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县列入县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项目有59项,其中市级20项、省级5项(磐安炼火、磐安吹打、迎大旗、岭口亭阁花灯、叠牌坊)、国家级1项(赶茶场);
《赶茶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茶场庙和古茶场位于大盘山北麓,地处磐安县玉山镇马塘村茶场山下。据传,晋代道士许逊在玉山修炼期间为玉山发展茶叶生产、打开茶叶销路作出巨大贡献,深受当地百姓尊崇、爱戴,玉山人民感其恩德,为其建庙立像,尊称为真君大帝、“茶神”,四季朝拜纪念。从宋代起,又重建茶场庙和茶场,并形成了以茶叶交易为中心的重要聚会——“春社”和“秋社”,形成了声势浩大、经久不衰的“赶茶场”庙会活动。从宋代一直流传至今,已历时800多年,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春社”)和十月十六日(“秋社”)都要举行盛大的民俗活动和各种民间艺术表演,从不间断。
“赶茶场”庙会的“春社”时节(正月十五),当地茶农盛装打扮,来到茶场,祭拜“茶神”真君大帝,并在茶场内举行演社戏,挂灯笼、迎龙灯等民俗文化活动。而在“秋社”(十月十五),活动又别具一格。茶农和百姓带着秋收后的喜悦,拎着茶叶和货物,从四面八方到茶场赶集,形成了盛大的传统庙会。期间,有三十六行、叠罗汉、抬八仙、骆驼班、铜钿鞭、大头和、大花鼓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表演及迎大旗、迎大凉伞等民俗活动。
“赶茶场”庙会期间,本县邻近地区及东阳市、新昌县、永康市、义乌市、金华市等部分地区群众纷纷齐集到茶场庙“赶茶场”,各地商人也来此设摊布点,当地茶农以茶待客,充满着恭敬、和睦、祥和的气氛,热闹非凡。
《岭口亭阁花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岭口亭阁花灯”是一项庆元宵的活动,源于宋,兴于明清,是诸多“板灯龙”中的一种。亭阁花灯是从接送茶场庙“真君大帝”许逊的佛龛上受启发演变而来,因形状像亭阁,因此被称为“亭阁花灯”。岭口村每年在元宵期间迎亭阁花灯,气势壮观。“亭阁”(即花灯)犹如一座单间的三层楼房,制作工艺十分精细,所用材料十分考究。它的底层选取较坚硬不变形的木板制成,其面积约360平方厘米,中间装上四根柱子,分别用六根横档把柱子连接固定成一间屋架。柱的四周都采用优质木料雕刻成花框,把花框镶入柱子中间,在花框上裱上优质白纸,请艺人画上彩色的山水、花鸟、人物或书写上古诗名句等。“亭阁”四面都是正面,其底盘四周用雕刻过的各种图案作栏杆,非常精细美观。“亭阁”的第二层从其每个角向外延伸一根约26厘米长的木条,上面各安装一盏高约15厘米,直径22厘米的方灯。第三层的四角也同样有木条伸出,但它是安装30厘米直径,20厘米高的大红球灯。顶部与房屋瓦片一样形状,也装一个大红球灯,在球上方用二根竹棒固定的木条上系上彩花或小彩旗。“亭阁”上有方、圆灯九盏,可分别点上蜡烛,中间三层里面也可点上蜡烛,一共十二支。
《迎大旗》(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迎大旗,又称龙虎大旗,是《赶茶场》民俗文化活动的标志性民间艺术项目,也是流传在磐安境内特有的群体性传统民间竞技活动。
磐安的大旗之大,独一无二,丈量岭干村大旗,旗杆高33米,旗面面积越600平方米,差不多可覆盖一亩土地。迎大旗不但旗大惊人,且旗面上都是彩色图案,旗头新颖别致并饰有流苏飘带,极像彩凤点头,华丽壮观,让人叹为观止,极具艺术欣赏价值。
大旗迎竖的场景惊心动魄,每面旗需80——100个壮汉各守其责,齐心协力,方能竖起,整个过程,锣鼓紧催,人声鼎沸,数十面大旗竖好后迎风招展,猎猎飘舞,场景宏大壮观。
《炼火》(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炼火”起源于远古时期人类祖先对火的崇拜。“炼火”的场景与原始人狩猎归来围着大堆篝火庆祝狂欢的场景极为相似。炼火主要是为了祀福、避邪、治病、求平安,一直流传至今,且流传地非常广泛。
