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回不去的家,留不住的乡愁

城镇化是大时代的缩影,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结局。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想说爱你不容易

“打车软件”的出现,冲击了传统“招手停”式打车方式。

别被汇率“下”一跳

别被汇率“下”一跳

人民币的贬值究竟会牵动我们生活的哪些花销?

鼓浪屿郑氏“父作园丁子成栋梁”的故事

2011年04月28日 14:49
来源:厦门晚报

字号:T|T
0人参与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早年的鼓浪屿教会学校人才辈出,仅英华书院就培育了马约翰、黄祯祥、王应騋、黄望青、马寒冰、陈慰中、朱晓屏等享誉海内外的各界名流。而旧时岛上名门郑柏年和他的儿子——著名考古学家郑德坤“父作园丁子成栋梁”的故事,更是书写了厦门教育的一段传奇。

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郑德坤古史论集选》。

郑柏年全家福(后排左四为郑德坤,左五为夫人黄文宗)。

鼓浪屿天空下的笔山路7号。

当年英华足球队与岛上洋人球队赛后留影。
 

华人校长奠定名校根基


  1898年2月,基督教伦敦公会山雅谷牧师在鼓浪屿创办英华书院,英人金禧甫为首任校长(主理)。1900年,早年到星岛谋生、被丹戎巴葛礼拜堂聘为牧师的晋江安海人郑柏年(1869—1958),从新加坡来到鼓浪屿,开始了他英华书院长达30年的服务。

  起初,郑柏年当过英华书院低年级的英文教师,但他的主要工作是向学生家长募捐,以及到东南亚各地为英华书院筹募资金。1903年,郑柏年向学生家长募捐5000元,在荔枝宅华严楼附近建造一座主理主宅,进一步奠定了英华书院的根基。以后十几年,英华书院由最初的安海路荔枝宅一幢楼,发展成为拥有大礼堂、宿舍楼、浴室、膳厅、小运动场等设施的书院,逐渐成为名扬东南亚的名校。

  杰出的办事能力与敬业精神,使郑柏年升为英华书院舍监,成为学校的实际的管理者。1928年,英华书院更名为“英华中学校”,郑柏年任校长,成为英华首任华人校长。据民国《厦门市志》载,他上任后曾亲往星洲(新加坡)、爪哇(印尼第四大岛)募捐,增筑校舍,并拓余地。至1930年引退,他前后在英华中学服务30年。他一心兴学,奔波筹款,英华中学得以发扬光大,郑柏年可谓劳苦功高,功不可没。

  郑柏年热心办教育的同时,还涉足实业,他参与创办了鼓浪屿大同公司(著名的淘化大同公司前身)。他在教育与实业两方面的杰出作为,为子女们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精神和物质基础。他的四子二女都受过高等教育,分布于香港、美国、英国等地,均事业有成。

  在郑家六个兄弟姐妹中,郑德坤是排行最后的老幺,却是最有出息的一个。

  1907年5月6日,郑德坤生于鼓浪屿。父亲是英华书院舍监,近水楼台先得月的郑家四公子,在校学习自然是名列前茅,否则会给家族丢脸。但郑德坤绝不是个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与大多数的鼓浪屿孩子一样,他热爱游泳,还喜爱踢足球,是后来华北足球队的中坚。此外,郑德坤还是花式溜冰、猴拳、跳绳的健儿,是后来燕京大学花式溜冰的首倡者。

  1926年,郑德坤在英华中学当了一年老师之后,赴北平读燕京大学。郑德坤最初的专业跟考古学毫不相干,他的夫人黄文宗说他开始学的是医学预科,另一篇关于他的文章说他学的是地质学。还有一种说法,说是郑德坤小说写得好,他的同乡、著名作家许地山读了他的小说,觉得郑德坤在文学方面真是个可造之才,于是劝说他改读中文系。其时,燕大中文系名师云集,人材济济,拥有许地山、顾颉刚、郭绍虞、郑振铎、朱自清、容庚、黎锦熙等这样赫赫有名的大家,具有很浓厚的学术研究氛围。郑德坤浸润于其中,熏陶于其间,学养自然深厚。

  1930年,郑德坤毕业于燕大中文系,一年后获硕士学位并留院当研究生,从事校读《山海经》及《水经注》工作,并研习古物鉴赏。此间,郑德坤跟随容庚、顾颉刚等到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搞田野调查,从此与考古工作结下不解之缘,成为中国第一代人类学考古专家。


执教厦大续写育人新篇


  鼓浪屿笔山路7号老宅,白色、抹灰、无廊,规则的长方形,在以红砖丹瓦,高拱宽廊为主调的别墅群中显得有点特别。郑德坤1933年回厦大任历史系主任时,就住在这幢与校长林文庆家一墙之隔的房子里。该房现居者、“三一堂”歌颂团顾问郑毅训,就是郑德坤的侄儿。郑毅训告诉笔者,林文庆早年在新加坡与郑柏年相熟,两人都热心于社会改良。因此,两家比邻而居看来绝非偶然。

