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广州“两会”上,公务车管理改革成为一大焦点,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此提交建议和提案。昨日,广州市纪委在官方网站上公开了对其中3份相关建议的回复。
据透露,广州市今年将建立定期公示公务用车运行情况制度,届时,每辆公务用车的里程和各种费用,违规使用公务用车的次数、里程和处理情况都将公开。公示范围则将从用车单位领导班子逐步向中层干部、全体干部扩展。
据透露,市纪委组织制定了《广州市加强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现正在广泛征求意见,预计今年三季度可出台。
焦点1
公车能否贴标签?纪委:群众反感特权象征
“公车私用”如何加强群众监督?不少网友和韩志鹏等多名委员曾建议,现在公务车、私车难以辨认,应该在公务车上贴上标签,可以方便市民监督。如,凡公务车车门像出租车一样喷上单位名称,并标上监督电话等。
对此,市纪委在回复中表示,广州市在上世纪90年代曾对公务用车进行标识,但由此滋生出“特权车”问题,群众对此比较反感,认为标识是“特权的象征”。为规范行政行为、防止以权谋私等问题,中央对公务人员(含执法人员)的着装以及公务用车(含执法用车)都有规定。
不过,广州市纪委也表示,对于该项建议,市纪委将积极向上级部门反映,进一步探索有效的监督管理方式。
据介绍,近年来,广州围绕加强公务用车的使用管理工作,积极探索加强公务用车管理的途径。去年,全市公务用车实现“零增长”的目标。
焦点2
货币补贴比监控好?纪委:货币补贴标准难定
治理“公车私用”顽疾,是采用货币补贴方式好,还是采用目前广州正在推行的GPS监控模式更有效,一直存在争议。广州市人大代表卢启明就明确建议,公务用车应该实行货币补贴。
对此,广州市纪委表示,广州分别采用过两种方法在进行试点。一是以黄埔区为代表的加装GPS和身份识别系统,限制公车私用;另一个则是天河区的货币化交通补贴。
“虽然目的都是管住公务用车,但货币化存在标准难定,不同工作岗位交通需求不一等问题。”市纪委表示,目前广州正在建立公务用车使用管理系统,黄埔区在试点过程中,300多辆公务用车的使用费用节省了24%,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
焦点3
成立专门监管部门?纪委:用车情况定期报送
市政协委员苏忠阳建议成立公务用车监管部门。
广州市纪委表示,在今年3月下发的《方案》中,已经明确成立了广州市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统筹部署、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全市公务用车的使用管理工作,重点对市管干部用车情况进行监督。各单位主要领导为本单位加强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单位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各单位公务用车管理机构负责本单位公务用车管理工作,定期向市公务用车使用管理领导小组报送公务用车运行和管理情况。
目前正在征求意见中的《暂行办法》明确了公务用车使用的适用范围、管理原则、监管办法以及责任追究等具体要求,对故意和恶意逃避公车管理系统监管、擅自违反规定私用公车、未按规定对公务用车运行情况进行公示、报销非本单位公务用车费用等违规行为的,对有关责任人和单位有关责任领导都要予以责任追究。责任追究将视违规行为的情节轻重,由单位领导和责任人在单位口头检讨、书面检讨,直至由纪检监察机关进行党纪政纪处分。
□南方日报记者 陈邦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陈邦明 编辑:王妙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