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年轻人在一起,都会发生些什么?
你会被TA疯狂安利一些你见都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儿,你会被TA带领着去往你想都没想过的秘密花园,你会因为与TA年龄并不相符的成熟思维感到不明觉厉,更多时候,你只能佩服TA源源不断的创造灵感与永无止境的想象空间。
所以,当“精品电动小车”欧拉选择与年轻人一起搞点事情时,那些不曾见识与想象的脑洞,被这群95后00后描绘、创造甚至实现。这群不按套路出牌的年轻人告诉你,脑洞爆炸,就欧拉!
脑洞一:我花了一辆欧拉的钱,买下了一条地铁!
你是否也会遇到这样的困扰:开车上班早高峰,地铁下班晚高峰。买一辆车不就是为了能让自己在快节奏的城市中,既能随时开始又能全身而退吗?奈何买车一时爽,高架停车场;地铁挤不上,人均撒豆浆。堵车的心中呐喊“我要买一条我的地铁!”挤地铁的心中默念“我迟早会有第一辆车”。
这很矛盾么?其实不然,在这届年轻人眼中不存在选择,我全都要!
这件欧拉共创设计作品,创造性的提出将道路交通与轨道交通相融合,打造出一款“高速轨道车”。在普通路面行驶时,它的形态是一辆独立的小车,当遇到拥堵或其他地形时,便连接上城市高架轨道系统,成为“地铁”中的一节车厢,实现“买欧拉送地铁”这种神奇操作!
其实这个脑洞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真切地反映了出行难题,并结合了现有的公共设施。我们可以发现,现如今高架轨道系统正在许多城市普及,而智能化的交通线路规划也渐渐从服务软件朝配套硬件发展。
这届年轻人的脑洞已经不再只追求高大上的技术与黑科技的单点突破,我们能够从这件作品中看到,当代年轻人已经学会从一个环节思考整个规划。看似创造了这样一辆“欧拉小车”,实则是展现出未来城市交通的高度智能化,从这一点看,的确是欧拉需要的“未来设计”!
脑洞二:我的欧拉是变形金刚!
停车难永远是有车一族的心病,为此欧拉主打的“精品电动小车”概念便是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但对于追求更长轴距,更澎湃动力、更适应多地形驾控的人而言,一辆小车并不能满足他们。诚然,欧拉希望是年轻人的第一辆车首选,也希望成为一辆服务日常生活的家用小车。而对于不满足而言,是否也能够有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欧拉也能变身成为一辆全能小车呢?
看惯了科幻片的年轻人们说,那就造一辆“变形金刚”呗!
这件作品实实在在的将电影画面搬入现实。通过变形的方式,打造可以自由伸展的车轮底盘,使整车拥有了两个形态:低速小巧的摩托形态与高速全能的地形车形态。这两个形态对应的生活场景各有不同,遇到道路拥堵、停车困难、空间狭小时,摩托形态可以更好的适应场景,搭配自动驾驶,在低速下完成一些需要细致的行车行为;而在高速路等宽阔道路行使时,更接近于常规车身的地形车模式可以让驾驶者重拾极速飞驰的乐趣,搭配手动驾驶,提高驾控体验。
从这件作品的脑洞里,我们可以发现与传统设计师所思考的不同,更多的是将造车变成“造驾控”“造生活”。这些脑洞看似天马行空,但的确为我们指出的未来造车的方向——更全面的服务于用户。在这方面,年轻人的脑洞与欧拉一直在做的高度一致。
脑洞三:未来出行,共享欧拉!
在共享单车诞生前,其实我们早就进入了共享出行时代。公交车、地铁,这些本质上是共享的出行方式一直存在与我们生活当中。为何直到共享单车、各类打车软件出现,我们才开始探讨“共享”这个词呢?原因很简单,因为那些是基础设施,而我们习惯了他们功能单调的服务。
但如果,我们能够升级这些基础设施,让它们存在更多可能性,这样的共享是否是未来出行的新方向呢?欧拉共创计划的年轻人们给出了答案。
不同于前面针对车辆本身的脑洞,这件作品思考的更加全面,是对未来出行的全局思考。这个脑洞不仅考虑到了释放城市空间的小巧车身,也考虑到了内涝等制约因素,用分离式的小车与可移动的回收中心体现了“动态交通”的思考,并将无人驾驶、个人私密、清洁能源等新技术加入其中,让整个设计方案更加全面宏观,成为探讨未来出行的成功案例。
欧拉脑洞,与用户始终在一起!
从这些脑洞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这届年轻人对于设计与创造的定义已经完全不输给专业设计师,而且他们更具有优势——跳出设计局限,从用户的上帝视角思考“我需要什么样的欧拉”,摆脱“我要造什么车”的单一。
欧拉也是这样思考并践行的。欧拉始终坚持与自己的用户站在一起,从驾驶者、购买者甚至一个路人的角度发出,探索他们真正需要的。正如这次欧拉全球青年共创计划,诞生了海量年轻脑洞。透过设计看脑洞,透过脑洞看用户,共创,这便是欧拉一直在做的,这也是欧拉寻求品牌破局上的一次突破。
欧拉共创小课堂,下一讲预告!
如何能最直观冲击你的眼球?五彩斑斓、戳睛符号、大胆造型,这些视觉艺术同样是本次共创作品的一大亮点。下一节,我们来讲讲你眼中那些,不同的艺术欧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