炼火参炼人数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其中有山人(道士)、降童(神汉)各一名,其他都是村民壮汉。炼火需木炭少则二三十筐,多则上百筐。先在场上画出圆圈,定好方位,把木炭堆成一个直径10至20米的圆形火堆。用干柴上千斤,点起熊熊大火,把木炭烧得通红。活动有一定的戒规、仪式、程序。夜间在广场上表演,主要程序分降童催降、山人开水火门、炼火三个部分,带有宗教色彩。
一场炼火前后要炼三趟,每炼一趟中间略作停顿。整个表演情绪由静到动,炼火时进入高潮。炼火表演者都是赤膊、光脚,只在腰间围一条树叶、兽皮形状的腰裙,降童手持钢叉使劲抖动领先,山人次之,村民壮汉随后,大家齐齐抖动钢叉,高歌狂舞,大声呐喊,冲进通红的火堆,先由东往西踩过去,再从北到南奔腾,然后在圆形火炭场上奔跑,勇往直前,泰然自若,身体向上提气,动作剽焊粗犷,气势壮观。
炼火表演极具有神秘性,是十分古老的民间艺术,气势宏大,催人奋进。
《磐安吹打》(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磐安吹打》包括《四吹》、《先锋》、《铜锣调》等三个项目。
《四吹》流行于磐安县深泽乡一带,属丝竹锣鼓乐,因由《锦缠道》、《风入松》、《桂枝香》、《望乡台》四首曲牌组合而得名;《先锋》起源于宋代的祭祀胡公大帝,每年庙会,深泽是方岩庙会的“灵山案”,祭拜的行进队伍前要有8支或16支“先锋”吹奏开道,这种形式一直流传至今,已发展到36人的队伍,36支“先锋”齐吹,声势浩大;《铜锣调》全县都有分布,主要流传在深泽乡、墨林乡一带,主要在春节期间祭祀祖先时吹奏,婚庆时也有演奏。
《叠牌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叠牌坊》历史悠久,据传,这一民间艺术形式起源于宋代,到了明,戚继光招募义乌、东阳、磐安等地将士抗倭,曾在磐安玉山地区训练士兵,并建寨防守(尖山至今尚留存有夹溪寨等多处抗倭遗址)。后来,一些抗倭士兵回到家乡,把军队中的阵式、格斗、攀登等一整套军事作战技术结合起来,使这一民间艺术更加锦上添花。
《叠牌坊》是的形式分大牌坊、小牌坊、亭阁、摘荔枝等多种。大牌坊有五层,第一层5个大人4个小孩,第二层5个大人2个小孩,第三层4个大人,第四层4个大人,第五层一个大人,并排叠成牌坊形状,全部重量全靠下面的五个大力士支撑。亭阁也有五层,都是四人面对面站立,层层叠起,形状如亭阁,最上面的人还要表演倒立(俗称竖蜻蜓)、倒挂等杂技动作,整个表演场景壮观,惊心动魄,蔚为壮观。
《磐五味生产加工技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磐安是中国的药材之乡,药材众多,种药、制药文化相当悠久,生产加工工艺精到。
自宋以来,磐安中药材就被世人所称道,有“药花开满若霞绮,元参白术与白芍,更有元胡,万国皆来市”之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十分适宜中药材生长,被誉为“天然的中药材资源库”。
对于磐五味,无论是生产还是加工,都别具特色,风格独有。
生产上,选种纯,选址独到,种植时间精确,管理严格精细,施肥用料独特,防治病虫害所用药物环保无公害等,所以在磐安种植生产的药材,药性保留充分,品质优良,为药材中的上品。
对于磐五味的加工,清洁、去壳、蒸、煮、发汗、干燥、烘、晒……,流程严谨独到。成品形体完整、色泽良好、香气浓郁,有效物质破坏少,药材质量得到了保证。磐五味加工技艺,易操作,经济实惠,绿色环保,适合小规模家庭药材加工作业。
磐五味生产加工技艺是磐安药农在上千年的摸索中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药材生产制作方法。千百年来代代传承。在机械化生产加工药材的今天,传统的生产加工技艺仍有它的生存土壤,足见传统技艺的独到优良性。
《南宗祭孔典礼》(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浙江省磐安县盘峰乡榉溪村是“婺州孔氏南宗”所在地。“祭孔大典”的仪式是由孔子后人孔端躬从山东老家带过来的,经一代一代的流传,一直传承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同时,在流传过程中,又受到本地祭祖仪式的影响,逐渐与本地祭祖仪式相结合,形成了比较朴素的具有山乡特色的独特的“祭孔大典”仪式。
