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1995年
李少平通过公选出任四川省高院副院长,时年39岁
2005年
高宁通过公选出任内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不到37岁
2009年
元方通过公选成为当时四川最年轻的副市长,不到36岁
2010年
张荣通过公选成为团省委副书记,时年34岁
2011年5月16日,原四川理工学院人事处长鲁飞正式到宜宾学院赴任,他的新职务,是宜宾学院副院长。
至此,参加2010年四川省公选副厅的16名拟任人选,全部到任。今日《四川日报》刊登《四川省统筹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任职公告》,宣告四川省2010年统筹公选副厅级领导干部工作圆满结束。
自1995年以来,我省开展了7次公选副厅工作,省内外已有117人通过公选走上副厅岗位。
纵观历年公选副厅,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新任副厅的年龄“底线”正在不断突破,没有最年轻,只有更年轻。
今年4月2日,四川省委组织部发布2010年公选副厅的拟任名单,生于1976年10月的张荣就任团省委副书记,成为我省首位通过公选走上副厅岗位的75后。
34岁的张荣并不是公选副厅角逐中最年轻的参与者。2009年,共有121人进入面试,其中年龄最小的为33岁。2010年,276人通过资格初审,其中年龄最小的报考者仅30岁。四川公选副厅工作,开始有了80后的身影。
回望始于1995年的历次公选,现任天津市高院院长的李少平,参与了第一次公选副厅。1995年12月,李少平通过公选出任四川省高院副院长,从正处步入副厅,时年39岁。
10年后,2005年四川公选大幕再度开启,生于1969年5月的高宁,成为当年最年轻副厅。参加公选前,高宁任内江市政府副秘书长,通过公选后出任内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时,不到37岁。
2009年,四川面向海内外公选副厅,2010年公示的23名拟任名单里,1974年9月出生的元方引人注目。元方来自西安航天基地,他通过公选成为当时四川最年轻的副市长。2010年4月26日,元方出现在广元市的领导干部见面会上,引发各方关注。
“当年不到36岁的元方脱颖而出,说明四川省在选人用人方面既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又不拘一格,选人用人公信度高。” ——网友“秦汉雄风”
女市长“从基层走来”
■雅安市副市长吕芙蓉
2010年,四川在全省公选副厅,党政序列选出2名女性副市长,原内江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吕芙蓉和原遂宁市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涂虹步入公众视野。今年4月12日,省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通过8名公选副厅干部的任职通知。吕芙蓉拟任雅安市副市长。
6月3日下午3时,吕芙蓉奔波在工作的路上,这位曾在乡镇工作过的女市长如此笑言自己的优势:“我在乡镇、县、市都工作过;科技、商务、民政、组织部也都干过,工作经验还算丰富。”
5月5日,雅安市第二届人大常委会33次会议任命吕芙蓉为雅安市副市长,分管商务、科技、人口计生、外事台办侨办和档案保密等工作。到雅安报到的第2天,吕芙蓉前往北京参加了市长研修班的培训,直至5月26日。到目前为止,她在雅安工作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周多,但感觉比原来忙了很多,“我感受最深的是这里加快发展的势头非常强,干部很务实。”从内江商务局的一把手到分管多个方面的副市长,吕芙蓉坦言工作的确有压力。她和所有参加公选的副厅一样,将有一年的试用期:“我相信雅安的工作通过大家努力能够完成,我自己也能做到合格。”
站上舞台的都是成功者
■宜宾学院副院长鲁飞
2010年公选结束后,共有16名拟任副厅人选。2011年5月3日,四川省政府第81次常务会议上,通过对鲁飞的任职通知。
5月16日,鲁飞正式到宜宾学院赴任。他是参加2010年公选最后一位宣布任命的副厅干部。
从四川理工学院人事处长到宜宾学院副院长,在高校工作长达28年的鲁飞,如此评价四川公选副厅工作:“这是干部选拔上一次很好的改革,对愿意立志从事某项工作的人来说,提供广阔的舞台,也提供了机会。能够站上舞台的,都是成功者。”
到任两天后的5月18日,鲁飞出席了宜宾学院大学生自办心理健康教育电视栏目《心旅驿站》的开播仪式。对分管学院学生工作、安全工作与外事工作的鲁飞而言,未来一年试用期中,最重要的两个字是“责任”。“组织上对我们有信任、有期待,所以责任是第一位的,荣誉与祝贺都是次要的。”
6月4日,端午小长假,鲁飞还在宜宾学院工作:“这很正常,学院工作有自己的特点,假期学生工作、安全工作很重要。新的单位,最重要的是把心融入。”
公选前未来过四川
■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于丽
2009年,四川首次面向海内外公选28名副厅干部,最终的拟任名单中,共有23名人选,其中11名来自省外。原江西省新余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局)党组书记、局长于丽,是11人中惟一的女副厅。她的新职务,是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6月5日,于丽办公室的灯还亮着。2009年公选副厅前,35岁的于丽从未来过四川:“四川组织工作在全国很有名,经过2008年地震,我对四川的关注也越来越多,我喜欢这里的历史、人文。”
2009年8月,尚在江西工作的于丽,从网上得知了四川公选副厅的消息:“思考了一两天,我就报名了。”于丽生平最崇拜的人是诸葛亮,她最震撼的事情是2008年地震时从新闻报道中看到的一切:“这是一个充满了智慧与大爱的地方。我是党史研究生毕业,专业非常对口,有很浓的兴趣。”
从东部到西部,从地市工作到省级部门,从新闻出版转向到党史部门工作,从部门一把手到副职的角色转换,于丽说自己更多地选择了感觉的适应、心理的适应,“很快就适应过来了,组织对我们很关心,刚来就先办了个培训班。”
四川法官调任天津
■天津市高院院长李少平
1995年,四川开始了第一次公选副厅工作。时任四川省高院刑一庭庭长的李少平,报名参加公选,并通过公选成为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
2008年1月,李少平任天津高院院长,成为一名副省级干部。
5月28日,天津市举办全市法院司法警察第四届专业技能比武,天津市高院党组书记、院长李少平宣布比武开始。
公开资料显示,曾在山西当过知青的李少平,从政经历从四川开始,也在四川逐渐成长。
1988年1月,曾在西南政法学院任法律系教师的李少平,任四川省高院干部。1995年参加公选前,李少平历任省高院副处级审判员、研究室副主任、正处级审判员、刑一庭庭长。1995年12月,李少平通过公选成为四川省高院副院长,2000年11月,任四川省检察院副检察长。2003年1月,李少平出任省高院院长、党组书记。直至2007年12月,调任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党组书记。2008年1月,李少平当选为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四川公选副厅
重要历程
1995年
四川首次公选副厅
2005年
四川第5次公选副厅,采用创新的“8+3”模式
2009年
四川第6次公选副厅,首次面向海内外进行公选,11名省外考生出任副厅
2010年
四川第7次公选副厅,“8+3”模式变革为“3+3”模式。试行大评委制,请来160名群众评委
记者 吴楚瞳
凤凰 四川 干部 公选
编辑:张文学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商讯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