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4日 18:20
来源:凤凰财经
背景:【分析:新兴市场“脱钩”失败的原因】“脱钩论”是指亚洲股市不再受到华尔街行情的牵制,然而近期,美国股指累计上涨14%,大多数新兴市场的股指涨幅远不及美国,有些甚至有所下跌,原因一共有包括中国经济转向内需推动,日元贬值政策和流动性问题等五条。
6月20日,当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暗示下半年可能开始放缓QE(即缩小每月850亿美元购债规模),新兴市场股票首当其中,跌幅名列前茅。
上周以来,泰国、俄罗斯、巴西、印度股市跌幅均接近5%。之所以出现如此大的跌幅,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放缓QE放缓,引发全球热钱大举撤离新兴市场股市。
事实上,新兴市场资金外流引发股市大跌,绝不是美联储放缓QE的结果。
首先,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对依赖向中国出口原材料实现经济高增长的新兴市场国家——巴西、俄罗斯、智利与印度尼西亚等,绝不是一个好消息。2月起,共有250亿美元撤离新兴市场,主要原因是全球投资者调低它们经济增长预期。
其次,日元大幅贬值,迫使周边东南亚国家出口竞争力下降,导致它们无法增加出口贸易额实现经济高增长。为此,国际投行甚至建议投资机构卖出人民币与马来西亚林吉特,这种建议,可能触发新一轮资金外流潮。
第三,大宗商品价格跌跌不休,以原材料出口为主的巴西、俄罗斯与印度尼西亚贸易收入必然大幅缩水,经常账户赤字甚至出现近十年的最高值,激发全球投资机构担心新一轮国家债务危机,将出现在部分新兴市场国家身上,迅速撤离大量资金。
第四,新兴市场货币面临贬值压力,同样在引发资金撤离潮。5-6月印度卢比汇率暴跌期间,促使32亿美元资金撤离印度债券市场。究其原因,货币贬值无形间压低全球资金投资新兴市场的投资预期。
第五,当前新兴市场股市规模远远小于欧美国家,资金外流必然导致股市更高的波动性。过去4个月250亿美元资金撤离的直接效应,是新兴市场股市“顺理成章”地出现暴跌。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一段时间,上述5种因素仍将迫使全球资金撤离新兴市场,股市估值面临沉重的下跌压力。但从中长期而言,新兴市场股市能否触底反弹,取决于这个国家经济增长速度与货币升值趋势。
得益于菲律宾经济状况好转与货币升值前景,今年以来菲律宾股市涨幅仍接近10%,是日本股市以外,位列亚洲股市涨幅第二名。
上周末,多位全球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部主管向笔者透露,中国银行间市场资金链吃紧与地方政府负债率偏高,成为他们判断A股投资风险的新标杆。
基于资产配置的考量,如果国内投资者认为投资新兴市场股市是分散投资风险的一种理财方式,不妨拿出10%流动资产,投资由外资银行发行的新兴市场投资基金,通过专业投资团队寻找具备投资潜力的新兴市场股市货币,有机会获取高回报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