“婺州孔氏南宗”祭孔一般在清明节于孔氏家庙内举行,其他如重修族谱落成也要隆重祭谱,要另外选定吉日良辰。
祭孔这一日全村孔氏子孙都要参加,出门在外的如能赶回来的都要赶回来,已迁移到外村的孔氏子孙派代表参加。主祭人推选德高望重且已四代同堂在族内辈分较高的人担任;陪祭人为族内理事人员和谱局负责人;宗室各房选派代表,参祭者有百余人或几百人;其他人围观,场景气势宏大,隆重庄严,其热闹程度超过各种传统节日。
《乌龟端茶》(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乌龟端茶”属于一种戏曲舞蹈,从婺剧小戏《浪子踢球》中的一段独舞演变而成,在深泽一带流传已有160多年。
基本动作有“乌龟出洞”,后踢腿端茶、前踢腿端茶、后旁踢以双手端茶、前旁踢单手端茶、矮踢步交叉跳端茶、平步跳进送茶;跨腿换盘手掌托盘、托盘上下翻、托盘左点转、托盘右点转、弓背托盘、托盘上下送茶、捧盘左右送茶等。所有跳进动作都是主力腿下蹲的“下桩步”。翻、转、旋等动作连贯,一气呵成,头部动作模拟乌龟形态,伸头慢、缩头快。形象逼真,滑稽可笑。
全舞音乐节奏强弱分明,每个跳步都落在强拍上,锣鼓点与动作配合紧密,音、舞风格舞风格诙谐、滑稽、富有跳跃性。
《高照马》(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高照马”是颇有特色的道具舞,凡是闹元宵等重大节庆活动或庙会活动都要参加助兴表演。一般在正月初七、八开始,到邻村或受邀请的村中去踩街演出,意在庆贺丰年,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一直演到正月底。
迎高照马通常每三年举办—次。它是一种以走、唱为主的道具舞,一般在元宵节或正月初七、八开始一直演到正月底,也有的在农历八月十三日前后兴胡公时上演。高照马由全堂马和半堂马之分,即:参舞人数在50人以上为全堂马,少于这个标准的称半堂马。整个表演队伍一般有高照24把,白马18匹,彩车6辆。车马行进时次序为:香灯引路,执事、旗牌开道,接着是吹打乐队、舞队随后。舞队排列:4把高照相间3匹白马,后随一彩车的顺序重复组合。逢遇村庄的大门堂、广场则拉开场子进行表演,乐队等仪仗立于一边。以走阵开场,阵法有正圆场、反圆场、双开门、梅花阵、双龙出水,编篱阵、三角阵、八角阵等。走完阵式后,持高照佛和扮骑马人圆场后散于四周面朝观众站立结束。接下去由各车夫推着彩车同时登场表演,在器乐伴奏中且歌且舞。歌调为民间小调。车夫不时与车中“姑娘”或随观者戏谑,风趣、滑稽。动作:手扶车把,推推拉拉,推时头、颈、胸、背下沉前俯,弯腰凸臀,屈膝踮足,碎步前进;拉时,仰头挺胸,脚尖着地碎步而退。车内“姑娘”与车夫配合默契,舞步进退有序,快慢有致。整个舞蹈看得人们眼花缭乱,呈现一派热烈的气氛。
《高姥山七夕节》(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庙会,是高姥山一带的风俗习惯,也称高姥山七夕节。据传:明末清初年间,曾出现七位仙女在高姥山给当地的村民治病,保平安。后来每年的七月初七,当地的村民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来纪念这七位仙女给当地带来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的七月初七,当地农民自发组织进行活动,盛况空前。二十一世纪初,高姥山被批准为省级生态旅游区。此后每年的七月初七都要举行盛大的民俗文化节。
七月七庙会历时三天,第一天(初五),各村组织长旗队、戏曲、舞蹈、莲花落等节目参加助兴表演。第二天(初六),就有上万烧香拜佛人在高姥山娘娘庙里靠山过夜,晚上有篝火,拜佛念经,过仙桥等活动。各村组织的长旗队、莲花落、舞狮、罗汉班到大拓坑村集中,然后到附近转一圈,其队伍排列顺序是,两人抬着娘娘佛在前,莲花在后。到第三天(初七),各种民间艺术节目汇集(如腰鼓、舞狮、三十六行、莲花落等),各村组织的节目都在庙会前一一表演,极为壮观,吸引了无数的仙居、天台和本县的游人,人数多达3-4万,是整个庙会活动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