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新出炉的四川会展业十二五规划,提出构建“一核、两极、三带”的会展业发展空间格局。
一核 指成都市,以发展大中型展览和会议为主。
两极 指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九寨沟和西昌,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的会议目的地。
三带 即着力建设成都平原会展城市群、川南会展城市群、川东北会展城市群,重点发展会议和节庆活动,适度发展中小型专业展会。
“成都将规划建设50万平方米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其中,一期室内展览面积20万平方米,二期30万平方米,现在正在前期的审批和选址过程中,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明年就可以开工建设,争取2013年完成一期工程。”6月13日,在《四川省“十二五”会展业发展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四川博览事务局副局长杨庆龙透露。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建成后,西博会主展馆可能会移师该处。
目前,全省已建成17个专业展览馆,总建设面积才30多万平方米。现在的西博会主展馆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展馆总面积为10万平方米。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建设可谓四川会展业“十二五”期间的大手笔之一。
72亿元:四川会展业2015年目标
目前,全国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一级会展中心城市,初步形成三大会展经济产业带,即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会展经济带,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会展经济带。四川周边省市也在全力打造亚欧博览会、东盟博览会等大型展会,给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会展业带来压力。
另一方面,四川会展业也有机遇。《规划》列出五大机遇:中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的加速发展时期,新一轮国际国内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成渝经济区的建设实施,国家以“内需为主”经济发展战略转型以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深入实施。因此,有条件“尽快跻身全国会展城市第一梯队,打造亚洲乃至世界会展名城”,杨庆龙说。
《规划》提出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全省展览场次年均增长率达到15%,展览面积年均增长率15%,会议场次和参会人数年均增长15%以上。培育壮大10—15个品牌展会,培育2—3个本土品牌展会进入国家级展会行列,力争每年有1—2个大型国际性、国家级经贸展会在四川省举行或落户四川省。
到2015年,实现全省会展业直接收入72亿元人民币,拉动经济社会效益力争突破500亿元人民币。
西博会:西部开放最重要平台
《规划》明确提出要把西博会打造成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最大窗口、最重要平台。要充分发挥西博会首脑外交平台、投资促进平台、贸易合作平台和西部合作、东西合作、中外合作载体作用,坚持经济和外交、贸易与投资、内贸和外贸、商品贸易与服务贸易有机结合,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影响世界。
“会展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在众多的博览会中,西博会想要胜出,必须在体制、联动、合作等各方面有一系列的创新,办出自己的特色。”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会展管理系主任罗秋菊表示,西博会对于成都以及四川形象的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巨大。
均衡布局:“一核”、“两极”、“三带”
四川省会展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展馆、专业办会企业和相关人才都高度集中于成都市,成都市每年主办的展会数量占全省的80%以上。《规划》提出,构建“一、二、三”的会展业发展空间格局,即:“一核”集聚、“两极”联动、“三带”发展,形成层级分明、各具特色的全省会展城市体系。
“一核”指成都市,以发展大中型展览和会议为主,突出国际化。“两极”指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九寨沟和西昌,发挥资源优势,突出旅游带动,打造集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的会议目的地。“三带”,即着力建设成都平原会展城市群、川南会展城市群、川东北会展城市群,重点发展会议和节庆活动,适度发展中小型专业展会。
“会展业发展的途径很多,只要在发展过程中将自身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才资源等,同会展业发展规律相结合,借鉴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四川有条件发展会展业的地市州可以走出一条与成都不同的路径来。”上海交通大学会展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过聚荣说。
关键字:四川 会展 目标 收入 凤凰网
编辑:邓兴玉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商讯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