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凤凰网商业 > 商业

平安30而立:不忘初心坚持保险保障本源


来源:凤凰网商业

保险,只是今日做明日的准备,生时做死时的准备,父母做儿女的准备,儿女幼小时做儿女长大时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不能做到这三步,不能

保险,只是今日做明日的准备,生时做死时的准备,父母做儿女的准备,儿女幼小时做儿女长大时准备,如此而已。今天预备明天,这是真稳健;生时预备死时,这是真旷达;父母预备儿女,这是真慈爱;不能做到这三步,不能算做现代人。——胡适

这是马明哲贺中国平安30周年致辞中引用胡适先生的话。马明哲回顾了中国平安30年的发展历程,而他强调了数次的“谨记本源,不忘初心”,似乎更是保险人乃至整个保险行业都应该重拾和强化的信念。

保障为本:未雨绸缪,旦夕祸福间的平和安稳

马明哲在致辞中说,“保险帮助人们未雨绸缪,在旦夕祸福之间,有尊严地面对困难和灾难。”

保险的本源到底是什么?

这样的故事相信对谁都不陌生:一个院子里住着一个老人和一位年轻人,年经人不懂节约,总是浪费粮食,后来年轻人遭遇变故,身无分文。老人用一袋粮食救济了他,后来我们知道粮食就是平日里年轻人浪费了的,老人从中收集积攒起来的,给了年轻人雪中送碳般的温暖。而在这个故事“不要浪费”的本义之外,我们还发现了这个故事的另一层含义:保险思维。

年轻人和老人虽未建立契约经济关系,也未签署合同,可老人的行为无意中为年轻人提供了保障——也就是保险。

而这样的保险思维实际上源远流长。在中国古代,乡里就有“义仓”备荒以供饥年之用的做法。拿出一部分粮食先储存起来,等到闹饥荒没有吃的时候,开仓放粮,解决燃眉之急。

在这里,我们就可以把存储粮食看做是支付保费,而闹饥荒粮食短缺时,就意味着意外风险的来临。开仓放粮以解燃眉之急,就等同于保险能够为我们提供的保障。

风险无处不在,现代社会更是如此,保险行业就是要为社会、为家庭和个人提供一个风险转移,让生命延续的“保障”。

马明哲说,通过履行保险人的责任,中国平安帮助数十万家企业在灾后恢复生产;帮助上百万家庭获得重建家园的力量——这样的“履责”对受灾企业、家庭来说,就是最真实的保障。而同时,保险又是金融业中,唯一和救死扶伤的医生、抢险救灾的官兵一样,真实见证人间疾苦,感受生离死别的行业。

比如2006年4月的一个周末,平安的一名客户服务人员接到一通工作电话,在沈海高速胶州路段发生重大车祸,致8死17伤,该员工被通知有2名平安客户入住医院。该员工用最快速度达到客户所在的医院进行探视,并主动为客户到车站接送来探视的亲人。不仅仅用最快的速度完成赔付,让他们不再担心经济问题的压力,更在感受上不再“孤立无援”。

这名员工说,曾经听说美国公民护照上有句话似乎是:不管身处何方,美国就是你强大的后盾。如果在此套用的话,我很想说:不管你身在何处,平安就在你身边。

这样的“安全感”,就是以平安为代表的保险企业们正在从事的事业背后的真正价值。

而从开始的“义仓”到后来人们发生意外时的安全感,中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保险从最初的“保障”观念逐渐发展为一门成熟的产业,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保险人不断的业务拓展。直到今天,保险才逐渐成为今天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一种基本手段,成为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

从零到一:推销员之累和一个市场理念的打开

在致辞中,马明哲多次强调自己最初是一名“保险推销员”,如今他仍然坚定地将自己定义为一名“保险推销员”。然而,这个行业的“推销员之累”,其中的尴尬与坎坷,只有切身经历过的人才真正知道。

李玉猛作为1980年代平安初创时就加入的员工,他的经历或许最能说出推销员们的心声了。他回忆自己最初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推销保单被无数“轰出去”的尴尬,“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最难过的一次是,有个大爷问我你们是不是卖保险箱的……”

