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备受关注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昨日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该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展望到2020年。该规划指出:成都要继续推进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特色农业,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大都市。
五大定位
带动西部促进全国
1、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2、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3、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4、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5、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发展目标
城乡协调人民更富
2015年
建成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经济中心,初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格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2%。
2020年
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基本形成区域一体化格局。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000元,城镇化率达到
总体布局
双核五带带动全区
2个核心
以成都、重庆为核心,加强重庆、成都城市之间的资源整合,双引擎带动发展。
5条发展带
沿长江发展带:乐山、宜宾、重庆等地;成绵乐发展带:绵阳、德阳、成都等地;成内渝发展带:成都、资阳、内江等地;成南(遂)渝发展带:成都、遂宁、南充等地;渝广达发展带:重庆主城区、广安、达州等地。
重点产业
农、工、服务业并举
4大现代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林果花卉业
8大主导工业:装备制造业、汽车摩托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民用航空航天产业、冶金和材料产业、化学工业、轻纺工业、医药工业
6大现代服务业:物流业、金融业、科技服务业、商贸会展业、旅游业、休闲娱乐业
成都发展要点 城乡一体全面现代化
核心目标 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大都市
发展内容 继续推进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特色农业,提升交通、通信、金融、商贸物流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优化人居环境。
4大措施
1、合理划分中心城区和周边区县功能,拓展发展空间。
2、提升中心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增强文化影响力,提高城市品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建设高端产业集中、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
3、规划建设天府新区,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循环经济,加快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下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4、完善周边区县配套服务功能,以开发区为依托,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集聚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现代农业,加快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公路沿线城市建设。
专家点评
辛文
四川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优势互补整体更具活力
成渝两地的合作是一种双赢,是很明显的优势互补。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将成渝经济区视为一个整体进行布局规划,是更深刻的整合。成渝互通有无的力度、相互借势的广度将达到更高层次,将迸发出更大的活力。
林凌
四川省社科院学术顾问、原副院长
关键在于打破行政藩篱
成渝经济区发展的关键,在于两地间打破行政区划藩篱,建立利益均分机制,统一财政政策,合理、科学调整重大产业项目。成渝经济区将从体制上加快成渝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央对此也将有配套措施和政策支持。
盛毅
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
产业分工应更关联互补
两地要在更大的广度和深度上互通有无、相互借势,应形成关联性和互补性较强的产业分工。政府应充分运用政策支持,形成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优势产业、政策配套、人才交流等全面的优势互补,形成良性融合的局面。
关键字:天府新区 成渝经济区 国家 规划 凤凰网
编辑:邓兴玉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编辑:夏 茁
|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商讯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