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凤凰卫视
 
共创共享 激发社会前行的内在活力
2011年04月01日 14:59成都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在今年的全市两会上,无论是“十二五”规划,还是政府工作报告,都把加强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生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回看几年来,成都市不断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提高城乡群众的安全感、宜居感和便利度;完善城乡一体户籍管理,加速社会公平化进程;完善基层治理机制和健全社会组织发展机制,激发城乡群众共建家园的内在活力……一脉相承的举措、一以贯之的坚持,都是为了让城乡居民享有更加平等的社会权利,享受更加均等的公共服务,让广大群众成为城市发展、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分享者,真正实现“共创共享”。对于这一点,来自城乡各地、社会各界的代表委员有着深刻的感受。
  
  环境改善 让老百姓感受天蓝水清
  
  谈到成都环境质量,市人大代表王文斌最有发言权。作为成都市环保局局长的他,这是他的工作更是他的使命。对于成都环境质量的改变,王文斌聊起了“东郊”。以前的城东,几大电厂云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了最真实的写照,老百姓更是怨声载道。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几大电厂先后让路“环保”,退出了历史舞台,再加上作为城东最大污染源——嘉陵电厂的事实关停,更是让那里的环境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城东,“灰色空间”已经不再,取而代之的是高楼林立。老百姓说,“现在我们再也不怕开窗了。”
  
  “老百姓的切身感受,是对环境改善的最好褒奖。”王文斌告诉记者,近年来,成都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这些都离不开在“十一五”期间,我市重拳出击开展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完成了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实现了污水处理厂的乡镇全覆盖,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城乡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升。
  
  王文斌说,如果说“十一五”期间,主要是进行污染治理设施的基础建设,夯实环保“家底”,那么“十二五”期间,则会通过环境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整个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王文斌说,今年将试点排污权交易,推行流域补偿政策,用环境经济政策“紧箍咒”,“加码”各地污染治理的力度。同时,精细化的污染治理也是下一步的重头戏。今年将实行机动车IV标准,加大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应急水源建设等,多管齐下深入推进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让成都的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我们不仅要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建设‘筑牢’最坚实的环境防线,更要让生活在城市里的老百姓感受到更多的蓝天,喝上更干净的水。”
  
  社区配套 让市民居家生活更方便
  
  出门不远,就是方便的菜市场;城市街头,到处是星罗棋布的怡人小绿地——这种既方便又宜居的城市是每个人都向往的。随着我市公共以及市政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这些都将成为现实。
  
  市政协副主席、市建委主任黄平向记者介绍,按照工作安排,今年该委将全面提升社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管理水平。今年我市将贯彻《成都市公建配套设施规划导则》,加快四大新城配套建设,建成37个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积极探索城市新区商业配套建设模式,启动8—12个居住区综合服务体、特色商业街区项目建设;形成核心商业圈、居住区综合服务体和社区商业服务网点三个层级的商业配套体系。与此同时,加强报建审核、综合验收环节控制,将行政处罚与房地产开发信用体系及招投标市场准入机制相结合,确保建成一个小区,配套好一个小区,运行使用好一个小区,提升城乡宜居水平;开工建设的360个公共配套项目力争完成241个。今年我市还将在中心城区新增25个街头绿地和小游园,继续配套设置菜市场、幼儿园等公共设施。
  
  今年,我市将基本完成沙河堡综合客运枢纽项目建设,启动火车北站扩能改造建设;加快重要节点立交化改造建设,一环、二环、三环、外环等主要道路的立交开工12座,完工10座;完成50座人行天桥前期准备工作,建成20座;加快轨道交通建设……
  
  户籍改革 带给城乡居民平等权利
  
  今天起,成都市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将并轨接续城镇职工5项基本社会保险。在两会的会场上,市政协委员毛迪瑜讲述了一个“期盼”的故事。“成都市全域成都统一户籍的消息一经媒体报道,很多农民都兴奋了,大家开始数日子,等着4月1日来临,并轨办理综合社保。”
  
  身为邛崃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邛崃市社会保险局局长的毛迪瑜,最近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忙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向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并轨的准备工作。“我们每天都能接到一二十个电话,询问户籍制度改革前后的区别,有个人打来的,也有企业咨询的,这对农村居民尤其是进城务工人员来说,是件大事。”
  
  “过去农民工总觉得低人一等,就因为社保等多方面的待遇与城里人不一致。”毛迪瑜说,除了社会保险和就业,成都此次户籍改革,在住房保障、政治权利等各方面均强调了城乡平等,这让农民工特别高兴。“改革后,非城镇户籍的居民也能像城镇居民一样每个月都拿养老金,住院报销、门诊费用等福利都比以前要优越,这相应提高了他们的养老生活水平。所以,大家十分期盼这一天的到来!”
  
  户籍改革为农民工带来了更高的福利保障,也对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保险金额提出了更高要求。毛迪瑜笑着说:“我们为此专门做过调研,发现企业都非常愿意并轨之后多缴纳一些职工的保险金,他们觉得这是提高福利的好事,有利于企业的用工稳定。”
  
  社会建设 激发城乡群众的内在活力
  
  “全市孤寡老人有25000多人,这几年全市投入几个亿,改善农村五保老人的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这点我感触非常深。”市人大代表、市民政局局长杜开宗从农村五保老人的供养谈到了全市的养老问题。他说,到去年底,全市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202.79万,占总人口的17.65%。也就是说,每5.6个人中,就有1人是老年人。针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我市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大老年人权益保障的力度。而在“十二五”期间,我市还将加大对养老事业的投入,特别是要解决好社会化养老这道题。
  
  “养老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与社会的互动共进。”杜开宗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服务型政府不再是事无巨细地包揽一切,而将更加注重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发挥作用。我们要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体系,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兴建养老机构的积极性,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从而解决老人尤其是“空巢老人”吃饭难、看病难和自理难等问题,让老年人安享舒心、幸福的晚年生活。
  
  除了社会化养老问题,城市发展、社会建设,无不需要激发城乡群众的内在活力,需要培育更多可以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社会组织。杜开宗透露,下一步,我市将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社区服务等各类社会组织,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扩大无业务主管单位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健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鼓励相关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科技、法律援助等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公民素质的服务活动,团结凝聚群众参与社会建设。本报记者 李影 袁弘 李凌翌 陈瑾
  
  报告摘要
  
  提交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2010年,全市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就业社保全面提升,教育卫生加快发展,科技文化不断进步,社会管理切实加强。
  
  积极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办法,初步建立覆盖城乡的物业管理服务体系,为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奠定了基础。
  
  提交审议的《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提出——
  
  “十二五”时期,我市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均衡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和公共服务能力提升,深入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 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