  1933年,郑德坤应聘厦大,讲授中国文化史及中国通史,并创办中国文化陈列所,主编厦大学报,还写了篇《厦大校址考》。

  据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厦大教授庄为玑回忆,1930年开始就读于厦大历史系的他,受郑德坤影响甚深,视其为自己“早年的学术引路人”。庄为玑是这样谈及郑德坤的:“他秉承他的导师顾颉刚先生的遗教,视方志和族谱为史学尚待开发的两大金矿,并以此引导我从事方志研究。1935年至1936年他推荐我的两篇论文《方志改革刍议》和《泉州方志考》在《厦门大学学报》上发表,奠定了我从事方志研究的基础,使我终生致力于泉州学的研究。尤其是1936年郑教授担任母校文化陈列所所长时,和林惠祥教授一起带我发掘泉州体育场唐墓,使我学会运用考古学方法印证订补文献中的记载与阙讹,为我后来的史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如今,厦大图书馆所藏郑德坤1980年在香港出版的《中国历史地理论文集》,正是他本人赠与庄为玑的,庄又赠送给母校。郑德坤在厦大续写育人新篇,堪称是其父英华教育理念的延伸。

  此后,郑德坤继续书写辉煌篇章。1938年,他到哈佛大学攻读考古学及博物馆管理,1941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到四川华西协和大学任教并主持该校博物馆,著有《四川史前考古》,被誉为“四川考古学之父”。他1947年曾赴剑桥、牛津讲学,1951年受邀到剑桥大学任教至1974年。退休后,他又应邀到香港中文大学,出任文学院院长一年、副校长两年。1978年于香港中文大学创办“中国考古艺术研究中心”,他任首届主任。1979年第二次退休,但仍被邀请出任中国文化研究所义务主任,直到1985年末因健康原因真正退休。2001年4月6日,94岁的郑德坤安然逝于香港。


珠联璧合子嗣成才


  郑德坤足以告慰英华父亲的,还有他于1934年娶了鼓浪屿名门黄氏之女黄文宗为妻。两家结亲可谓门当户对,珠联璧合。

  黄文宗是厦门名士、淘化公司创始人黄廷元之女,由于上一代人既是朋友又是生意伙伴的世交,她与郑德坤自幼青梅竹马,长大后又成为燕大同学。当年,黄文宗在燕大攻读心理学,成绩优异,风姿绰约。本来,郑德坤是想为哥哥郑成坤做“红娘”,不想自己却倾心佳人,情不自禁,坠入爱河。那时,郑德坤常骑一辆漂亮的自行车,载着南国佳人飞驰于美丽的校园,不知吸引了多少羡慕的眼神。黄文宗多才多艺,优雅贤淑。她酷爱金石考古之学,又写得一手好散文,夫妇俩70多年的共同人生,都在她的散文集《流浪》中娓娓道来。

  郑德坤有忠训、正训和川训三子,分别是边缘学专家、香港“淘化大同”董事和威尔斯大学教授。这是郑氏家族的鼓岛教育传奇续篇。

相关链接

  英华书院为何人才辈出

  撰文/詹朝霞

  1898年,戊戌“百日维新”以失败告终,允许开办西式学堂是这次变法的仅存硕果。就在这一年,鼓浪屿发生了几件颇有意思的事情:中国第一家幼稚园怀德幼稚园创办;闽南地区第一家近代医院救世医院成立;还有就是号称“中西学堂”的英华书院问世。

  1898年2月,基督教伦敦公会山雅谷牧师,在鼓浪屿荔枝宅附近创办以“诚与智”为校训的英华书院,又称“中西学堂”。

  英华书院学制模仿英国高初级学制(高等学堂及初级大学预科二年),课程设制分为基础、商业和科学三种。除四书五经等中文教材外,其他课本都从英国购买。教师大都为英国人,除中文课外,上课一律用英语,所以学生的英文程度很高,部分毕业生可以免试升入英国和香港的英办大学。即使在1928年后,英华书院呈请教育部立案,改称“英华中学校”,学校依然规定上午授英文,下午教中文。实施全英文教学,使学生拥有全球视野并能与老外可以进行零距离的无障碍交流,这是当年鼓浪屿莘莘学子走向世界舞台的助推器。

  此外,对于体育概念的引进和实践,特别是足球的兴起与发扬光大,也使学校别开生面,生气勃勃。英华足球队成为当时闻名遐迩的绿茵劲旅,经常在番仔球埔(今鼓浪屿人民体育场)与岛上的洋人球队比赛,引得居民时常围聚观看,被称作是中国现代足球的萌芽。所以,英华书院的学生,不仅英文很棒,身体也都很健壮,足以应付出国求学过程中的艰苦磨炼。 

(资料由洪卜仁先生提供,郑柏年全家福照片由郑毅训先生提供,特此鸣谢!)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柔嫩鲜美三文鱼 唇齿间的缠绵滋味

八闽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