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知无畏的

—————全民输液

发改委最近透露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在西方国家,输液是仅对急救患者、重症患者和不能进食的患者使用的“最后给药方式”;而在中国,输液简直成为一种就医文化,好像不输液就治不了病。

 
·中国输液泛滥 医院称“迫于生存压力”

天气寒冷,感冒的人多了,像这样的画面在医院当中就是再寻常不过了,有人非常形象地把这样的场面称作是“吊瓶森林”。人们原本是在追求健康,但是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行为本身恰恰是在威胁着自己的健康,而且是一个长久的威胁,今天我们关注这个问题。【详细】

 
·医院劝告少输液 患者大多不买账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己设计制作公益海报,劝告进发热门诊看病的患者:“静脉输液不等于好的快”,但四天过去了,宣传效果甚微,该院发热门诊平均每天每患输液0.44瓶的现状并未得到改善。院方昨天无奈表示,很多患者根本不听医生的建议。【详细】

 
·儿科输液排长龙 患儿家长连叫苦

孩子患病“吊盐水”,需排队等候五六小时,如此状况并不鲜见。近日,记者从本市几家三级儿科医疗机构获悉:随着申城气温新一轮的波动,大医院儿科再遭遇“爆棚”。与门诊、化验相比,输液室内等候时间更长,不少家长异口同声抱怨,“上午看的病,到傍晚才能吊盐水。速度这么慢,孩子小病也拖成了大病。”【详细】

 
·中国养殖业用抗生素惊人:鸡拿药当饭吃

河北保定的朱师傅在当地一家规模较大的养鸡场做饲养员已经有五年多了。每天,他都会戴着像防毒面具一样的口罩,进入到臭气熏天的养鸡场内进行投食和消毒等工作。朱师傅说,小鸡一般养到三四个月以后,就被送到这里,关进一个个狭小的笼子。【详细】

 
 
中国人生病经常“被输液” 背后暗藏巨大利益链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在中国早已被颠覆。各方利益驱动下,中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输液大国”。哪怕换一个瓶塞——都意味着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市场。

 
 
·输液将药物直接送进血液,满足患者急功近利心理  

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中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的标准。与之还有一个相关数据,中国人的抗生素用量是美国人的10倍。这个数据公布后,卫生部说不准确,说从生产环节统计没有那么多,但这个数据采集于医院的使用环节,反而更令人信服。中国人生病特别喜欢输液,其实是一种“被输液”。输液被医生美化成见效快的医疗手段。殊不知在输液过程中,孕藏着难以估量的风险。医生的穿刺、滴速、注射液质量、输液器质等等,这众多的环节中只要有一个发生问题,就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有数据称,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有8成以上属静脉输液引起的。【详细】

无知无畏的过度输液 知情人曝血托利益链 血站不存在用无偿献血盈利
 
 
·中国抗生素使用率超英美3倍,成输液兴盛推手  

输液在中国的普及是跟抗生素的滥用分不开的。在中国购买和使用抗生素的门槛非常低,长时期以来人们已经习惯了把抗生素当做家庭的常备药,以至于稍有头疼脑热人们就要使用抗生素。有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生素医院内使用率是30%。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院内使用率是22%-25%,近5年在中国医院的使用率在67%到82%之间。【详细】

 
 
 

国家发改委关于中国人“一年人均输液8瓶”的统计数字一出,举国哗然。曾几何时,输液似乎已取代了打针、吃药,成了治疗的代名词。眼下正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季节,记者在儿童医院看到,抱着孩子排队输液的家长组成了一条令人瞠目结舌的长龙,而这样的情景在本市各大医院都可以看见。

 
 
·输液“搭起一个收费平台”  

"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世界卫生组织用药原则,在中国早已被颠覆。各方利益驱动下,中国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输液大国"。 美国国家药监局早在2007年就曾发出警示,两岁以下的小孩,原则上不使用抗感冒药。至于通过输液治疗感冒,在美国更是难以想象。输液"搭起了一个收费平台",拉动了相关产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利益链。【详细】

 
 
·输不输液到底谁在做主?  

2009年中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中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瓶的标准。与之还有一个相关数据,中国人的抗生素用量是美国人的10倍。这个数据公布后,卫生部说不准确,说从生产环节统计没有那么多,但这个数据采集于医院的使用环节,反而更令人信服。中国人生病特别喜欢输液,其实是一种“被输液”。输液被医生美化成见效快的医疗手段。殊不知在输液过程中,孕藏着难以估量的风险。医生的穿刺、滴速、注射液质量、输液器质等等,这众多的环节中只要有一个发生问题,就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有数据称,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有8成以上属静脉输液引起的。【详细】

 
——医院劝告患者少输液

人民医院在感染门诊部贴出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自己设计制作公益海报,劝告发热门诊看病的患者:“静脉输液不等于好的快”,但四天过去了,宣传效果甚微,该院发热门诊平均每天每患输液0.44瓶的现状并未得到改善。院方昨天无奈表示,很多患者根本不听医生的建议。【详细】

 
——去医院就一个“贵”字

带牛牛去打预防针时,看到社区在办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询问了一下,儿童也可办理,每年财政补贴50元,个人缴纳60元,即可享受住院费用报销70%的社会保障。有这样的好事,当然不犹豫,赶快填表让宝宝入保险,这样一来减轻不小的药费负担。【详细】

 
——中国人的输液迷信

即使输液,美国医院也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如设备必须彻底消毒,使用一次性针具等。美国甚至没有“退烧针”,一般提倡非药物疗法,像休息,加强营养。很多美国人得知中国人感冒发烧动辄就要输液之后表示相当惊讶,因为当他们病了的时候,医生只是说多休息多喝水。【详细】

 

显然,感冒发烧这样的小病绝大多数没必要通过输液来解决。中国人治病对速度和效果急功近利的追逐,其实是建立在一种中国特色的医疗体制的背景下。如今误导已经造成,而且“医”和“药”之间的利益同盟使让种输液迷信依然在延续。在这种情况下,一份国家用药分级规范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