这个大爷令人哭笑不得的问题,反映的恰恰是那个年代人们对“保险”这个行业的茫然和不解。同为初创时期员工的王利平说,当年出门推销保险需要随身携带营业执照,不然就很容易被认为是“个体户”“皮包公司”。

平安的初创期,同时也是整个中国保险业的初创期——在一个行业从孕育到破土,再到开荒种植的过程中,平安以这样一个拓荒者的身份,见证和参与了整个行业的起和承。

如果说有些角色注定是历史赋予的,那么中国平安将这个身份、这个角色撑了起来,饱满而立体。自1994年平安开出了中国大陆第一张寿险保单之后,平安人寿理赔服务演变史就几乎折射了整个中国保险业人寿理赔服务的演变史:

在1994年刚刚开启寿险业务时,务发展初期所有理赔环节均为人工、纸质交接,由管理内勤兼做赔案处理;

1995年至1999年,理赔迈向专业化管理,该阶段是平安理赔发展的重要起步阶段。《寿险理赔导论》横空出世;LBS系统正式上线,理赔制度逐步完善。电脑的应用,实现了理赔案件的统一录入理算和理赔批单的电子化打印;

到了2006年,理赔集中到后援中心统一审核,理赔案件时效有了质的提升,50% 案件做到自动化理赔,在为客户送去保障的同时,有力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

2009年,“信守合约,为您寻找理赔的理由”服务承诺推出,这是平安人寿对理赔理念和理赔实践的重大革新。在合约范围内平安人寿遵循“客户有利原则”,主动帮助客户寻找赔付的事实及依据。

……

中间又经历了无数次变革与迭代,在中国平安30岁生日之前,2017年平安人寿升级服务,推出极致服务“闪赔”,30分钟内给付理赔款。简化了申请材料,缩短了理赔时效,令客户足不出户,在家即可快速获赔,为客户提供了“材料极简、时效极快”的理赔新体验。

不忘初心:同呼吸共命运勇担社会责任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无论是在半年前的新年致辞中,还是在中国平安的30周年庆典上,马明哲都在不断强调这样的信念。一个成熟的企业,一个有担当的公司,除了关注企业自身的业务发展、对行业的拓展与升级之外,还应该展现出一个大企业与国家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勇担社会责任的风范。

有时天灾,有时人祸,当这个世界上那些不安与动荡发生时,平安从未缺席。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国平安集团旗下平安产险与拉法基瑞安水泥有限公司正式签署赔付协议,平安产险就拉法基瑞安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以及后续的系列余震中遭受的损失,在保单保障范围内赔付总赔款人民币7.2亿元。

这项赔付是汶川地震最大的保险赔案,也成为中国平安成立21年来的单笔最大赔案。平安产险全方位、多渠道地帮助拉法基瑞安度过难关,恢复生产,用这种方式为灾区重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2014年,在马航MH370航班失联后,中国平安及时组织了心理疏导团队关注家属状况,24小时提供心理疏导服务,通过心灵交流和耐心地陪伴,缓解亲人悲痛,并在最快时间内响应了家属赔付需求,平安人寿对家属进行了首批预赔付370万元,平安养老险完成了对7名马航客户的680万预赔付。

其中,最大单笔预赔付金额为200万元,该笔预赔付也成为了中国平安在马航事件中做出的单笔最大预赔。

……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对客户付出的,不是单单冷冰冰的赔付,更有真实的能够触达到的温暖。

而在基本的业务范围之外,平安用30年来的行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在公益事业上踏出了密实紧凑的脚步,用这种方式去“不忘初心”地回馈社会。

马明哲在2018年新年致辞中表示:在新的一年,以公司成立三十周年为契机,中国平安将正式启动总公益投入为100亿元的“三村建设工程”,面向“村官、村医、村教”的三个方向,实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助力中国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和美丽乡村的建设。

三十而立。成立30年来,中国平安已经用其实际行动将公益二字写进血液,切实变成企业基因的一部分。也让一家企业展现出了在实现商业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诠释出了真正的大企业风范。

[责任编辑:李艺基 PSY021]

责任编辑:李艺基 PSY021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