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目标13: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气候变化正波及世界上每个国家,不仅扰乱国家经济影响生活,使人民、社区和国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这种影响不仅仅是当下,很可能会持续到未来。气象规律发生变化,海平面正上升,极端气候事件越来越严重,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历史新高。如不采取行动,本世纪的地球平均地表温度升幅可能超过3摄氏度。而受到冲击最大的则是最贫穷和脆弱的人。

当前需要拿出负担得起、可升级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来使国家跨越成为更加清洁和更富有弹性的经济体。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改用可再生能源,并且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排放提高适应性,变化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然而,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不受国界限制,因此需要在国际层面上加强协调,寻求解决方案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向低碳经济体迈进。

为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在巴黎举行的第21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各国通过了《巴黎协定》,该协定于2016年11月正式生效。在该协定中,所有的国家达成共识,致力于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截至2018年4月,已经有175个缔约方批准了该协定,10个发展中国家已经提交了国家适应计划,以应对气候变化。

事实和数据

截至2018年4月,175个缔约方已经批准了该协定并且已经有168个缔约方已经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通报了其首批国家自主贡献。

截至2018年4月,已经有10个发展中国家成功完成并首次提交了国家适应计划,以应对气候变化。

发达国家继续朝着实现到2020年每年联合动员1000亿美元资金用于减排的目标迈进。

通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我们了解到:

自1880年至2012年,全球气温上升了0.85℃。气温每上升1度,粮食产量就下降约5%。从1981年到2002年,由于气候变暖,全球玉米、小麦和其他主要作物产量每年下降4000万吨。

海洋升温,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从1901到2010年,由于升温和海冰融化,全球海洋面积扩大,海平面平均上升19厘米。自1979年以后,北极的海冰面积以每十年107万平方千米的速度缩小。

以目前的温室气体浓度和排放水平来看,到本世纪末,全球气温很可能比1850-1900年高出1.5℃。除非出现某一种情形。世界的海洋将会变暖,海冰将继续融化。预计到2065年,海平面将平均上升24-30厘米,到2100年,平均上升40-63厘米。即使现在停止排放,气候变暖的多方面效应也会持续几个世纪。

自1990年以来,全球的二氧化碳 (CO2) 排放量上升近50%。

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排放量的增长速度高于此前三个十年。

目前,还有可能通过一系列科技手段和行为改变,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2℃以内。

如果在制度和技术上做出重大变革,把全球变暖控制2℃以内的概率就会超过一半。

具体内容

13.1 加强各国抵御和适应气候相关的灾害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13.2 将应对气候变化的举措纳入国家政策、战略和规划。

13.3 加强气候变化减缓、适应、减少影响和早期预警等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加强人员和机构在此方面的能力。

13.a 发达国家履行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承诺,即到2020年每年从各种渠道共同筹资1000亿美元,满足发展中国家的需求,帮助其切实开展减缓行动,提高履约的透明度,并尽快向绿色气候基金注资,使其全面投入运行。

13.b 促进在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建立增强能力的机制,帮助其进行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有效规划和管理,包括重点关注妇女、青年、地方社区和边缘化社区。

*我们认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谈判达成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对策的首要政府间国际论坛。

注:本文摘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