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文学月活动“融合与创意——当文学遇上影视”在798举行
商业
商业 > 正文

十月文学月活动“融合与创意——当文学遇上影视”在798举行

10月29日下午,由《十月》杂志主办,儒意影业、盛世肯特、机遇空间协办的“融合与创意——当文学遇上影视”活动在北京798机遇空间举行。作为第四届十月文学月主体活动之一,本次活动聚集了作家、编剧、导演、制片人等20余位业内嘉宾,相聚北京798机遇空间共话文学与影视的融合与创意。

(嘉宾:陈东捷)

主办方代表十月杂志主编陈东捷在活动开场致辞时谈到,文学和影视是两个独立的艺术门类,同时又有很多交集、关系密切。本次活动邀请著名导演、制片人、影视文学策划人、影视剧作家、作家,就文学与影视的交流、转换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充分发掘两者之间互相促进的潜力和可能,为创作反映时代变化的伟大影视、文学作品,勇攀艺术高峰提供切实的助力。

(嘉宾:林苑中)

作家、出版人、儒意影业副总裁、盛世肯特CEO林苑中在致辞时呼吁大家共同发力,无论是从内容源头的孵化,还是后期的宣发推广,一起完成小说到影视的融合创新,制作出更多经典的艺术作品。据悉,盛世肯特以首创的“纸电音影”宣发新模式,策划出品了《北平无战事》《纸牌屋》《敦刻尔克》《荆州杀》(张艺谋电影《影》原著)等影视星书,达到“纸质书”+“电子书”+“有声书”+“电影”的有效联动,协助影视方宣传推广。

著名主持人、中央广播电台十佳主持人马宗武,主持了研讨。

围绕文学作品如何与影视有效转化与融合,与会嘉宾结合自身从业经验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探讨

(嘉宾从左到右:马宗武、全勇先、赵大河、肖亦农、石一枫、吕铮)

著名作家、编剧全勇先认为电影作品的灵魂是文学性。因为人的终极目标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感。另外,影视跟文学区别是,影视作品需要外化,是通过主人公的行为、言语,包括导演运用一些技术手段将精神内涵呈现出来的,不同于文学作品的是,影视作品更加需要一个简单的故事核作为依托。因此,编剧跟作家不一样,作家允许在合乎逻辑的范围里天马行空,编剧则是戴着镣铐跳舞。

作家、编剧赵大河谈到文学与影视的关系是很密切的。一是文学给影视提供了情感力量,影视制作方是十分看重一部文学作品有没有很饱满的情感,这种情感能不能打动人。二是文学作品可能给影视提供了一个人物,影视的故事情节要紧紧围绕这个人物展开,所以文学文本为影视提供的人物往往是故事的核心。一个作品要变成影视作品中间要走很多的路,但在艺术表现的逻辑上,文学与影视的融合是必然的。

著名作家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肖亦农表示小说是影视的母体。优秀的小说在影坛的份量是非常重的。《红高粱》《活着》,都是优秀的作家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文本母体,然后经过导演、演员们的再创作,才能更立体、更形象化,这赋予了文学生命的延展。文学是有温情、有诗意的,我希望影视在基于文学文本改编的时候要保留文学的温情和诗意,让弱肉强食的世界文学化一些、美好一些。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石一枫谈到,他个人比较喜欢影视作品,在好莱坞的电影里可以找寻到十九世纪伟大小说家艺术创作的逻辑。他坦言很欣赏王超导演的作品,比如,《寻找罗麦》《江城夏日》,因为把这些电影改编成小说同样会受到欢迎。因此,文学与影视的关系是互相促进,互相融合,同源共生,而且这种关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深入。作为一位青年作家,他更希望全身心投入写作,不会参与自己作品的影视改编。

作家、词曲作者吕铮在发言时表示,作为文学创作者,他以自己正在影视化的作品《三叉戟》为例,希望自己的作品所传达的世界观、价值观能够与影视制作方在版权交易之前达成一致,从而尽可能地确保影视改编过程中文学文本创作的核心得到清晰地表达。他坦言,现在承担的工作,除了编剧还有原作者,也积极参与整个影视改编的制作流程,小说创作的题材主要还是围绕他所熟悉的公安题材。

部分与会嘉宾围绕着“如何从一部好小说出发,制作成一部好电影”这一话题展开深入交流讨论。

(嘉宾从左到右:马宗武、杨海涛、王超、李冯、梁巍、唐棣)

编剧、导演李冯:国内从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案例比较多,比如,早期影视行业改编余华、莫言的小说,最近这些年改编自网络小说的影视作品频繁出现。这其中有一个固定的逻辑关系,就是一个通过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要叫座,是建立在小说(文本)比较有特点的基础上的。因为小说和电影不一样,电影是一个视听艺术,但是它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还是要从创作者本身(即艺术创作的源头)那里去寻找。

导演、编剧王超:电影、文学、戏剧是共通的艺术表现形式,缺乏诗意电影、文学、戏剧就很难成为一部好的作品。探讨从真正意义上完成从一部好小说到一部好电影的制作的这个话题,则建议作家亲自参与自己的文学作品改变影视的过程。

作家、导演唐棣:小说和影视是两种艺术的形式和载体,好电影如果来自小说的话,这部好小说一定是讲述了一个特别简单的故事,由此切入,才能实现影视制作的完美转化。往往好小说的优势是在于语言文字结构而不是故事,但电影就是视觉语言,因此两者之间转化的过程中则必然存在着一些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剧角映画董事长、电影投资制作人梁巍:电影的核心是导演,电影文本的基础又是小说,特别希望有志写小说的作家好好写小说,同时,呼吁行业内出现更多专业制片公司,可以真正实现从监制层面、制片层面,甚至从投资的层面让文本跟电影能够更好地结合,做到一部好小说变成一部好的电影。

凯视芳华董事长、电影《八月未央》总制片人杨海涛凯:能够改编成电影的小说,不仅仅是好的故事情节,更多的是要有经典的人物、有好的世界观架构、IP层面上应该有粉丝的积累。始终秉承“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原则选择题材、选择作品。

讨论会后,嘉宾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交流与互动。

通过本次活动的深入探讨,大家深切地感受到文学与影视的融合意义重大,前景良好。主办方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吸引优质出版、影视资源,达到培养新作家、挖掘新编剧、发现好作品的目的,从而推动中国影视文学、IP版权运营的良性发展,为传统文学与互联网行业的融合发展找到有效途径。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