。一个能舒舒服服赚钱的市场,是不会有什么创新的。这是历史的规律。经过30年的辛苦打拼,中国人已经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如何让这些钱由资本和养老金,变成消费,不仅是考验政府的制度难题,也是考验企业的营销难题。

目前,房地产推动的费用上涨(有的表现为房租,有的表现为通道费),以及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上涨给零售价带来的上涨压力,在企业普遍面临的销售增长速度放缓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刺眼。

在一线城市,由于各种费用太高,本土企业的失败率大大提升,因此,早在几年前,二、三线市场一度成为国内企业的主战场,也是主要的利润区。但是随着跨国公司在一线城市布局完毕,他们开始往下沉,不但是渠道上,也是品牌上。国内企业在高端市场基本全线溃败,眼睁睁地看着国际品牌攻城略地,势如破竹,在两极分化的市场上,失去了利润最为肥厚的市场。

而在有的行业,跨国公司已经基本垄断了市场。如果本土企业没有根本上的营销革命,相同的事情将在其他所有行业蔓延。

国内民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已经满足得差不多了,市场需要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而不仅仅是更好的广告和包装。这就需要本土企业回归到营销的基本点——产品和品牌。而产品和品牌的提升是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的,本土企业需要从现在开始,趁着历史提供的人口红利和城市化,利用过去的积累,开始营销上的转型。

人口红利和城市化一直是中国经济长期强劲增长的动因。不过,所谓人口红利,必须是有支付能力的人口,否则改革开放之前我们也有大量人口,为什么没有享受到人口红利?而城市化,也必然不是穷人进城,或者进城变穷,否则文革期间城市里没有那么多口粮和工作,也不用上山下乡了。

下一步,就看政府如何调整老百姓的钱袋子。减税一直是本届政府的一大调节手段,从免除农业税,到家电下乡,到汽车补贴,都取得了相当的效果。如果继续这样的思路,那么中国市场依然能享受到人口的红利,在快速城市化中,拓展出新的市场空间。本土企业也就得到了宝贵的时间和空间,为自己的营销转型奠定坚实的基础。这股向上的力量也必将支撑着企业不断摸索与创新,在触探底线之前熬出中国创新的未来之路!

[责任编辑:刘延清]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