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者初行 中国汽车工业精神之发轫

摘自:凤凰网汽车 发布时间:2013.06.22 返回专题首页〉〉

摘要:自一汽诞生伊始,沉浸在数千年农业文明之中的国人,开始在汽车这样的大工业产业中,看到一种工业精神的发轫成长,并由此影响此后60年间中国汽车工业的走向。

对于经历过千年辉煌文明的中国人而言,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以来的裹足不前,成为近百年来农业文明标榜下的心头之痛。

尤其为辛亥先贤们所痛心疾首的,则是中国人由此缺失的工业精神。自洋务运动起,至历代民族工业开创者的产业救国之路,无不期望在国民性这一精神内核层面为中国带来理性、开放、创新的工业精神。

事实上,在1953年一汽奠基之时,不仅中国汽车工业由此生发,更重要的则是汽车这一大工业代表产业所蕴含的工业精神在中国成为一个产业、一个人群所共同秉承的信念。

前行者的产业救国梦

事实上,中国人接触汽车的时间并不算晚,1901年中国人就第一次看到匈牙利人李恩时(Leine)带来的汽车,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曾在上海招摇过市、引起轰动。

彼时已有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其价值所在,并开始尝试中国人自己生产汽车。早在国民党政府时期,我国的第一辆汽车于1929年5月在沈阳问世,由张学良将军掌管的辽宁迫击炮厂制造。

张学良让当时其所属的民生工厂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李宜春将整车拆卸,然后除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原车零件外,对其它零件重新设计制造,到1931年5月历时两年,终于试制成功我国第一辆汽车,命名为民生牌75型汽车,开辟了中国自制汽车的先河。

此后还有山西汽车修理厂自制的"山西牌"汽车等后继者,但这些前行者无一不是以失败结局。相比之下当欧美国家已经进入批量化、流水线生产汽车的时代,中国仍囿于战争困境,内部始终缺乏一个平稳的汽车诞生环境。

一个共识是,汽车工业是伴随着工业革命以来,大工业时代的尖端产物。自蒸汽机时代无数发明家开始研制不依赖人力畜力的交通工具开始,到1885年,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内燃机汽车,最终1908年四福特T型车在美国诞生,成为汽车史上第一辆在生产线上大量装配的轮汽车。

相比已经实现批量化生产、并且进入美国普通百姓家庭的T型车,中国人认识到,一个缺乏工业基础的国家,无力构建一个如此庞大的工业体系,甚至无力迎接一个工业文明的时代到来,这也成为宋子文成立"中国汽车公司"这样国有汽车公司最终不了了之的原因所在。

但世界的潮流已经改变,无数致力于产业救国的中国工业力量,已经看到汽车工业的价值所在,甚至作为所有工业种类中产业链最长的,其在整个工业文明的行程过程中,必将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国民车与工业精神

到新中国建立之初的1950年代,福特T型车已经在30年前退役,并实现了1500万辆的累计销量,大众甲壳虫和罗孚的MINI轿车也带来了"国民轿车"的世界潮流。此时以通用、福特、大众、罗孚等为代表的国际汽车公司,已经走向了大工业化的托拉斯时代,汽车大亨们掌握着巨额的财富与资源。

也是在此时,仍在恢复二战创伤的日本,已经开始有百赖晋六这样的汽车人,着手打造属于自己国家的"国民车"。如百赖晋六所言,当日本人还过着"靠竹笋和红薯充饥的苦日子",一万个人中间也没有一个人存有轿车的梦想,但他当时就报定一个很平凡的念头:要造出一种取代自行车的小汽车,让普通老百姓一家人出门再也不怕日晒雨淋,不受风雪之苦。

有如此梦想之人,何愁不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工业现状?百赖晋六为日本人打造了第一代微型轿车"斯巴鲁360",也由此开始了日本"国民车"时代。而中国的汽车人,也在寻求苏联援助的基础上,开始在更加薄弱的基础上生发自身的汽车梦想。

无疑,这样的"梦想"就是一种工业精神的最具体体现。心怀不移之梦想,却能以最具理性、创新的精神坚定其实现路径,那些伴随中国汽车工业生发,正在改变历史的中国汽车人,何尝不是怀着类似的恒心,艰难前行在属于自己的汽车之路上?

一个公认的逻辑是,凡是工业现代化强国、军事大国,也都是汽车大国。如美国、日本、德国、法国等等。因为汽车工业关联效益大、产业链条长,它一方面创造了巨额的产值,另一方面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也是其它行业所不可替代的。汽车工业产生一百多年以来,一直被当成工业发达国家的经济指标,在国家实力成长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换句话说,无论是出于建国初期立国自保的军事目的,还是随后发展生产的经济目的,甚至随着改革开发逐步成为主流的私人消费目的,1950年代那些在空白基础上艰难出发的汽车工业前行者,是在为我们开启一段必然历经的工业化道路。

更重要的则是,由此开始,浸润在数千年农业文明之中的国人,开始在汽车这样的大工业产业中,看到一种工业精神的发轫成长,并由此影响此后60年间,中国汽车工业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